编辑:崔崔崔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展期:常设展,2023.8.18 开展
中国的玉器制作,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玉器不同的材质、造型、纹饰,不同的器类组合与使用方式,蕴含了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以装饰品和礼神法器为主的玉制品,体现了远古先民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虔敬的宗教情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王朝,玉器更多表现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度,使玉器成为礼制和道德的化身;东周、秦汉的社会变革使得礼玉制度进一步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隋唐至明清,玉器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和礼法的约束而成为俗世珍宝,承载了人们远避灾祸、近取吉祥的美好愿望。
主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
展期:2023.10.18 —2024.1.14
“礼运”二字典出记载了思想家孔子言论或思想之真谛的《礼记》,其《礼运》篇借孔子的“喟然而叹”,论道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礼运”的核心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核心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对历代政治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东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在中国核心天下观“五方”体系中,山东属于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代表东方,《易·说卦》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东方主生,万物所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其二,是世界的东方,即中国,而中国之“礼”和“节”,又是从其东方诞生的,正所谓“万物出乎震”。
主办:杭州博物馆
展期:2023.9.16 —2024.2.25
中国自古以来秉承“尊古、尚古,思古、仿古”,以达“天人合一、古今相宜”。中国五千年历史与传统文化就像日月山川一样,在终古不变、悠远流长的同时,并不会显得陈旧和过时。尤其在两宋时期,重建礼制、复兴礼乐,加上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南北文化的融合、江南文人阶层的聚集与壮大,以杭嘉湖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圈,成为这一文化精神及至明清的重要传承之地。展览主题 “与古为新”,表达了融合古代和现代的重要性,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焕发出新的光彩,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譬诸日月,终古常见,却又不陈陈相因。山重水复,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则光景常新。
主办: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上海)
展期:2023.9.19 —2023.12.19
本次展览将梳理云间书派的历史,呈现“文脉”这一书派发展暗线,展示到底何为“云间书派”。展览汇集了云间书派共12位代表书家,有云间书派先声:明中期志存超越、另辟蹊径的陆深,被董其昌誉为“羲献”的莫如忠、莫是龙父子;云间书派高潮:一代宗师董其昌,“山中宰相”文豪陈继儒,明末云间书派名家李待问;云间书派传脉:清初书法名臣沈荃、沈宗敬,《明史》总编、横云山人王鸿绪,“松江三文敏”之一张照,碑帖融合代表书家张祥河;云间书派继响,海派书画大家程十发。他们同时也是上海乃至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家。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展期:常设展,2023.3.3 开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庋藏古代卷轴书画近万件,形制齐备,品类丰富,既有珍如拱璧的宋元法书名画,也有体系完整的明清书画名家作品;既能够呈现中国古代艺术衍进的内在关联,也可以反映出历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图景。展览以“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为主题,精心遗选馆藏 50 余件创作于 15 至19 世纪的山水画作精品,通过“实景·佳致”“溪山·恰情”两个部分突出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实”与“虚”两方面——画家的山川游历、行旅感怀与笔墨风格样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探究古代中国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图像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古画与今人之间搭建起畅通的对话路径,完成一次中华美学的视觉与精神的山水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