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冉
当今社会,理所当然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感到麻木,甚至错误地认为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母亲的一举一动,让我恍然醒悟——节俭才是搭建未来美好生活的基石。
一针一线
母亲缝补的时候总是很专注。只见她安详地端坐在阳台上,戴着一副老花镜,膝上摊着一件不知穿了多少个年头的旧衣衫,风拂过她的发丝,阳光透过纱窗细碎地洒在她的肩头。黑、白、红、紫、黄,一只老式针线盒里填满了各种颜色。母亲用针线把爱都收拢起来,然后披在我们身上。
一根细线,穿了几次,总算通过了针孔。“衣服破了再买一件就好,干嘛还要补呢?”每每看到母亲补衣服时,我总会这样说,可她却有自己的坚持:“补一补,还能穿!”
补,是母亲节俭的生活哲学。
一粥一饭
当晚霞的最后一抹酡红消失,夜一点一点地铺展开来,剪出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每天,午饭似乎总会煮多,老是剩下那一勺饭。一家人筷子左挑右挑的,最终那团饭还是留在一只小碗里。母亲给家人准备饭菜,另热的剩饭就是自己的晚餐。
“剩了的饭菜就倒了吧,吃新的不好吗?”母亲正将一口剩饭往嘴里送,闻言,便讲起了大道理:“非洲那边一些贫困国家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呢。”末了还语重心长地说,“浪费粮食,可是要损福报的。”
省,是母亲节俭的生活哲学。
一瓶一罐
我们喝完的饮料瓶和易拉罐,总是随手丢进垃圾桶里。母亲看见,又弯腰捡起,堆在专门攒瓶子的麻袋里。好不容易攒够了,又要跑老远去卖掉。母亲将一大袋瓶瓶罐罐送走,骑车回来时,手里攥着几张面值很小的纸币,当作给我的零花钱。
母亲一直坚持攒瓶罐,远在外地的二姨许久才回来一趟,看了那些瓶子直摇头:“现在哪还有人家攒这些破烂?”母亲言简意赅地说:“一分钱也是钱。”我在一旁若有所思。我们家的条件并不差,但母亲如此节俭,却也不是贪图财富。哪怕节俭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她一直在为更美好的明天奠基。
攒,是母亲节俭的生活哲学。
【河南光山县司马光中学七年级4班】
點评
文中,母亲的一件件补好的旧衣,碗里的一粒粒洁白的米饭,麻袋内的一点点攒下的瓶罐,都见证了一句谚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一种节俭的美德。
小标题的使用,再加上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此外,文中对人物对话的设计颇有个性,使人物形象鲜明立体。
(蒋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