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梦雪
诗词飞花
【诗歌鉴赏】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前两句绘景,“千山”“万径”皆以夸张之语凸显背景之阔;“鸟飞绝”“人踪灭”中的“绝”“灭”二字渲染了背景的凄清,为后面塑造渔翁形象创设了一个幽僻清冷的环境。诗人未直接用“雪”字,却让读者眼前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领略到凛冽逼人的寒气,而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后两句写人,简单的词语使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跃然纸上:漫天大雪中,孤舟自横,笠翁独钓,显然此老人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借此诗曲折地表达出自己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却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春 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了人们在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诗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三、四句表面上是说有雪无花,实际上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极富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意象解读】
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中国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邶风·北风》)“霰雪纷其无垠兮”(《楚辞》)……北风簌簌,大雪飘零;天地一色,苍苍茫茫。那纷纷扬扬的白雪总能勾起文人无穷的诗情画意——是瑞雪报春的欣喜,是贬谪失意的凄苦,是思念惜别的温情,也是戍守边关的豪情……
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笔下,雪的形态千变万化,情感自然丰富多彩。
一、瑞雪报春的欣喜。“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在诗人眼中,雪摇身一变,成为了春天的使者。
二、贬谪失意的凄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被贬到永州后的柳宗元,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间的渔翁,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三、思念、惜别的哀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归乡征夫的心绪恰似这漫天飘雪,凄冷、纷乱、压抑之情充溢在天地之间。
四、戍守边关的豪情。“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袭来,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诗人对严寒景象的描写,书写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拼搏的精神,豪迈气概充斥其中。
五、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在这幅壮丽阔大的冰雪图中,不仅有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更包含着他不畏艰难、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志向高远的伟大抱负。
春梅、夏荷、秋霜、冬雪,历来在古诗词中被视为四时的代表意象,而“雪”又是冬天意向序列中最重要的一类,故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雪”被文人墨客所钟爱,它承载着文人内心的哀怨情愁,最为浓烈也最为真挚。文人爱雪,不仅爱它神圣高洁的灵魂,更爱它善解人意的“心”。
【我写我秀】
《江雪》扩写
许 畅
寒风呼啸,朔雪飞舞,天地间苍茫一片;群山耸立,静默于大雪之中。雪覆盖山,山包容雪,一望无垠。山峦间,一只鸟都不曾飞越。群山巍峨,树木萧瑟,它们都披上了一层银白的铠甲,见证这天地的寂寞。
蜿蜒着通往山间的小路,纵横交错,或平坦,或曲折,或荆棘丛生。上万条山间小路上没有一个人影,群山苍茫,荒凉而寂静。
此刻,万籁俱寂。
山间有一条大江,江面上一片银白,寒风中,江水停止流动,江面平静空旷。大江上却有一叶扁舟静静地漂浮着,船篷上早已积满了白雪,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坐在船上,老人的脸上一派从容祥和,任风雪弥漫,任北风霸道,他独自坐在孤零零的小船上,在江雪中独钓。他一言不发,两手插进怀里,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鱼儿上钩,蓑衣与斗笠上早已落满白雪。
此番萧瑟的景象,恰好被诗人柳宗元看到,而此时的他,正因为参加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看着眼前这幅景象,觉得渔翁好生奇怪,大冷天还出来钓鱼,不冷吗?看着看着,他的心被触动了,这个渔翁不正和自己一样吗?非常孤独,却也異常坚强,渔翁坐在船上,哪里是在钓鱼,分明是在钓着孤独啊。
诗人此时的心情,就像严冬一样无比沉重。或许,这并不是诗人看到的真正情景,而是诗人内心的真正所想啊!
【河南民权县北关镇一中】
点评
朔冬、旷野、寒江、孤舟、渔翁……简单的几个意象,却写意出一幅幽静旷远的画面。独钓寒江,钓的不是鱼,而是寂寞;写的不是诗,而是画。小作者走进诗人内心,共鸣于他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这里的渔翁不正是诗人自己吗?习作语言生动优美,情感细腻真挚,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也被这份孤寂、凄清的江雪之美深深打动。
《春雪》改写
徐子轩
时间已出正月。
春节的脚步悄然远去,糕团的香甜还在唇边流连。这长安的春天啊,来得也太迟了些。若是在岭南,此时早就芳华一片了吧。我徘徊于庭院中,寻觅早春的气息,可每一次都叫我失望——那坚硬的土地上只有去年冬天还未褪尽的衰草。
我在焦急与期待中等来了二月。那天,天有点阴沉,我处理完繁琐的公务,走进庭院,活动了几下筋骨后,眼睛被墙角处的一丝绿意所吸引——春天来了吗?
我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冲到了那片衰草跟前,蹲下身子,小心地拨开那团枯黄的草。果然,一抹嫩绿闪入眼中——是一株小草芽!它在一片枯黄中是那样的鲜亮,又是那样的耀眼。它是这个春天最早的使者,在寒风阵阵的残冬,迎着风,带着梦,向我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我怀着惊喜,带着感动,在初春的使者跟前待了好久。在这依旧春寒料峭的长安,它能如此无畏无惧,向阳而生,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直起身子,我捶了捶已有点酸痛的腰,扬起脸,想长吁一口气,忽然,一丝冰凉掠过面颊,稍纵即逝。我没有动弹,接着又有无数丝凉意袭来,就连伸向空中的手也似乎抓到了什么——
下雪了!
是的,下雪了。在这早春二月,在这春意刚刚萌动的长安,一场雪猝然而至。
我没有挪动脚步,更不敢放声大笑——我怕惊到了这温柔的雪。片刻,这雪竟大了起来,由雪丝变成了雪花,它们从天而降,纷纷扬扬,无拘无束——不是“撒盐空中差可拟”,而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吧。
这多情的白雪实在太了解我了,知道我嫌这长安城春色来得太晚,于是扮作春天的飞花,穿梭于我的庭院,给寂寞的我带来一份意外的礼物……
今天,我的惊喜是接连不断的。
【河南民权县第一初中】
点评
“惊喜”是韩愈的心境,更是小作者带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的体验。穿越千年,我们与韩愈一起见证了长安城那场绝妙的春雪,情节大胆,场景细腻,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以蒙太奇镜头的画面感还原出早春的草芽和白雪带给诗人的连连惊喜。全文想象大胆,情感丰富,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