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棋局万变。有人规规矩矩地按照棋理走,收获了本分人生;有人总能出人意料,在普通的轨道上宕开一笔,精妙至极;但也有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行棋貌似合理,实则却已留下满盘遗憾。那人生又该如何走呢?本手,妙手,抑或俗手?我以为,以本手沉潜,根基稳固;以妙手行远,方成大器。
以本手沉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初学者按着本手下棋,则棋出有数,路出有招,如水入万渠,各成世界。本手,是故宫博物院“步鞋院长”单霁翔一上任,就单靠着一双脚,把广阔的紫禁城走了一番的无限耐心;本手,是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整日泡在枯燥的研究室,做诚实的学问,无问西东的专心不二。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与背诵作本手,何来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极高造诣,我们又如何能体味到她的转蓬万里、情系中华?没有成千上万次的假设与实验作本手,何来袁隆平爷爷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先锋地位,我们又何时才能够实现“禾下乘凉梦”?“本”乃木之根,是一件事情得以成就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踏实走过本手之路,才能为扶摇而上的妙手打下扎实基础。
以妙手行远,厚积薄发,更上一层。
妙手不是歪门邪道者投机取巧的坦途。博弈中所有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都来自下棋人一点一滴苦心孤诣的积累和创新。王羲之的一手行书绝冠古今,世人皆叹其巧妙,却不知他起早贪黑,练尽一池墨水;曹雪芹挥就一部《红楼梦》超今越古,无数红学家赞其行文精妙,他却自言“十年辛苦不寻常”。妙手的本质,是长年累月坚持本手练习后灵感的迸发,是量变后的质变,是偶然中的必然,是超出寻常仍不离规则的创新。
揆诸现实,一些围棋初学者贪图一个“妙”字,把本手当作蠢笨不堪,把剑走偏锋当作妙手,失了本心,最终落于俗手的窠臼。以中华武术言,历来功夫精湛、屹立不倒者,非武当、少林这样勤勉练功的名门正派莫属。少数习武者追求速成,不始而终,最终堕入邪术,走火入魔。其实,不止于棋,人如此,国亦是。掠夺他国,肆意横行的俗手之道终不是国家发展的长远之道,唯有勤勤恳恳做好基础建设,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践行本手之道,求得妙手之道,才能维系民族的源远流长,守护国家的海晏河清。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本手为妙手的前提,妙手是本手的进阶。无论为棋还是为人,都宜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戒除浮躁,远离速成,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避免下出俗手,由小成而至大成。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直入主题,以棋理而论人生格局,并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从“以本手沉潜”和“以妙手行远”两个维度分层论述,以议带叙,透事见理;收篇将上文的论述凝练成论断,绾系全文,精悍有力。
作者在论证上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打通了“本手”与“妙手”之间的“任督二脉”,揭示出了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诚可谓“非入道者不足以言其道”,令人拍案叫绝。
(江苏省特级教师 姜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