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2023-12-30 07:50陈艳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47期
关键词:村人乡土艺术

陈艳辉

群文阅读

【导语】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更是中国社会的底色。留住传统根脉,记住美丽乡愁,感受乡土中国的独特魅力,对青年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选文一

静虚村记

贾平凹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难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的绿树、庄稼包围。走近去,村子又被一道土墙围了。

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几乎都是茅屋,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门前的那棵槐树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便集在这里,让人骑了、坐了。

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

来求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代写书信,我知道了每一家的状况,鸡多鸭少,连老小的小名也都清楚。后来,更多的是携儿来拜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拿了水酒。我收了学生,退了礼品,孩子多起来,就组成一个组,在院子里辅导作文。村人见得喜欢,越发器重起我。每次辅导,门外必有家长坐听,若有孩子不安生了,进来张口就骂,举手便打。果然两年之间,村里就考中了大学生五名,中专生十名。

小女来时刚会翻身,如今行走如飞,咿呀学语,行动可爱,成了村人一大玩物,常在人掌上旋转,吃过百家饭菜。妻也有好人缘,一应大小应酬,人人称赞,以至村里红白喜事,必邀她去,成了人面前走动的人物。而我,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欢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思想,静静地作文。村人知我脾性,有了新鲜事,跑来对我叙说,说毕了,就退出让我写,写出了,嚷着要我念。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腿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

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选自《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静虚村记》有删改)

含英咀华

作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的乡村环境,这里村舍简单,草木新鲜活泼,更有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百姓。作者与村民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完全融入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成原始而又古朴的乡村生活图景,呈现出一种素雅平淡的生活,展现了乡土中国独具的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乡土的深深眷恋。

选文二

乡土中国,“艺”有可为

陈世涵

信步小径山道,赏竹林深深;纵目百亩茶园,看装置艺术“云壶飞瀑”;推开村落门扉,老屋旧舍化身书屋、咖啡馆……这里是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云松自然村,也是中国广袤的乡野大地上,艺术尝试介入并塑造乡村发展路径的万千缩影之一。

艺术搭台,乡村唱戏。艺术对乡村的介入,是对乡村传统美学的重新发现,更是对其社会价值的重新激活。村头巷尾的牌楼戏台、义学社仓都是乡野间的珍稀资源。艺术工作者一方面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修缮保护村落的古建遗迹,焕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昔日神采;另一方面,他们设身处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呵护并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或以光影技术为媒定格山乡之美,或以水乡古镇为介开发戏剧艺术节,积极发掘并放大不同乡村的地理优势、生态特色和文化潜力。

与其说艺术改变了乡村,不如说这是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丰富的民风民俗、殊异的乡土建筑,不仅充分赋予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开阔的生长空间,也能激发创作者丰沛的灵感。当然,一条可持续的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之路,更有赖于农业、地理、经济、社会等多学科跨领域的有机联动与合作。以四川蒲江明月村为例,以有“活着的邛窑”之誉的明月窑为规划起点,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参与到改造院落、引入文旅业等建设环节,最终打造出“竹海茶山明月窑”品牌。

念起乡音,记起乡愁,更要续起乡情。于中国人而言,乡村是精神深处的故乡。田野的一草一木固然动人,最难忘怀的更是故土故人。艺术对乡村的介入与改造,不仅仅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扩展与更新,也在于对淳朴、温良的乡土人情的呵护。用一口质朴方言聊起摄影技巧、在儿时的芦苇荡边采风写生,筷来箸往间感受村民的热络……故土的脉脉温情,经过现代审美理念的设计、提炼,以更艺术化的方式呈现,直抵人心、久久回荡。

鄉土中国,“艺”有可为。艺术介入并改造乡村,为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新鲜的、可复制的生动经验和发展可能。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2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乡村振兴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关注文化传承。这篇时评对艺术介入并改造乡村进行了深度评述,从艺术与乡村双向奔赴解码乡愁、乡情,为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思考路径,也为激活乡土中国的活力提供了思考方向。

探究任务

深入乡土中国,答好时代考卷

梁 莹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回信,勉励新时代青年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乡土”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刻画出中国乡村最真实而本质的面貌。走入乡土中国,才算是真正走进了中国基层社会。

新时代青年要走出一方校园书斋,在村野和群众对话,在田野实践中开展鲜活的调查研究,沉浸在庄寨老宅、祠堂庙宇、广场村办、乡间马路上,探寻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乡村为镜,进一步探寻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思考乡村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平衡点,让青春之花在乡村田野绚丽绽放。

乡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青年们要自觉扛起时代使命,答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考卷,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照进现实。

(选自“中工网”,有删改)

思想探究

新时代的青年要想答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考卷:首先,需要厚植乡土情怀,树立爱农兴农、把青春奉献给振兴乡村的理想信念;其次,要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走入乡村基层,开展鲜活的调研,了解乡村的真实情况,为强农富民找到有效对策,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与智慧;第三,要探寻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到乡村优秀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让乡村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守住乡土文化之根,守住独属乡土中国的宝贵记忆,留住传统根脉,记住美丽乡愁。

猜你喜欢
村人乡土艺术
毛春山:让韶山村人过上更美好生活
岳流波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