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追梦路上有千难万险,也有成功在等待。星光不负赶路人,坚持和奋斗是人生通往成功之路的主题。
作为中考命题作文常考的方向之一,成长感悟类作文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总结自我,抒发个人成长历程中的真实体验。本期我们以坚持和奋斗为关键词,以经典的人物事例为写作素材,以中考满分佳作为写作指导,助力同学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聚焦一:作文导写
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来看,成长感悟类作文旨在引导考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三个常见命题方向
一是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如:2022年吉林省中考作文真题“这里,我写下最美诗行”,引导学生回顾过往,总结生活的美好。
二是直接抒发成长的感悟。
如:2022年北京市中考作文真题“我创造了新纪录”,引导考生找寻成长中对自己的超越和突破。
三是探寻生命的意义。
如:2022年天津市中考作文以“以生命的韧性、坚韧、勇敢”为话题,旨在推动学生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极具开放性。
写作方法点拨
1. 标题:标题简洁新颖,紧扣主题。
2. 结构:结构合理完整,条理清晰。
3. 立意:巧妙构思立意,突出主题。
4. 语言:抒情议论兼容,语言优美。
5. 情感:融入真情实感,细腻感人。
聚焦二:热点人物素材
如何写出一篇高分作文?除了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外,也要积累一些实用的人物素材,以下热点人物写作素材以“坚持”和“奋斗”为方向,助你丰富作文的“素材宝库”。
笔耕不辍的翻译界泰斗
许渊冲
人物事迹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老先生,鲐背之年依旧伏案研究,苦心孤诣地翻译著作。93岁时,他开始践行新的目标,“每天翻译一页纸,一百岁译完莎士比亚全集。”他笔耕不辍,力争“一生使中国的美,变为世界的美:使西方的美,变成中国的美。”央视节目《朗读者》这样介绍他:“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于连,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
【适用话题】坚持、勤勉、热爱
用耳朵“敲”开世界大门的盲人IT工程师
蔡勇斌
人物事迹 :他外貌清俊,却是一名视障人士;他看不见屏幕,却在电脑前敲字飞快。他就是中国第一批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蔡勇斌。6岁时,家里搞装修,因为不小心把石灰揉进了眼睛,从此蔡勇斌的世界变成了黑色。在烦闷的日子里,他学会了给电脑重装系统;在同学的嘲笑声中,他坚定地自学编程。2009年,他终于独立开发出了针对视障人群上网用的软件“PC秘书”。凭借过人的耐心、专注和坚持,蔡勇斌终于用耳朵为他人敲开了世界。
【适用话题】坚强、梦想、坚持
论文“致谢”里照见平凡与伟大
黄国平
人物事迹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毕业论文中一句致谢的话,打动了很多人。1987年出生的黄国平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出生于偏远乡镇,贫困的压力让他想过放弃,但一个信念支撑住了他——“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这信念,像一束光冲破黑暗,让他坚持求学奋斗,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新天地。
【适用话题】奋斗、坚持不懈、梦想、榜样
折翼飞翔、逆流而上的励志人生
陆鸿
人物事迹 :脑瘫患者陆鸿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照相馆,但收入颇微。后来,他通过自学修图练就一手绝活,开了相册工厂,吸引残疾人就业。陆鸿不仅自己照到光,还成了别人的光。他们用坚毅与勤劳奏响了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证明残疾人是有用的,命运与尊严永远靠自己捍卫。“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颁奖辞赞他“能吃苦,肯奋斗,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 ”。
【适用话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坚持梦想
速写试练
素材运用:黄国平
立意:身处人生黑暗,却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速写示范:“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一路跋涉,黄国平从大山走到了中科院自动化所,他说,“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黄国平的遭遇几乎尽皆黑色,没有光,但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这道光照亮了他自己,也照亮着那些从他身上汲取力量的人。
你的练笔:
我坚韧的模样
◎ 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 刘译文
阳光透过窗照在地板上,我的脚尖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追着光影,镜子里是我身姿如燕的模样,风抚过我的发梢,带来了空气的清香,吹开了掩闭在我心底的记忆的门。
“跟腱短,韧性差。”这些致命的缺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在跳舞这方面没有天赋。当一个动作练习无数遍也逊于其他人时,我明白,原来没有天赋是那么的难。心中的光被现实击碎,暗淡的光芒照在我的脸上,我拾起一块碎片,却看到了我坚韧的模样。
这世界的风太大了,我心中的希望像刚破土而生的幼苗,几乎被连根拔掉。在无数个夜里,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我抬头看向镜子里的自己,看着膝盖上的淤青,看着汗珠贴着脸颊滚落,看着自己的眼睛问自己:“就这样了吗?就这样放弃了吗?你甘心吗?”心中有个坚定的声音回答我:“我不想放弃,我不甘心!”我希望心中的幼苗茁壮成长,长成我希望的模样。我重新站起来,乐曲重新响起,再一次起舞,我看到了自己坚韧的模样。
韧性差,我就日日忍痛压腿;缺乏技巧,我就屡屡向老师请教。那些汗水和泪水都被练习室长明的灯记录着。看着舞蹈教室中央的光影,我深吸一口气,提手起势,绷起脚背,跳跃,旋转,脚尖轻轻点地,再次起跳,立一字马旋转半圈,“嘭—”我再一次摔在了地上,我抬手抚去额上的汗珠,忍着疼痛重新站起来,再次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我看到了自己坚韧的模样。
阳光挤开云层,把光撒在我的脸上,把温暖送到我的身旁。站在那舞台中央,乐曲响起,我陶醉其中,踮起脚尖,旋转,跳跃,落地旋转,再次起跳,立一字马旋转半圈,收腿再在空中做一个竖劈腿,灯光追着我跑,照在轻盈透亮的汗珠上,反射出点点星光,映出我的模样。一曲终毕,我却意犹未尽。最后收势谢礼,我眼里含着泪花,嘴角微微上扬,台下掌声缓缓响起,那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的赞赏。
我打碎了夕阳,也揉碎了月光。轻轻合上我记忆的门,把追梦路上坚韧的模样安放,我永远珍藏。(来源:汕头大学出版社《疯狂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全景解读》,有改动)
高分点评
标题:以“我坚韧的模样”为作文题目,精炼简洁,准确地表达了中心思想,突出主题“坚韧”,突出自我。
结构:整篇作文结构合理完整。开篇采用倒叙手法,描写风“吹开了掩闭在我心底的记忆的门”,回忆自己练习舞蹈的经历;中间部分叙述自己学习舞蹈所经历的困难,并一步步克服困难、坦然面对、坚持前行的励志人生;结尾自然而然地“合上我记忆的门”,首尾呼应,一开一合,构思巧妙。
立意:文章立意贴合标题,作者以自己练舞遭遇挫折但仍努力坚持最终获得成功为切入点,多处运用“……我看到了自己坚韧的模样”的句子结构,画龙点睛,让题眼“坚韧”一词贯穿全文,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语言: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善于抒情,如“我拾起一块碎片,却看到了我坚韧的模样”“我打碎了夕阳,也揉碎了月光”等句子,语言清新优美,意蕴悠长。
情感:作者叙述学舞经历时,有感而发,显得真实、动人;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阳光挤开云层,把光撒在我的脸上,把温暖送到我的身旁”,对于舞台灯光的描写生动富有诗意,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在获得成功时的心理变化。
佳作二
·奋斗篇·
自在骄傲如槐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 阮纯玮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风一改温柔,催促着我加快步伐,窗外的槐树摇曳不停,零星的花瓣纷纷飘落。花色如此平庸,一点风也经受不起,一副落魄者的模样。
我亦是如此吧。看着电视上的钢琴家一如殷红艳丽的牡丹,自信骄傲地在舞台上行云流水地弹奏,手指在黑白琴键间飞舞,所有人都为他华美的演奏倾倒。我也不禁心生向往,向往那一份自信从容。心里向往着众人瞩目的舞台,现实中的我却还是平平无奇,在黑压压的人群中随波逐流,和那黯淡无光的槐花一样,无人在意。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浏览着平日关注的作文网站,一篇署有我名字的文章赫然映入我眼帘。我突然想起前几日老师的安慰:“你写的作文很细腻,一定能有更大的发展。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找到自己翱翔的空间。”再看作文下的评论都是鼓励赞扬的话语:“写得好棒”“厉害”……这些赞美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鸟儿携着嘤嘤声韵飞来,翅膀在碧绿的枝叶间舒展,把几点绿抖落,缀在繁枝上的残花现出来;浅金的阳光从云翳中射下,照亮了细碎的豆槐花瓣,宛若星星。一簇簇淡黄的花束如揉碎万点黄金般轻盈。槐蕊睡在浓绿里,淡淡的呼吸如流萤的金翅在草际间徘徊,化为馥郁的香气飞向我的鼻息,就是在窗内也能嗅到她那淡雅脱尘的芳香。
我看清了槐花的灵魂。每朵花都有骄傲的风骨。槐花纵使没有惊艳行人的秀色,却仍然自信地绽放,像才华横溢的生命,尽兴生长。她认定光是自己应得的,花瓣是该舒展的,那么光必然会宠幸于她,风也会让她的香飘向远方。她纵情享受风的洗礼,方圆十里都是她的香气。
槐,一旦与自信骄傲相融,便是永不泯灭的美。或许我的舞台不是聚光灯照耀的地方,而是泼洒着浓墨书香气的纸与笔的天地。我执起笔,拾起遗落的自信,在自己的天地间绽放光彩。我不需要牡丹、菊花那样鲜艳的颜色,我只需让自己骄傲自信的灵魂,接受光与风的洗礼。
六月的微风在槐花里新沐过了,风儿便流淌着凉滑的幽芬,带起了枝丫间冒出的一簇嫩嫩的米白。我不由得加快了前行的脚步。(来源: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中考满分作文必备》,有改动)
高分点评
标题:文章以“自在骄傲如槐”为题,简洁有张力。作者将自己比作“槐”,独具个人意识,突出了文章主旨。
结构:观点明确,以“槐”为线索,找到了“人”与“槐”的共性,紧扣文章关键词“自信”和“骄傲”,层层剖析,结尾点破主题“要以自信骄傲的姿态,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自己的天地间绽放光彩”。
立意:作者从花色平庸的槐花中寻找到它骄傲的风骨和独特的灵魂美,以事例结合自身,在他人的鼓励与赞扬中,重拾信心,加快奋斗的脚步,以题眼“槐”为中心,托物言志,让文章更有冲击力,立意更加深厚。
语言:语言清新优美,如“鸟儿携着嘤嘤声韵飞来……嗅到她那淡雅脱尘的芳香”这段,以工整对仗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对槐花进行了大量细节描写,让文章更加出彩。
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典型的详情,作者在写槐花时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写,如“窗外的槐树摇曳不停,零星的花瓣纷纷飘落。花色如此平庸,一点风也经受不起,一副落魄者的模样”,又如“六月的微风在槐花里新沐过了,风儿便流淌着凉滑的幽芬,带起了枝丫间冒出的一簇嫩嫩的米白”。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真实生动,而且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