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赛道:高分“三体”的“高仿”密码
【新闻回放】随着“科幻热”的上升,科幻题材再次被推向公众视野。《三体》电视剧播出后,热度与好评不断,#《三体》赢麻了#登上热搜。目前,豆瓣等网站上的评价均以正面为主,该剧可谓市场和口碑“双赢”。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天花板”, 《三体》小说影视化的改编,写实感与科幻色彩、原著风格与大众视角兼具,让《三体》赢在了中国科幻电视剧的“起跑线”。
背后链接1
《三体》的科学想象与现实观照
在电视剧《三体》筹备初期,主创团队寻求了许多相关领域权威物理学家的帮助,为电视剧改编作理论支撑。剧中对粒子物理实验的表现,从加速器到实验报告都非常真实、用心,甚至剧中的许多物理实验场所都是真实取景。
这说明科幻电视剧需要的不仅是对原著情节的高度还原,还要有对科学技术的“高仿”
背后链接2
“后三体时代”的辐射效应
《三体》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思想,它是少有的以中国人为主导驱动的、影响全球的科幻作品。
在大众眼中, 《三体》几乎等同于“中国科幻”。2 0 1 3年,刘慈欣以3 7 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被视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三体”也成为中国科幻界最大的IP,带动了包括动漫、影视、游戏、艺术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活跃发展。舞台剧版《三体》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科幻作品,首演票房超过千万元。
2 0 1 9年春节档上映、同样改编自刘慈欣原著的《流浪地球》电影票房达到46.86亿元,2 0 1 9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中国科幻大会由此创立并连年举办,银河奖、水滴奖、晨星奖等专业奖项各领风骚……这些也是所谓“后三体时代”的辐射效应。
亮点时评
科幻“三体”的现实探索
《三体》科学技术的视觉化呈现,将原本“如花隔云端’’的科学技术拉到镜头下,让智子、二向箔和太空电梯等大胆有趣的想象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观众对于科学的兴趣与探索。
这并非让人人都成为科学家,但科幻影视带来的震撼,让人们认识了宇宙的神秘。就如同看了战争片不一定能成为英雄,但我们至少认识了英雄是一个道理。 (来源:南方财经网,有改动)
素材运用:科幻与科学、科幻探索、科幻理想、科幻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