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清单

2023-12-29 00:00:00
现代阅读 2023年13期

群文导读

你的理想是什么?如果理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会怎样?

假如没有了理想,人生将会失去期许,你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前行,就像一头蒙着眼拉磨的驴子,日复一日地过着盲目而枯燥的生活。那是多么索然无味的一个世界啊!失去了理想,就等于失去了光。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说:“理想是世界的主宰。”世界离不开理想,理想如同太阳一般,平等地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在理想的王国里,人人都可以成为造梦师。

本期群文阅读,将带领大家从哲学角度开启对理想的思考,感受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助你在自己的理想国里,播下理想的种子,等它生长,等它绽放……

理想哲思录

美文01

理想是什么?理想有何用?理想究竟有多重要?对于这些问题,哲学家周国平给出了他的答案。

对理想的思索

周国平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绝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来源:《青春期健康》2018年第5期,有改动)

理想生活图鉴

美文02

人生如寄,亦有所居。老舍的理想生活,透露着闲适与美好的院落情结,这早已烙进国人精神的深处。

我的理想家庭

老 舍

理想的家庭必在理想的国内也。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儿。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据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硬碰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①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蝈蝈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②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于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既然有这么多工作,自然就没有多少工夫去听戏看电影。不过在过生日的时候,全家就出去玩半天;接一位亲或友的老太太给看家。过生日什么的永远不请客受礼,亲友家送来的红白帖子,就一概扔在字纸篓里,除非那真需要帮助的,才送一些干礼去。③到过节过年的时候,吃食从丰,而且可以买一通纸牌,大家打打“索儿胡”,赌铁蚕豆或花生米。

男的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是每天写点诗或小说,每千字卖上四五十元钱。女的也没事做,除了家务就读些书。儿女永不上学,由父母教给画图、唱歌、跳舞—乱蹦也算一种舞法—和文字、手工之类。等到他们长大,或者也会仗着绘画或写文章卖一点钱吃饭;不过这是后话,顶好暂且不提。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得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又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得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卷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顶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在理想的国内也。④(来源:人民出版社《我的理想家庭》,有改动)

阅读笔记

①老舍对于理想居所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住的地方不可铜臭味太浓,展现出他质朴实在的个性、淡泊宁静的情怀。

②体现了老舍乐于自己动手管理家庭琐事,充满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③表现出老舍理想的人际关系,不愿拘于繁文缛节,也不愿借生日之名收受贵礼,为人情所累。但对于亲人间的困难又肯提供无私的帮助,充满了人情味。

④“必”字充分表达了老舍对国家的忠心,而北平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永远也割舍不下的,所以他的理想居住地“顶好是在北平”。

阅读思考

1. 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子,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结合老舍《我的理想家庭》这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你理想中的家庭是什么样子?几间房?几口人?做什么职业?参照下表老舍对理想家庭的要求,试着描绘出你的理想家庭。

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美文03

追寻理想还是接受现实?这取决于你自己。你有追逐月亮的自由,也有低头捡六便士的权利。

月亮和六便士(节选)

◎ 文/[英]毛姆◎ 译/傅惟慈

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来说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在所有这些日子里,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不久他就没有兴致到画室去了;他只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埋头苦干。因为一文不名,有时他连画布和颜料都买不起,而这两样东西恰好是他最需要的。从他的谈话里我了解到,他在绘画上遇到的困难很大,因为他不愿意接受别人指点,不得不浪费许多时间摸索一些技巧上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过去的画家早已逐一解决了。他在追求一种我不太清楚的东西,或许连他自己也知道得并不清楚。①过去我有过的那种印象这一次变得更加强烈了:他像是一个被什么迷住了的人,他的心智好像不很正常。他不肯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我觉得这是因为他对这些画实在不感兴趣。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来说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我有一种感觉,他好像把自己的强烈个性全部倾注在一张画布上,在奋力创造自己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事物全都忘记了。而一旦绘画的过程结束—或许并不是画幅本身,因为据我猜想,他是很少把一张画画完的,我是说他把一阵燃烧着他心灵的激情发泄完毕以后,他对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就再也不关心了。他对自己的画从来也不满意;同缠住他心灵的幻景相比,他觉得这些画实在太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画送到展览会上去呢?”我问他说,“我想你会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的。”

“你愿意听吗?”

他说这句话时那种鄙夷不屑劲儿我简直无法形容。

…………

“那么你为什么对于画得好或不好还是很介意呢?”

“我并不介意。我只不过想把我所见到的画下来。”

“如果我置身于一个荒岛上,确切地知道除了我自己的眼睛以外再没有别人能看到我写出来的东西,我很怀疑我还能不能写作下去。”

思特里克兰德很久很久没有作声。但是他的眼睛却闪着一种奇异的光辉,仿佛看到了某种点燃起他的灵魂、使他心醉神驰的东西。

“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地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

这不是他的原话。他用的是手势而不是形容的词藻,而且结结巴巴没有一句话说得完整。②我现在是用自己的话把我认为他想要表达的重新说出来。

…………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其他艺术家都更困苦。他工作得比其他艺术家也更艰苦。大多数人认为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优雅、美丽的那些东西,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屑一顾的。对于名和利他都无动于衷。我们大多数人受不住各种引诱,总要对世俗人情做一些让步;你却无法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抵拒得住这些诱惑,因为对他说来,这种诱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让步。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对于别的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他自己有一个幻境。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惹人嫌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③(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月亮和六便士》,有改动)

阅读笔记

①“他”在绘画上遇到的很大的困难,不是由于“他”没有钱买画布和颜料,而是由于“他”对艺术追求的迷惘。

②看起来“我”用贬低的语言描述“他”口才不好(怪),实际上突出“他”是一个言行奇怪的怪才。

③“他”确实惹人嫌,为了艺术他不顾一切、举止奇怪;但同时“他”又很伟大,因为“他”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绝不妥协,不为世俗诱惑,终成大师。

阅读思考

1.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分析一下文章标题中的“月亮”与“六便士”各代表什么。

“月亮”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便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月亮与六便士各有其价值和意义,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抬头看月亮,还是低头去捡地上的六便士?

理想之境,升华人生

美文04

“梦想”和“理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无论你的理想有多么远大和壮阔,只有不断努力和探索,才能真正实现。

告别梦境(节选)

冯骥才

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为之奋斗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夜深人静,把昨日梦想和今日理想放在一起体味,我听到了一曲深广而醉人的人生交响乐。有如天上的浮云汇成雷雨交加的浩荡天空,又如碧澈的江流涌入汹涌的大海。这才是享受。(来源:西安出版社《当代名家随笔精品》,有改动)

阅读思考

1. 对于梦想和理想的定义,你是怎么区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2. 纵观全文,作者重在谈自己对“梦想”和“理想”的感悟,这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