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3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但是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基本功;脚踏实地;量变引起质变;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辩证观点。
【审题指引】
“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往往并不常见,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而忽略全局。想下出真正的“妙手”,必须在平日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训练。
——柯洁(中国围棋九段棋手)
给定的材料虽然涉及围棋的3个术语,但命题指令绝不是介绍围棋或围棋博弈,而是要求eyNTqJudk1ZiGSEW1fRR6Q==考生遵循“本手、俗手、妙手”的逻辑关联,联系社会实际,阐释其比喻义、引申义,深化对基本点的理解,抽象出独特的感悟,揭示行事成事的方法论。
阅读材料后,考生应拓展思维,明理思辨,开门见山,直接在标题和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随后的写作,考生要善于跳出围棋“三手”的本原去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除了说事论理,考生还要紧扣时政及社会热点,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去论述。结尾时,则可以引用经典古诗,再次回应中心论点。
——王凤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条分缕析】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多与动笔前对作文材料理解不当有关。就题目本身来讲,审题难度不大,利用常见审题技巧完全可以迅速、准确地把握题旨。比如,采用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抓关键词句法,可以迅速锁定核心概念,明确写作对象。写作材料共有6句,其中第一句开门见山表明了3个关键词,即“本手”“妙手”“俗手”。在后面几句中,这3个词也反复出现。材料中出现的高频词语,也会进一步印证其关键性。
抓关键词的手法很重要。很多议论文写作方法往往从“概念”讲起,针对“如何进行概念辨析”有大串理论,什么同一个词可以代表不同概念,不同的词语可以是同一概念……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做题时间。其实,词语和概念之间基本是一一对应的,抓住关键词,基本核心概念就抓住了,再注意一下关键词的语境,审题立意的安全系数就大大增强了。而对关键词的任何转换和丢弃,都会导致立意偏颇,比如把“本手”“妙手”替换为“基础”和“创新”,虽然看着也没什么问题,但在行文中涉及选例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学生可以采取层次划分法,以明确写作重心。高考题的命制,都是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材料作文这几句话,内在逻辑层次是很分明的。以本题来讲,1、2两句为第一层,介绍核心概念;3、4两句为第二层,从正反两面强调初学者要重视“本手”;5、6两句为第三层,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不要怕材料中概念和层次的丰富,有的时候,材料中丰富的概念和层次反而为作文提供了依据。此外,字斟句酌,品读重要的词语,明确命题倾向,也是材料作文的常用审题方法。审题时,学生对材料中的词语要有强烈的敏感性,圈画出其中的重要词语并加以细细揣摩。
最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出现了“本手”“妙手”“俗手”3个关键词,这种三元关系类型的作文材料并不常见。关系型作文中,关键词每增加一个,难度系数就会倍级增长,因此学生在行文时要做好主次、正反、详略的安排,不然800多字很难兼顾所有关键词和它们的关系。考生只需要抓住“本手”与“妙手”之间的关系,至于“本手”与“俗手”、“妙手”与“俗手”之间的关系可一提而过。但关系型作文切不可忽视关系而只写一个关键词,比如,本材料对“本手”进行了强调,导致不少学生作文时只论证了“本手”的重要性,这种立意是不可取的。
“三元关系”型作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即关键词越来越多,材料层次越来越丰富,思辨色彩越来越强,这都是值得关注的。
(来源:“巨语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