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迎春 廖劲 刘少华
2022 年8 月,湖南省慈善总会到桑植县走访“爱心改变命运”受助大学生。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实施者,其公信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党委政府和慈善组织都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就党委政府而言,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需要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慈善法治建设,增强慈善监管效能。
研究发现,公信力强的慈善组织都建立了专门的党组织,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引领和促进慈善组织加强公信力建设。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慈善组织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党的组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慈善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慈善组织党的建设水平,以党建引领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二是确保慈善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引导慈善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正确方向。三是将加强党的建设与慈善工作相结合。引导慈善组织把党建工作写入慈善组织章程和有关制度之中;健全党组织参与慈善组织重大问题决策体制机制,规范重大事项报告程序及内部流程,推动慈善组织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对慈善组织重大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推动慈善组织党的建设与慈善组织的成立登记、年度检查、章程核准、抽查审计、等级评估、教育培训等工作“六同步”,实现慈善组织党建工作与慈善业务工作密切结合。
法治化是慈善组织活动的保障,要提升法治化水平,推进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一是推动完善慈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慈善法治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01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慈善法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法律规范和保障。但随着慈善事业形势的发展变化,要加快慈善法的修订工作,尽快颁布新的慈善法,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同时,随着“网络+慈善”的兴起,要加快数字慈善的立法工作,促进数字慈善发展,确保慈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范电子捐赠,加强网络慈善监管等。二是加大慈善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慈善执法程序,制定慈善执法规则,改革慈善执法机制,创新慈善执法形式,明确慈善执法对象,重点规范许可、处罚、强制等执法活动,推进综合执法创新和执法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慈善行政执法效率。三是设立专门执法机构。推动完善机构设置,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置。四是建立专职执法队伍。与专门执法机构相配套,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专职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效率。
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是构建慈善活动立体式监管格局。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构建民政部门主导、慈善组织自律、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实现对慈善组织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二是加强政府监管协同。慈善组织的活动类型多、业务范围宽广,涉及政府部门多。作为慈善事业政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协调联动、有效衔接,提升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能力。三是创新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激励机制。对公信力建设成效突出的慈善组织,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包括优化慈善组织税费优惠政策、加大慈善组织税费减免力度、对慈善组织给予政策性倾斜、支持慈善组织优先参与政府采购、开辟慈善组织绿色办事通道等。四是建立慈善组织失信惩戒机制。要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民政部门监管作用,践行“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精神,对诚实守信的慈善组织或人员给予奖励,对失信的慈善组织或人员严肃惩处。五是建立健全政府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完善慈善信息公开标准。慈善法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建立统一的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和统一慈善事业信息公开标准。但是研究发现,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信息公开标准欠统一;有些地方即使建立了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发挥作用还不够。因此,各地要建立健全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六是研究制定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慈善组织活动,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提供规范。七是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估考核。一方面,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等级评估考核,并强化评估考核结果的运用;另一方面,完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大力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维护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严禁利益相关者参与,确保第三方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022 年8 月,爱心企业捐赠200 万元用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慈爱助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