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奏以发展,协奏以合音

2023-12-29 00:00:00马文馥
现代阅读 2023年4期

在中国芯片处理器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引入再创新的“改编”,还是完全自主创新的“独奏”,或是融入国际生态的“协奏”,都是如今必不可少的模式。

个人以为,虽然这三种模式都需重视,但在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中却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起步阶段,模仿借鉴他人以打好基础,再自主研发以拥有足够底气,接下来在更广阔的场景中提供自身智慧,以期在与多方交流互助中实现共赢。如同音乐学习之道,先学习大师,在致敬与改编中磨炼技艺;再拥有足够能力自作曲和独奏;最后融入乐团奉献自我技能,在与他人的协奏中共奏华美乐章。

改编,是谓在研习他人作品深彻后加以再创作。如此,便可在初始阶段筑好路基。然而学习对象千万,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通常来说,模仿学习该领域的大师和专家,不会让人走上歪路。而在借鉴过程中自己亦要思考,才不会盲目跟随,否则,即使有良好的出发点,也会在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上一败涂地。

独奏,是谓完全依靠自我技能展现才华。南宋诗人戴复古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若一直模仿改编而不能原创,如何在高手如云的各行业争得一席地位?中国近几十年来在多个高端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拥有了许多自主知识产权,这才在国际上挺直脊梁,否则仍是曾经被人看不起的“东亚病夫”。独奏讲究真本领,若虚伪作态,如某些艺人伪造学历,终会落下神坛、不得长久;而那些艺人中的真学霸,如跳频技术领域“CDMA之母”海蒂·拉玛因为有足够的能力,才会长久地受他人爱戴。

协奏,是谓融入集体,奉献自我智慧,共同构建。而协奏的前提是自身本领过硬,这样才能在合作中获得他人智谋的同时自己也出一份力,展现大气慷慨的姿态。事实证明,单打独斗赢不过团队协作,他人智慧与自我思想可以互鉴。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想本国利益最大化,但现实办法从来不是独占鳌头,交流互鉴才能实现共赢。

独奏以成长,协奏以合音。优美乐章的呈现,不仅需要独奏的精彩,也需要协奏的壮阔。昂起头颅自我创新,并以谦虚姿态交流互鉴,才能立于国际舞台长久不败。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行文贵巧,作者匠心独具,将看似无关的3种模式所含经验,通过演奏音乐的“改编”“独奏”“协奏”3种形式形象类比,巧妙串联,纲举目张。文章结合发展之道,认为3者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以模仿借鉴为基础,进行自主研究,以期交流互助、实现共赢,可谓有条不紊。

文章举例、类比、正反、引用等论证方法随处可见,章法十足;内容把握时代脉搏,融入当下的思维,更加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