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三旬

2023-12-29 00:00:00华泽明
现代阅读 2023年13期

在民谣的世界里,歌唱的青春、生命、爱情、理想……是人一生中所追求的最难实现的事。正因为如此,理想才显得分外迷人。

音乐人许巍说,西藏给我印象最深的音乐上的灵感,就是震撼,那时我一直跟入定了一样,我看到了雪山,就一直流眼泪。每当风吹动一次经幡,就算对这个世界的一次祝福,对众生的一个祝福。

央视推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揭开了绝美西藏的神秘面纱。有人说,上帝有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但当我看到西藏最接近云彩的宫殿时,就知道这句话并不可信。西藏的迷人之处,风景还在其次,人文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那里的人穿七彩的藏袍,扎七彩的经幡,画七彩的坛城,色彩也许是他们表达的方式,纯粹得令人震撼。

“何必管一片海,有多么澎湃。何必管那山岗,它高在什么地方。只愿这颗跳动不停的心,永远慈爱。好让这世间冰冷的胸膛,如盛开的暖阳。”许巍为纪录片《第三极》献唱的同名歌曲,前奏极为空灵,让人如同身临那山高路遥的极境之地。“我永远在这里,涌着爱面朝沧海。”就如同海子的诗一样:“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也是一生的理想所在,哪怕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某电影台词说:“做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许多人总被时代推着往前走,因为停下来,仿佛就要被淹没。但是往前走,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跳出固定的圈子,开始寻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从来不存在来不及这回事。

在私人FM电台里随机播放曲子,期待有一首可以抓住我的耳朵,果然遇到了意外之喜,陈鸿宇的《理想三旬》毫无防备地出现了。

“雨后有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再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听电台,拒绝浮躁的影视时代,仿佛是拒绝文明的无情覆盖,但心情是轻松自在的。“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已枯卷的情怀,踏碎成年代。”这是一个速食的时代,情怀这件事已弥足珍贵了。对于总是以旧事物汲汲求生的人来说,真是一场灾难,只有弹起最廉价的吉他,唱起众人皆醉的词调来圆满自己倔强的理想。“靠嬉笑来虚度,聚散的慷慨。辗转却去不到,对的站台。……那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

怀抱着理想的人不畏三旬。因为理想的花朵是不会凋谢的,它开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等待有心人跋山涉水而来。它会为你灿烂绽放,像看一场极光那样不可思议。怀抱理想的人是不朽的,纵然理想可能会和生命一同老去。

在民谣的世界里,歌唱的青春、生命、爱情、理想……是人一生中所追求的最难实现的事。正因为如此,理想才显得分外迷人。像一个诗人那样生活,不要把生活看得太透,留下部分空白,留给生命和理想喘息的余地。就算梦开始的地方如今已爬满青苔,也能放下心中的芥蒂,重新出发。

理想依旧,我还渴望去全世界旅行,去冰岛看极光,在新西兰的皇后镇遇见命中注定。(来源:《中学生博览》2016年第14期,有改动)

悦读启示

有人向往大城市的繁华热闹,有人渴望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找自由,也有人扎根平凡生活,最终像花儿一样绽放绚烂,谈一谈你如何理解“理想”。

A. 理想不一定要华丽远大,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无论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都可称为理想。

B. 理想是种子,只有先播种,再用心培育,才有机会获得丰收。

C. 你的观点:

悦读速递

爱因斯坦的“失败”理想

爱因斯坦最初的理想,是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终日练琴,如痴如醉,可上天似乎并没有眷顾他,他苦恼不已。

后来,老琴师指点他说:“孩子,你练琴时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爱因斯坦深受触动,他终于明白,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的成功,却能给人真实的受用。倘若舍此别求,就很可能会陷入失望、怅惘的沼泽。此后,他仍常拉小提琴,虽然十分蹩脚,但能自得其乐。

话题延伸:心之所向,皆为理想;快乐即成功;不被看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