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的服装消费行为

2023-12-31 15:38贾永欢罗冰
西部皮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购买决策消费行为心理学

贾永欢,罗冰

(北京服装学院 文理学院,北京 100029)

0 引言

从古至今,服装一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不仅提供了身体保护和功能性需求满足,还承载了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自我表达以及社交互动等心理层面的需求。现代社会中,时尚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产业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服装消费行为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穿着风格和品牌选择,服装购买不再仅仅是实用需求的满足,更加强调对时尚趋势的追求和社交地位的展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为理解服装消费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关注个体对服装的感知、情感反应、自我形象认同、社会影响等因素,揭示了服装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深入理解心理学视域下的服装消费行为对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心理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理论

1.1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种消费行为理论,它强调了社会因素和个人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获取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购买决策、评估和使用经验来获得有关产品或服务的知识。例如,一个人可能会观察朋友或家人对某个品牌的好评并据此形成自己对该品牌的态度。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人们不仅仅是通过观察来获取信息,还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看到他人在特定情境下选择了某个品牌或产品,他可能会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1]。这种模仿学习可以通过符号化过程(将观察到的行为转化为记忆和模型)来实现,进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感知。在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使用。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效地使用某个产品,那么他更可能购买并使用该产品。还关注了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指的是个体通过监控、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实现目标的过程。在消费行为中,个体可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来调节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例如,一个人可能会限制自己购买某种不健康食品,以符合自己对健康生活的价值观。该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消费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获取产品信息,并将社会认知过程与个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结合,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和行为。

1.2 感知和情感理论

在心理学的视域下,服装消费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过程的领域。感知和情感理论是一种用于解释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评估和购买决策的理论。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解释外部刺激的过程。在服装消费中,感知涉及诸如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参与。消费者对服装的视觉感知包括外观、颜色、质地、款式等方面的因素。衣物的触感和穿着舒适度也对消费者的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情感是人们对特定对象或体验产生的主观情绪反应。在服装消费中,消费者的情感反应可以在多个方面产生。例如,衣物的外观和设计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喜爱或赞赏,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某些品牌或风格可能存在偏好或情感依恋,这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感知和情感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服装的感知和情感反应可能因其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偏好鲜艳和时尚的服装风格,而另一些则更喜欢简约和舒适的款式。消费者通常会根据品牌的声誉、价值观、品质等方面来评估和选择服装[2]。品牌可以通过塑造特定的形象和情感连接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忠诚度。感知和情感对于服装消费行为的影响超出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购买某件服装可能产生情感附加值,如自信、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情感附加值可以增强消费者与服装的情感联系,并促使他们成为回头客或品牌忠实支持者。通过理解感知和情感的影响,品牌和营销者可以更好地塑造产品形象、刺激消费欲望,并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2 心理学视角下的服装消费行为

服装消费行为是人们购买和配戴衣着的一种行为。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3]不仅仅是要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更多的是通过服装来表达个性、展示身份、塑造自我形象等非物质层面的需求。服装消费行为受到社会认同感的影响。人们希望被周围的人接受和认可,因此在购买服装时,会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他人对自己着装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借助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服装在不同的群体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流行趋势。个人特点也影响着服装消费行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兴趣和风格,这些因素会对个人的服装选择产生影响[4]。穿着舒适度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首要考虑因素,而对于另一些人则更加注重服装的外观和搭配效果。此外,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背景等也会影响着其购买决策。一个自信、独立的人可能更愿意选择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服装,而一个内向、腼腆的人则更喜欢低调、简约的款式。还有,情感需求在服装消费行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服装不仅仅是一种遮体之物,更多的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穿着某种服装可以让人感到舒适、自信、快乐等各种情绪,而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策。比如,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人们会选择穿着寓意吉祥、幸福的服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结婚典礼、春节等。品牌和价格也是影响服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人认为品牌代表着质量、口碑和身份地位,因此会更倾向于选择名牌服装。价格也可以作为衡量服装价值的标准,高价格意味着高品质、高档次,而低价格则意味着实惠和大众化。

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也会影响他们的服装消费行为。在某些宗教中,人们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来尊重神灵和传统。同样地,在一些环保主义者的眼中,可持续性和环保成了他们选择服装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的服装消费行为不仅是基于实际需求,还涉及诸多心理学因素的影响。对于品牌和零售商来说,了解这些心理学因素并结合其营销策略[5],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服装消费行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认同感、个人特点、情感需求、品牌和价格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着装风格和习惯,也推动着服装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3 服装消费行为中的消费者个体差异

服装消费是一个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的领域,不同个体差异表现在需求、偏好、行为等多方面,并对服装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年龄是服装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和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年轻人更注重时尚、潮流和个性化,他们愿意追求新款式,跟随潮流购买服装,而对品质和价格的要求相对较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需要更多地转向实用性和品质,更倾向于购买成熟、简约、高品质的服装。此外,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购买渠道、目的、场合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区别,如中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商场购买,购买礼服、职业装等特定类型的服装。女性对服装的需求和偏好通常更高于男性。女性更注重颜色、款式、细节等,更愿意购买配饰,而男性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品质。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在购买的类型、目的、场合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女性更倾向于购买休闲装、时尚单品、礼服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购买职业装、运动装等。收入水平、教育背景、职业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需求[6]。高收入人群更注重品牌、品质和独特性,愿意追求时尚、新潮的服装;低收入人群则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更愿意选择经济、实用的服装。此外,职业差异也会导致消费行为的差异,如白领阶层更注重职业装、商务装等,而蓝领阶层更注重工作服、牛仔裤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审美趋势各异,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和选择。例如,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团体和亲情,因此在购买礼服、婚庆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需求;而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在时尚、个性化方面较为激进。不同个体差异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4 社会文化因素等对服装消费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对服装款式、颜色、材质等方面的偏好和选择。例如,在中国,红色被视为喜庆和吉祥的颜色,所以在婚礼、春节等场合,人们都会选择红色的衣服来穿。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被视为纯洁和清新的颜色,所以在婚礼上,新娘通常会选择白色的婚纱。此外,消费者的宗教信仰、婚礼习俗等也会影响他们对服装的选择。社会阶层、职业、年龄等都会决定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和喜好[7]。比如,高管或商务人士通常需要穿着正式的西装,而年轻人则更喜欢休闲、时尚的服装。社会对时尚的追求也会对消费者的服装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一些时尚博主、明星等的穿着搭配,会引导消费者跟随他们的风格进行消费。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决定了他们对服装的选择和购买频率。高收入阶层通常更倾向于购买高档、品质更好的服装,而低收入阶层则更注重价格和实用性。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购物渠道和便利,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这些新技术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模式和购买体验,使得他们更容易获取到所需的服装产品,并且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比较和选择[8]。

媒体和广告在服装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传递信息,引导消费者购买,还能够影响人们对服装品牌、款式和质量的认知。首先,媒体和广告为服装品牌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消费者更容易地接触到品牌,并了解品牌的特点、文化以及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如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网络广告等,品牌可以将自己的形象和理念向外推广,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媒体和广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服装的审美和选择。广告中的服装形象和风格往往会成为消费者购买服装时的参考标准,甚至成为流行趋势的引领者。例如,某些明星或名人穿的衣服会迅速成为时尚潮流,引领一段时间内的服装消费[9]。此外,广告还经常利用心理学手段来诱惑消费者,通过美丽的模特和花哨的包装来创造购买欲望,使消费者不自觉地被吸引。在心理学视域下,服装消费行为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现象。服装消费常常被用作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人们通过选择特定风格、品牌或设计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身份认同。服装可以成为社会角色的象征,使人们感觉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区。服装与情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购买新服装往往可以带来愉悦和满足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同时,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心理学中的一些效应,如认知失调、社会比较和奖励感受等,也可以解释服装消费行为。人们可能会通过购买新服装来弥补认知失调,或者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来获得满足感。购买时的奖励感受也会激发持续购买的动机。

5 结语

心理学视域下的服装消费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人们的自我表达、情感需求、社会压力、心理学效应以及可持续性和道德考虑都会在服装消费中发挥作用。了解这些心理因素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明智地选择和使用服装,也有助于从业者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并提供更符合其心理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猜你喜欢
购买决策消费行为心理学
基于消费体验的文旅数字藏品购买决策研究
社会化电商UGC模式对大学生购买决策影响研究
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全渠道整合研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功能、价格、品牌多元参照的年轻消费者购买决策研究——以手机产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