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回大地,气温回暖,正值春耕备播的重要时节。从南往北,各地春耕生产正陆续展开。翻整农田、通渠引水、灌溉浇地、培秧育苗、运输农资……人们抢农时、忙春耕,全力以赴为再创全年粮食稳产丰收作好充分准备。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3年,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预计在3.3亿亩以上,长势好于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
从当前各地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中,我们可以解开我国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的“密码”,这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许多地方将挖掘机、推土机开进田间,挖高填低,平整土地,将一块块小而分散的“碎田”有机整合为平整、宽阔的大田,逐步将当地农田建设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为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奠定基础。各地不仅在耕地上下功夫,也在农业科技上做文章。许多地方派出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幼苗、病虫害等情况,因地制宜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由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研发培育的优良种子,也在密集装车运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农机装备现身田间,助力各地春耕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践证明,建好、管好良田,才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用好良种、良机、良法,才能持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坚决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在管好用好现有10亿亩高标准农田基础上继续新建更多良田,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粮食生产中,让14亿多中国人把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
(来源:央广网)
【知识链接】
“中央一号文件”,顾名思义就是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通常在年初发布,现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04年至2023年,中共中央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思 考
1.请以表格的形式,梳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各种举措,并分析二者的关系。
2.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粮食安全?请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