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3-12-31 23:54倪艳红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

倪艳红

人类生产生活在极度依赖着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着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当前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依托的新农村建设浪潮下,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渔业过度捕捞和土地严重污染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农业与民生息息相关,农作物的生产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在农业发展的历程中,生态农业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业基础理论完成现代化农业生产,进而推动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生产过程的推广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1、农业经济学理论

农业经济学是建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与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要素联系起来,对经济运动规律进行探索的学科。随着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农业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古代农业中评价农业的观念,也有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的观念。农业经济学在国外工业革命过程中取得了进步,推动了农业产业链提升,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开端。以此为契机,一些国家纷纷引入相关理论,对农业经济学进行详细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门类越来越广。这个过程中,对循环经济以及资源配置研究比较多。同时,在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认识到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协调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二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理论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践行这种理念,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2、农业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要引进先进的生态理论,完善生态学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生态制度,创新生态技术手段,使相关人员更好地研究生态环境系统,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形成反馈机制,将农产品与资源更好地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与经济学融合,并在农业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农业发展要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解决农业经济与环境资源利用之间的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阶段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保持农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1、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十分必要,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和农业产业布局的调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单一性和片面性,不但无法把握销售市场的安全系数,在技术应用上也有一些不足,农业对绿色生态工作压力比较大。而生态农业依据农产品的发展要求和地区农业的优势产业链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经济融洽发展。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使之更合乎社会需求,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在农业和绿色生态融洽发展的根基上,建设高质的产业链,完成农村发展及农业产业布局的调节。

2、提升资源使用率

传统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粗放性,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提升新型农业生产制造理念和农业技术自然资源的运用方法,降低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方面,生态农业对害虫防治和肥料应用的规定更严苛,利用生物技术、物理预防和化学防治融合不但大幅度降低了化合物对自然环境的毁坏,降低了环境污染,防止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一些新的农业技术装备如浇灌技术的使用完成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在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户的资金投入进一步降低,生态农业技术性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下大大解放了人力资源,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对完成农民创收具有关键的实际意义。

3、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一方面,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的消耗和环境压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改进乡村自然环境,推动农村旅游等有关产业链的发展,完成农业发展和乡村附设产业链发展的融合;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改进了土壤层和水资源的自然环境标准,农业具备更强的资源,推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户的收益,给予了充足的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链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而积极的意义。

4、提升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与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强,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竞争能力。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通常不能满足国际标准,化肥成分和产品品质不合格,使我国农业产品具备的竞争力降低。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健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打破农业产品出口受外国限制的窘状,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农村的发展及农业产品竞争能力的提升代表着农业产品占据了销售市场,更有利于我国农业融入国际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推动不够

经济推动是让更多人参与生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看,国家层面的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经济促进力度不够,发展生态农业的动力不足。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或个人进入市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对生态农业的态度也是如此。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农业本身,还涉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对生态农业本身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阻碍。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投资者是不愿意冒险进行投资的。

2、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广大民众的支持。但是,应该看到,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最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以满足当前农民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完善的物流网络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运输困难。此外,一些农民不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造成了产销两断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发展保障不足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除了需要资金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技术的保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然而,现实情况是,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均对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态度不够积极。第一,政府层面。尽管政府正在投入资金,对研发团队投入较高,但大额投资存在较长的资金周转期,从客观上对政府的持续投资意愿造成了一定阻碍。第二,目前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技术盗窃问题很可能发生,因此企业在研发上花费大量资金和精力的结果很可能被埋没,投资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农民层面。生态农业的高门槛、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使得农民既不是主要投资者,也不是技术创新推动者,因此在农民缺少足够资金和能力的前提下,只能以执行者的身份被动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主观参与意愿不足,难以影响生态农业。

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1、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政策

乡镇政府机关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有效串联,将下属农村地区以及乡镇中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治理难题进行全面整合,才能够有效协助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尤其在乡村振兴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农业经济和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协同进行,才能够客观论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大限度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效果。立足于农村地区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地方政府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定期深入一线调研,并对比分析不同农村地区适用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显著优势和劣势,并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协同处理各项农村地区的各项环保事务和经济发展事务。

2、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

农民文化素养略低,对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熟悉和理解,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改善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的大环境下,国家应当积极地进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宣传,采用多元化的渠道和方法,致力于提高农民对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了解,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转型与发展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低。近年,短视频平台不断兴起,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等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农民互帮互助群,邀请农业专家适时在群内开展讲座,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促进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农业部门还可以适时邀请农业专家深入农村,开展讲座,深入农业种植基地考察,针对农民在种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时解决,从而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与综合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及时转型。

3、科学编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农村地区的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编制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并针对当地仍然存在的资源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工业三废问题进行集中处置。农村地区的绿水青山非常珍贵,因此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生态系统资源,将文旅项目与生态保护工程项目进行有机融合。在科学编制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走访农村一线地区,对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环保问题和农业经济发展难题进行集中处理,科学调度和配置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和人力资源,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到农村地区进行环保调研和经济调研等工作。农村地区可以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进行对口合作,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项目进行资源共享,也能够进一步吸引外来专业技术人才和投资商,将生态农业经济资源和环保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4、完善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

想要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我们应该转变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一些专业的生产物资以及设备,提高生态农业的质量。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后,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制约了农业配套措施的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从国家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还应该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投资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投入。再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基金进行合理使用,并且对使用情况设定相应方案,进行合理模拟,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最后,还应该根据基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基金监督小组,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绝出现挪用以及私藏专项资金的行为,为整个生态农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5、打造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链

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之上,相关部门需要集中打造特色产业链,对生态资源与农业经济资源的有机融合路径进行科学论证分析,也能够从新技术手段和农业科技成果入手,对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链和配套政策管理体制进行动态化监测,对其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客观评估和风险预测分析。打造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链,还能够与跨界资源进行有效衔接,但是需要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生态环保系统资源,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很多珍稀以及宝贵的农村生态系统资源,其开发与利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为城市居民直观展示各类珍稀物种的健康生长状态,也能够间接渗透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6、推进节水和节能排污设施的广泛应用

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言,各项生活以及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已经过半,但是节水设施以及节能排污设施并未进入到农村地区。因此乡镇政府和地方环保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以上先进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结合农村地区的生活、农业以及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和水质变化情况,将节水设施安装在入户区域,将节能排污设施安装在地下管网之中,协助农户以及生产管理人员提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质量,起到节能环保等作用。在全面推行新型技术成果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客观考量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节能环保的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分类管理,不能够影响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节水以及节能排污设施,也能够与生态农业生产设施协同运行,将生物质能以及生物肥料应用在田间地头。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应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动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动农业建设、科技创新。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动力,才能从长远角度保障民生。在此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农业企业与农户的主体地位,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人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农业生态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