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迢迢一纸书,巍巍家国情

2023-12-29 00:00:00
现代阅读 2023年13期

导读

家书,本是亲人间往来联络感情的信笺。然而,在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家国一体,小家的柴米油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书”便不仅仅是家书了。革命先烈们留下的一封封信笺,是满腔热血的家国情怀,是奋发向上的不屈斗志,是宁死不变的坚定信仰。

家书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中华儿女救国家于危难的奋斗故事。一封封浸透着热血的红色家书,饱含着他们对亲人的爱意与眷恋,也写满了他们对理想和信仰的忠诚与坚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信仰的火种随着一封封红色家书保留了下来,再也没有熄灭。

本期选取多封红色家书,带大家领略革命先辈之风采,愿我辈少年人,接过他们传递而来的熊熊火炬,照亮巍巍中华的伟大复兴之路!

家书再现

{一号信箱}

收信人:父母

写信人:向警予(1895—1928)

女,湖南溆浦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同年5月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

年33岁。

红色箴言

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

红色家书·明志篇01

你的九儿在这里

——给父母的信

向警予致父亲向瑞龄等:

爹爹妈妈呀,我天天把你两老(人)家的相放在床上,每早晚必看一阵……今天晚上九点钟,新从世界工学社旁听回来。捧着你老(人)家的相一看,忽现愁容,两个眉毛紧紧地锁着,左看也不开,右看也不开,我便这样说: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和森是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趋(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片上的两小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又可叫做廿世纪的小孩子。

九儿

1920年8月

向警予在家族中排行第九,乳名“九九”。这封信是写在向警予1920年12月从法国寄给父母的明信片上的。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她遇到志同道合的蔡和森,与之结婚。她把由衷的喜悦写信告诉父母,坚信自己选择的革命伴侣是可靠的。

这封信看似柔情似水,但谈到自己的志向时却坚定不移,“努力做人,努力向上”“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表明了自己立志献身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决心。(来源:央广网)

写信人:邓恩铭(1901—1931)

男,又名邓恩明,贵州荔波人,水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0年,在济南发起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次年参与创建山东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9年,因叛徒出卖,与多位同志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机关被捕。

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被杀害,时年30岁。

红色箴言

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

红色家书·明志篇02

儿生性最憎恶的是名与利

——给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

不写信又三个月了,知双亲一定挂念,但儿又何尝不惦念双亲呢。儿一向很好,想双亲及祖母……均安康如常?

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再婚姻事已早将不能回去完婚之意直达王家,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故同意与否,儿概不问,各行其是可也。

三爷(二堂叔)与印寿(堂弟)回南,儿本当同行,奈职务缠身,无法摆脱,故只好硬着心肠不回去。印寿如到荔,问他就知道儿一切情形了。

儿明天回青岛,仍就原事。余后续禀,肃此敬请。

福安 并叩

祖母万福 顺祝

阖家清吉

男 恩明 谨禀

五月八日

此信写于1924年5月8日,当时邓恩铭正在去青岛途中,抽暇写下这封信,寄给远在贵州的父亲。

邓恩铭的父母期望他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催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拖住他。家人的反对没能动摇他革命的决心,邓恩铭在信中表示自己因(党的)“职务缠身”不能回家完婚,明确表示:“儿主张既定,绝不更改。”道出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执着信念,以及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叛。

(来源:“江苏先锋”微信公众号)

{二号信箱 }

收信人:爱人

写信人:邓中夏(1894—1933)

男,湖南宜章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

1920年,参加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2年,参加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同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9岁。

红色箴言

你要知道: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每天读书,又可以消却寂寞烦恼!

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

——给狱中妻子的信

妹妹:

你四月二十七的信,我收到了,自从你入狱之后,到现在,整整半年了,我没有接到你半个字,今天得到这封信,你想我是多么喜悦呵!

我前后写了四封信,据说有一封你是收到的,大概是去年阴历年底罢:每逢二十七我都托一位女人来看你,据说只有一次见着你,那时你恰在病中,后来信和东西送不进去,从此就杳无消息,我多么的挂心呵!好!现在弄清爽了,多谢乐家兄嫂常来看你,我放心了!

妹妹你既然和朱姐住在一块,是学英文的极好机会,切不可放过。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我已把英文津逮(民国初期教科书)和英文字典送来,这样学下去,等到你出来,一定可以把英文学好呢!我打算还替你选购一批书籍寄来,你要知道: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每天读书,又可以消却寂寞烦恼!我很好,你嘱咐我的话,我当时时记在心头。

家中生病的近来很多,最痛心的是族里的败家子,向家里吵闹。也好,这些败家之子,赶出去也好,家道可以兴旺。妹妹!父前知道你的消息吗?你没有写信回家吗?如父母不知道,还是不告知他们的好,如已知道,我写信去。我有不少的话要说,有机会再谈罢!即此祝你的健康!

哥哥书

此信写于1933年5月,信中的妹妹指邓中夏的妻子李瑛(后为纪念邓中夏改名李夏明)。李瑛是邓中夏战友李启汉之妹,邓中夏也称她为妹妹,这个称呼延续到两人婚后。由于叛徒告密,李瑛不幸被捕,被囚禁于上海法租界监狱。为了不让敌人得知邓中夏的踪迹,李瑛一度拒绝任何探监者,半年后,邓中夏才探明她的下落。

邓中夏在写给被捕入狱的妻子的信里,没有唉声叹气让妻子徒增烦恼,反倒鼓励妻子好好读书。他说“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这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值得我们学习。一颗红心在苦难的环境里愈发火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贫瘠的现实中愈发热诚。

(来源:江苏党史学习教育网,有改动)

{三号信箱 }

收信人:儿女

写信人:冷少农(1900—1932)

男,贵州瓮安人,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中共隐蔽战线的先驱。

1925年,赴广州参加革命。

1930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1932年6月9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2岁。

红色箴言

一个人除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外,还须顾及到社会人类。

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

——给儿子的信

苍儿:

收到你的信,使我无限的欢欣!使我无限的惭愧。你居然长这样大了,你居然能读书写字,并且能写信给我了。我频年奔走,毫无建白,却得你这个后继希望,这使我是多么的欢欣啊!

时代的车轮不息的旋转,你生在中产的家庭,得饱食暖衣的读书写字,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希望你好好的努力,以期无负于家庭,无负于社会。同时你要时常留心到远的或近的人们,有许多是不(没)有法得读书写字,有些更是没有法解决衣食。你就要想到你读书写字的目的,是要为这一批人求一个适当的解决。

一个人除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外,还须顾及到社会人类,而且个人问题须在解决社会人类整个的问题中去求解决。……我之爱你,是望你将来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为一般劳苦民众解决不能解决之各项问题,铲除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之人物。苍儿,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

至于你对我所说的一切,我当然能领会得,我既以这样的远大期许你,我为完成我的期许,我为一般被压榨穷苦无靠的人们而期许你。对于你的要求,我将尽力的站在正确的立场,而允许你,而设法为你实现。苍儿!再会!

在新年的晨光中,为你祝福!

你的权哥同此。

元月八日

苍儿是冷少农之子冷德昌。此信写于1931年,是冷少农写给儿子的唯一一封信。由于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冷少农长期没有回家探望,母亲因为误解曾经来信责骂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这次接到儿子的信,他既高兴又愧疚,于是写下了这封回信,寄托了对儿子无尽的爱和深切的期望。

冷少农站在“解决社会人类整个的问题”的高度教育儿子,期望儿子“将来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为一般劳苦民众解决不能解决之各项问题、铲除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之人物”。这不同寻常的期望,是作为革命者的父爱,是超越小我、献身革命的大爱。

(来源:共产党员网,有改动)

{四号信箱 }

收信人:兄弟

写信人:钟志申(1893—1928)

男,湖南湘潭人,在湖南长期从事地下工作,韶山五杰之一。

1925年,经昔日同窗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陪同毛泽东考察韶山农民运动。

1928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3月12日,在长沙被害,时年35岁。

红色箴言

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

我的血不会白流

——给哥哥们的遗书

志炎、志刚二兄:

我的案子突然变得严重,可能无出狱希望,这并不可怕。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因为血债须用血来还。党会给我报仇,你们会给我报仇。要记住: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啊!

你们接到这封信时,可能我已不在人世了。我死不足惜,但继母在堂,子女年幼,周氏(其妻)不聪,全赖你们维持、抚育,安慰他们不要悲痛。桃三(其子)成人,可继我志,我无念。

民国十七年三月十日 志申笔

这封遗书是钟志申在狱中写给两位哥哥的。在被捕后的一个月中,敌人对他施行各种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令敌人很恼火。钟志申感到自己很快就要被害,于1928年3月10日写下了这封遗书。这封遗书是其家属在收敛遗体时,从他的内衣中发现的,上面沾满了鲜血。家属们忍着悲痛将它藏在屋檐下的墙缝里,新中国成立后交给了党组织。

钟志申在信中说道:“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因为血债须用血来还。党会给我报仇,你们会给我报仇。”虽寥寥数语,却能感受到钟志申“舍小我成大我”的牺牲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从这封信中,我们能汲取信仰的力量,拥有信仰,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

(来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红色家书》)

红色联动

给英烈们写一封回信

时光荏苒,但红色家书不会随时光流逝而褪色,依旧字字滚烫,句句戳心。作为21世纪的新少年,你有什么话想对革命先烈们说吗?请给他们写一封信。

回信示范

尊敬的钟志申同志:

您好!

如今已是21世纪,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到您写的家书,不由地热泪盈眶。

您被杀害的时候才35岁,那时您的儿子桃三,可能与我年龄相仿。失去了挚爱的父亲,他该多么悲痛与揪心!但他一定也是自豪的,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有一位不惜用鲜血和生命去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英雄父亲。

您说过,您的牺牲是为了寻找自由,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而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你们为之战斗、为之牺牲、为之长眠的这片土地,如今野无饿殍,民无饥色,到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幸福安康。您的鲜血没有白流!

此致

敬礼

××学校学生××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