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旭,顾艳波
(1.弥勒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 弥勒 652300;2.弥勒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弥勒 652300)
弥勒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村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健全、群众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了根源剖析,提出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聚焦“四项治理”(治厕所、治污水、治垃圾、治村庄)、大力践行“典型引路法”等对策建议,持续推进弥勒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弥勒市先后制定印发《弥勒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弥勒市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弥勒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弥勒市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方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有制度、有队伍、有标准、有督查的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全市村庄点多面广,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到更高层次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弥勒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四治三融一示范”为工作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宜居品质、特色风貌,倾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目前,累计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9.6万座、公厕561座,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5.2%,行政村所在地公厕实现全覆盖,自然村公厕稳步提升。建成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90.07%。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11座,投资580万元在8个自然村安装金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0套,建成一批无动力厌氧设施、大三格化粪池、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1.18%,收集处理率10.29%,累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1个、卫生村127个,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实现全覆盖,所有自然村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档8条”标准。大力践行“典型引路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工作提速升级,累计创建美丽乡村21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22个,建成1个绿美乡镇、89个绿美村庄。
1.村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美丽乡村建设后续建管资金不足,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长效管护机制还不够健全。大部分村庄虽然都建立了村规民约等管理机制,但运行效果不明显,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群众门前四包落实不到位,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重建轻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3.群众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积极性不高,出现“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现象依然存在,影响整治效果。
1.规划编制不够科学,地方特色不突出。大部分村庄重硬件设施的规划,轻产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大多为基础设施完善与人居环境提升,同质化明显。依托地方资源,结合人文乡愁、地方特色等元素不突出。
2.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后续建管资金不足。政府投入压力大,全市大部分村庄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不强,仅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项目资金的需求。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有限,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是公益性项目,回报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难度大。
3.产业支撑力不强,发展融合度不高。创建成功的美丽村庄,思路目标多为发展乡村旅游,大多数美丽村庄建设停留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美化亮化层面,缺乏特色支柱产业支撑,存在经济效益不高、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确保规划各具特色、传承历史、保护文脉,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情。严格规划管控,做到无处不规划、无规划不建设、无许可不动工,坚决维护规划的刚性、稳定性、严肃性,确保规划的执行力。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完善村庄规划质量,充分征求意见,形成“三图两书一表一民约”的规划成果,做到简明扼要,实用、管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村庄建设边界线,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分清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分清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画图造册。
1.因地制宜“治厕所”。普及卫生厕所,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新改户厕提倡入院,新建农房应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提高改厕质量,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基本原则,选择群众易接受、经济适用、不污染环境的改厕技术模式,在高寒山区、干旱缺水等地区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或改建达标的卫生旱厕。严格落实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制度,统建厕所督促施工方履行保修责任,农户自建厕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对以前不符合要求的厕所全面排查整改。改建后的厕所达到“五有五无”标准,安装排气管,预留清掏口、观察口。建立完善公厕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要求、管护人员、监督人员、监督电话等,确保公共厕所正常使用,达到“三净两无一明”标准。引导村民加强卫生户厕管护,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干净整洁。加强厕所粪污处理,因地制宜推广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模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对城镇周边村庄,鼓励将厕所粪污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将周边厕所粪污做到应纳尽纳;对于有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的村庄,引导将厕所粪污作为农家肥用于村内绿化和农户庭院作物,实现就地消纳;对于有一定规模种植基地的村庄,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探索构建“厕所粪污处理服务组织+农户+种植基地”的生态循环模式。
2.分类推进“治污水”。分区分类推进,分类开展坝区、山区、半山区以及干旱缺水、高寒缺水等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甸溪河、南盘江流域、中心村、旅游风景区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侧重选择集中收集处理方式,优先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不能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适度建设一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如金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无动力厌氧设施、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对山区、半山区、居住分散、干旱缺水的村庄,结合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通过黑灰水分类收集处理、采用集中式化粪池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符合资源化利用要求的,采取生态措施因循就势、就近就地用于庭院美化、村庄绿化以及农田、果园、菜地、林地灌溉等。加强黑臭水体治理,以农户房前屋后、村内河塘沟渠、养殖场户周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综合治理,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3.常态长效“治垃圾”。因地制宜采取城乡一体化、村镇一体化、就地就近处理等模式,优化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布局,完善各级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设备配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切实强化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边远地区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模式,降低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推动村组生活垃圾收集房(桶、箱)全覆盖,合理确定设施位置,改造或拆除现有的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垃圾收集设施,尽量做到防雨、防风、防渗、卫生。加强公路、铁路沿线和农村农贸市场、村庄内外以及河道沿岸垃圾和水面漂浮物清理运收,严禁各类垃圾“上山下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农村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易腐烂垃圾由农户自行还田或堆肥处理,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建筑垃圾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其他垃圾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置利用设施,推动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和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就近处理、资源化利用。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4.综合施策“治村庄”。全面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农村供水、网络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卫生死角,整治残垣断壁、危废建筑,通过集约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等方式扩大村庄公共空间。持续清理整治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现象,规范农村户外广告发布内容和设置行为。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排除安全隐患,推动线路整齐有序治理。按照“户日保洁、村周清扫、乡镇月扫除、市季度整治”方式,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行动,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规范村庄畜禽养殖,全面排查整改村庄人畜混居问题,全面排查整改村庄内畜禽粪污未入坑问题,指导畜禽养殖户在养殖点建设粪污收集坑,并配置防雨水盖板。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鼓励村民在农村“四旁一院”(村旁、渠旁、路旁、屋旁、庭院)因地制宜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做美村庄环境。
1.融入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围绕做特“绿色食品牌”,坚持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之路,抓实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绿色生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以记住乡愁、留住游客、扩大消费作为突破口,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和管理经营,加强停车场、旅游公厕、农副土特产品商店、旅游导向标识牌等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注重抗旱、防风等防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结合产业发展,配备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
2.融入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组织动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提升乡村自治水平,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制定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潜移默化提升群众环境素养。深入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红黑榜”“门前三包”责任制、积分兑换等活动,激励村民自主自觉改善村容村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群众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优先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中培养“法律明白人”,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推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深化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创建,开展一系列文明健康理念普及、垃圾分类引导、环境整治、收家治家等志愿服务活动。
3.融入文化。普及文明健康理念,坚持以文明创建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新风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助推文明乡风。充分挖掘群众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好人好事感染更多人,通过选树典型扬新风、树正气,引导农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注重村史室和文化墙建设,把本村乡贤名人、先进模范、科技名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的事迹展示出来,将党建、法治、廉政、孝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一目了然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墙体变成传播文化的载体、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景观。加大文艺创作力度,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提炼本土文化特色,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群众思想实际、带动群众转变观念、激励群众奋发向上的优秀作品,寓教于乐,凝聚共识。
围绕钱从哪里来,把握政策导向,建立财税金融统筹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各类信贷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践行“典型引路法”,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形成市级有示范,乡镇有经验,村庄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乡村建设提速升级。
1.强化投入保障。按照“统筹安排、行业归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统筹用好相关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乡村建设。加大项目包装力度,通过政府补偿、社会融资、金融贷款有机融合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推动等方式用于符合条件的乡村项目建设。
2.强化督导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美丽乡村实施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采取第三方评估、交叉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确保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建立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机制,不断找短板、解决问题。
3.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宣传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总结推广乡村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编制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建设题材文艺作品,增强乡村建设的社会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