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2023-12-30 01:57熊泽群严太山储贻道
关键词:会审一键特高压

熊泽群,严太山,储贻道,钱 程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电网规模的快速发展[1],加上电网数字化发展战略和一键顺控倒闸操作新技术的应用[2-3],对超特高压变电站基建生产准备工作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4-5]。为解决当前管理模式下新建超特高压变电站存在生产准备工作缺乏全过程管理、超特高压数字化变电站“数”“智”融合度不够、生产与基建标准存在差异化矛盾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基建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

构建基建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是推动电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基建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狠抓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生产准备工作秩序,确保新建超特高压变电站安全高效投产,推动电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构建基建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也是满足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需要。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变电站建设初期,通过对一次设备提出合理化变更需求、二次设备提出定制化开发需求,能够深入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智”融合,推动电网企业提质增效。构建基建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还是生产与基建标准差异化协调的需要。通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提升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各单位的信息沟通能力,从设计、质量管控等方面着手,全过程把控工程建设进度、质量。

1 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框架

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以生产准备工作全过程管理为主线,规范生产准备工作基本流程和质量标准,优化生产准备管理体系,保障生产准备各项工作可控、在控、能控。

如图1所示的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和组织安排生产准备各项工作,项目部设立包括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量总监、项目安全总监、运检专业工程师、变电检修工程师、二次检修工程师、项目资料员等。其中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项目质量总监负责质量监督,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监督;项目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工程各专业设计、技术方案、执行工期计划;项目资料员负责工程资料管理。

图1 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框架图

2 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主要做法

2.1 可研、设计阶段生产运维需求可视化

(1)建立可研运维会审制度

在可研阶段,运维人员提前介入,明确可研会审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结合电网运维现状讨论接入系统方案合理性、比选变电站选址方案、根据运维经验及习惯提出电气总平面布置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合理化建议、辅助系统设计需求,结合运维经验审查设计保护、通信、远动装置等技术方案是否符合国网公司文件管理要求,并针对工程特点和工程实施风险点,提出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完成会审后,运检项目部根据会审意见及结论,于可研会审后5个工作日内形成正式会审记录,报公司运检部签字、盖章进行备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参加初期设计联络会,进行初步设计联络,与建设分公司、省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确定预审结果。

(2)设计变更与深化“专家论证与技术洽商制”

当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当前设计方案施工安全风险大以及由于运维数字化建设需求需要调整设计方案等情况发生时,需由运检项目部组织针对设计变更进行专家论证,由运检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提出技术洽商,经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或设计变更图纸报公司运检部统一备案。

(3)数字化项目“下单式”立项

运检项目部结合国网数字化建设框架,以满足数字化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管理、任务决策、指挥决策等功能需求为导向,梳理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在智能人员管控、人机联合巡检、实物ID、倒闸操作一键顺控、数字化档案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数字化创效可行性分析,根据数字化建设方案,编制数字化创效立项申报表,实现数字化项目“下单式”立项。

2.2 设备验收标准化

(1)统筹验收管理

运检项目部按照“安全第一,分级负责,精益管理,标准作业,零缺投运”的原则,对新设备验收进行统筹管理。设备验收由运检项目部质量总监牵头,组织项目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项目资料员开展可研初设审查、厂内验收、到货验收、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预)验收、启动验收等七个主要关键环节。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管理,严格落实人员责任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密把控,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设备验收作业文本标准化

运检项目部通过梳理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工序、工艺要求,固化作业流程,精心编制各类验收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分别编制包括设备可研初设审查验收标准卡、设备关键点见证标准卡、设备出厂验收(外观)标准卡、设备出厂验收(试验)标准卡、设备到货验收标准卡、设备隐蔽工程验收标准卡、设备中间验收标准卡、设备交接试验验收标准卡、设备资料及文件验收标准卡、设备竣工(预)验收标准卡、设备启动验收标准卡在内的设备验收作业卡库,细化工作步骤,量化关键工艺,工作前严格审核,工作中逐项执行,工作后责任追溯,保障现场验收标准化作业质量。

2.3 生产投运精益化

(1)安全标志与设备标识规范配置

在安全标志管理方面,运检项目部根据电力安全设施配置技术规范和安全设施配置标准,在安全标志选型、采购、配置、安装等方面,进行统一布局,确保安全设施清晰醒目、安全可靠,创造有利于本质安全的生产环境。在设备标识管理方面,统一设备标识牌规格、尺寸,标识牌安装位置明确固定点,达到设备标识整洁清晰、坚固耐用、维护方便、工艺美观保质的效果,提升变电站设备基础管理水平。

(2)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统筹布局

在运行规程编写方面,运检项目部统筹安排生产准备小组,明确小组任务分工,对变电站运行专用规程进行系统性的集中编写,突出运行规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生产准备小组运行规程编写完成后,向运检项目部提交规程审查申请,运检项目部组织运维骨干、一次专家、二次专家人员对运行规程进行集中会审,对修编意见及存在争议之处进行进一步修改、现场核实,并组织进行二次会审,确保运行规程内容全面、贴合现场。在典型操作票编写方面,指定变电站站长作为典型操作票编写负责人,结合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二次保护设备配置、调度规程规定等相关资料,使用调度操作标准术语和现场设备双重名称,在各种典型操作任务场景下,拟写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常规典型操作票的编制,由运检项目部组织技术专家、一次专家、二次专家人员对典型操作票进行集中会审,确保典型操作票操作项目规范。

3 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实施成效

(1)设备零缺陷投产,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在生产准备设备阶段,运检项目部人员严格执行“货到必验、验必验好”的原则,与监理部门保持常态联系,通知监理部门每次到货验收,均需提前通知运检生产准备人员,共同参与开箱验收。设备或部件到达安装现场后,开展数量核实、外观检测、资料验收等一系列质量检测活动;在施工和验收阶段,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制定验收作业指导书,逐项开展工作。在500千伏铭传变生产准备工作中,设备验收用时由240小时缩减至196小时,验收工作效率提升18.3%,折算成售电效益,可达781.396亿元。同时,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65处,整改完成率100%,实现设备零缺陷投产,提升了设备和电网的本质安全水平。

(2)一键顺控操作实现了提质增效,提升变电站数字化管理水平

根据“十四五”数字化发展战略,运检项目部全程参与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数字化建设工作。在500千伏铭传变生产准备工作中,运检项目部在可研阶段提出一键顺控功能与基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运”的建设思路,明确倒闸操作机器替代设备“能替”、运维人员“敢替”的建设原则,在设备启动送电阶段,全程采用一键顺控替代人工操作,将复杂的设备倒闸操作通过一键执行方式顺利完成,实现了设备“能替”的建设目标,开启了超高压变电站运用一键顺控技术完成启动投运的新篇章。以500千伏铭传变投产为例,通过一键顺控技术完成2 000条启动送电操作项目,一键顺控操作占比为57.14%,节省送电操作时间8小时,折算成售电效益可达142.07亿元。

(3)打造运维示范窗口,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积极实施基于“运检项目部”管理下的超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实践,全面复盘总结,固化生产准备工作经验及成果,提出构建新建500千伏变电站“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为后续超特高压变电站生产准备工提供了参考模板。在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基于“运检项目部”的管理体系的应用,以运维人员为主导的运检项目部,与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和施工项目部共办公、共施工、共验收,深度参与整改工程建设,彰显设备主人的角色与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猜你喜欢
会审一键特高压
冷轧机一键式升降速轧制的实现
“一键报贫”助力脱贫攻坚
一键观影,一键K歌 菱杰 TRS IW影院系列5.1音响套装
论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司法价值
一键定制 秋冬彩妆懒人包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时吊装研究探讨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千亿投资助推特高压审批开闸2014年迎来特高压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