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解析

2023-12-30 15:42杨媛
中国军转民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价值

【摘要】红色廉政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来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为实践基础。文化自信的坚定需要红色廉政文化的支持,充分认识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所在,积极推动红色廉政文化的传播,进而提高文化自信水平。

【关键词】文化自信∣红色廉政文化∣价值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强调了国家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力量的支持。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养分能够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其中革命文化中准确清晰表达廉洁元素的是红色廉政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传播弘扬红色廉政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

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成基础

在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则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之中形成了红色廉政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来源,革命、建设与改革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基础。

(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内涵

红色廉政文化不仅在战争年代提高战斗力,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中,仍然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方面,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外国入侵和内部动荡的时期开创的一种新型文化。另一方面,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培育和发展的以爱人民为价值目标和以廉政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红色是其永不褪色的底色。

(二)红色廉政文化的生成基础

1.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红色廉政文化生成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给予红色廉政文化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服务,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共产主义学说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并且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是最进步、最合理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合理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共产党使得红色廉政文化得以产生形成,红色廉政文化的精神基础也是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崇高的精神追求,红色廉政文化才得以拥有了形成产生的坚定精神基础。这也使得涌现出了众多革命英雄人物,如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等,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斗争。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为红色廉政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艺术、文学、教育等的发展是建立在国民最基础的物质生存需求被满足之上。红色廉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红色经济的支持,正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积极践行。在中央苏区被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人在夹缝中生存仍不忘采取措施恢复经济生产。这些经济发展举措都为红色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养分,而此时所形成的红色文化,正是红色廉政文化最初的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红色廉政文化的重要理论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难以磨灭的,如果红色廉政文化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它必然不可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中国早期的发展建设阶段,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是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补充红色廉政文化的不足之处。因而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为代表,运用中国化的语言诠释马克思主义,既要使红色廉政文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要使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

2.实践基础

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抽象的文化现象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脱离历史谈论红色廉政文化。中国在经过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红色廉政文化就誕生在中国如此复杂的局面之下,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中曾阐明到:“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和新经济服务的”。因此,中国的革命被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情况赋予了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艰苦性等特性,这样使得革命变得独具特色,而红色廉政文化是对革命实践的真实客观反映,这些革命实践也就变成了红色廉政文化得天独厚的实践基础。

二、红色廉政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

(一)弘扬红色廉政文化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坚定

1.红色廉政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着力点

文化自信不仅是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认同与肯定。回首红色廉政文化这段历史,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无一不是文化自信的现实源泉。因此,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是立足红色廉政文化,文化自信的提升必然要注重把握红色廉政文化所蕴含的主要内涵。所以,借助红色廉政史事与理论,传承好红廉基因,促进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红色廉政文化认知体系,对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2.弘扬红色廉政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红色廉政文化,是在革命道路上孕育的以“红色”为底色,以廉政为核心的新型文化。文化自信,是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因此,红色廉政文化作为红色文化重要的构成因子,弘扬红色廉政文化亦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弘扬红廉基因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强制灌输红廉精神给广大青年群体。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可以无形之中感染、渗透人的思想,并且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要结合时代背景去弘扬红色廉政文化,深入发掘红色廉政文化的当代意蕴。

(二)大众化的文化自信的形成离不开红色廉政文化的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受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产生了变化,对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有了不同的认知,致使其社会责任感的淡薄,集体荣誉的冷漠,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新民主主义革命促使文化实践的大众化与革命化相结合起来,而此时孕育的红色廉政文化亦是极富有感染力,易在社会中产生感情共鸣,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从而从内在巩固文化自信。红色廉政文化引起社会情感共鸣最重要的地方,是它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政治宗旨,以一种简单的表达形式解释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力量。

三、红色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红色廉政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其当代价值需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是考察红色廉政文化的重要标准。红色廉政文化包含了不同时期的廉政价值观念,具有令人震惊的警示效果,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一)红色廉政文化能够帮助国人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

当前,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文化观念层面都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观念相互交流、碰撞,整个社会迫切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来引领,期望营造出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而党和人民在革命期间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基本理念与认知都体现在红色廉政文化之中,传承红色廉政文化,积极学习党在革命年代的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有助于促使政府官员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纳入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引领力与凝聚力,以红色廉政文化抵御腐朽文化或错误观念的挑战,可以使人们准确把握善恶、美丑、廉耻的价值尺度,使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二)红色廉政文化丰富国民的文化教育资源

红色廉政文化具有与其他先进文化相同的社会属性,具有广泛的辐射驱动功能和对社会的潜移默化教育功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征,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对个人行为施加软性的控制。此外,红色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是以深层内涵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提高民族诚信,促进个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国民的反腐倡廉教育案例素材被红色廉政文化不断丰富,毛泽东经常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这些反腐倡廉的案例直观形象,为当今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讲解素材。反腐倡廉实践教育基地也可以设置在红色廉政文化园地,邀请党史专家在黄麻起义纪念园解读“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促使党员干部将红廉精神内化于心,在工作中外化于行。由此可见,红色廉政文化能够引导新时期的国民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筑牢党员干部的纪律底线和心理防线,促进社会文明和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迈向新的高度。

四、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廉政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考

立足红色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学界更应积极探寻如何有效地、深刻地、广泛地传播红色廉政文化,立足优秀的革命传统和文化内涵,把握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

红色廉政文化根据文化形态学的理论,可分为:物化文化层、制度文化层与精神文化层,其中的精神文化层是红色廉政文化结构的核心层。基于红色廉政文化的内在构成而言,我们需要树立整体观念,必须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红色廉政文化的内涵,还必须将红色廉政文化与其他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此外,行动是需要正确的理论来进行支撑的。树立整体的观念需要进一步深入对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弄清楚整个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树立全局观意识。一方面是红色廉政文化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在概念内涵研究上扩大共识面;另一方面是既要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廉政文化,也不能忽视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廉政文化研究。在不改变红色廉政文化本质的基础上,对文化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提炼,赋予其时代特色,展现红色廉政文化在新时期的魅力。

(二)立足中国实际问题,加大红色廉政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红色廉政文化作为革命年代的产物,如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是要亟待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实践为理论完善发展提供指导,新时期,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的重大风险,确保我国改革发展与社会大局稳定,就要精准把握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掘革命文化中的红廉基因,不断开辟红色廉政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境界。红色廉政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亦是要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应对措施。虽然我国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为分散。因此,红色廉政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要做到科学合理,需要在全国进行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专项普查,做到全面覆盖,不遗漏任何相关资源。除此之外,红色廉政文化的开发模式上要实现有效转化,要实现虚实结合,将红色廉政文化带来的教育功能和认知功能与红色廉政文化的物质资源观赏功能相结合,做到深入发掘红色廉政文化当中的关键内容。

(三)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推进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的常态化

唯物史观中阐明了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从历史变迁的时间维度以红色廉政文化的功能来审视其构成,红色廉政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科学内涵就是通过“人”的文化活动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产生影响,体现人的主体价值。所以要充分重视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加快推进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的常态化。一是利用各重大节日积极进行活动宣传,利用特殊的情感认同,唤起红廉记忆,加深对红廉精神的理解。二是推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与高校、党政机关等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开展红色廉政教育实践。三是可以组织实践考察活动,让社会成员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红色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组织“传承红色文化,践行遵义之旅”的方式,从而更加感同身受地体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年代艰苦朴素的廉洁氛围。

尽管时代在不停地变化,但是红色廉政文化还是意蕴犹存。在新时代,应该对红色廉政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深刻理解红色廉政文化理论体系,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克森.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当代意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08):46-47.

[2]李丹.传承与创新:红色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134-137.

[3]田野,陈思.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价值的系统审视[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36(02):69-74.

[4]杨晓蘇.红色文化价值生成的渊源及其核心价值观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32-34.

[5]衣玉梅.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119-122.

[6]唐龙.红色文化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耦合与契合[J].人民论坛,2021(12):102-104.

[7]向国华,何其鑫.论红色文化与“四个自信”之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18-20.

[8]张岩,吴学东.守正与创新: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J].皖西学院学报,2021,37(03):47-51.

[9]项福库,何丽.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兰台世界,2015(02):117-118.

[10]涂志明,吴艳.红色文化与中国软实力:逻辑关联、当代价值与对外传播[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04):6-11.

[11]余文华,蔺宏涛.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行政科学论坛,2020(02):58-61.

(作者简介:杨媛,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给”的价值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