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绘本成为童书出版领域的亮点,受到广泛关注。绘本是“纸上的美术馆”,是儿童打开视界、感知祖国的窗口。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乏可供挖掘的多元题材,中华艺术中浸润着浓厚的国风美学,这为助力儿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故事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原创绘本的题材、艺术技巧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凸显绘本的艺术元素和文化符号,增强绘本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原创绘本 儿童文学 传统文化
读图时代,中国原创绘本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原创绘本呈现出新的面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儿童阅读的打造离不开传统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的支撑,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入绘本是很有必要而有意义的思考向度。
近年来中国原创绘本创作概况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对应英文中的“Picture Book”这一概念,我国常直译为“图画书”。我国虽较晚出现绘本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却拥有悠久的图画书传统。如早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就出现了领一时风尚的“连环画”,即是绘本的雏形。纵览当下的中国童书市场,占比最多的还是引进绘本,但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儿童倾向于选购、阅读本土原创性绘本。2021年,教育部组织专家遴选推荐了347种幼儿图画书,其中中国原创图画书占比为78%。这表明中国原创绘本呈蓬勃发展态势,本土原创绘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原创绘本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绘本创作队伍结构及原创力逐渐优化。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都投入绘本事业,形成了老中青梯队形的绘本队伍,创作颇丰。如保冬妮撰写了《小小虎头鞋》《神奇虎头帽》等百余部绘本作品。再如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绘本专业,培养了一批原创作者,为绘本创作输送了有生力量。此外,绘本奖项有效提升了原创效能。如国内的丰子恺儿童图书奖、信宜图书奖,在助推原创绘本出新出彩方面都作出了卓越成绩,为绘本出版提供了新的范式。
第二,系列型绘本成绩喜人。如“绘本中国”“京剧猫”“小时候”“中国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伟大的奇迹”“中国符号”等佳制纷纷涌现。同时,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扬,部分原创绘本版权输出到国外,并在国际书展上频繁亮相,广受青睐,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第三,原创绘本题材覆盖面广但部分饱和。选题集中,突出表现在有关岁时节日、神话故事类的绘本已相对成熟。如岁时节日类的《过年啦!》《端午节》《团圆》等,神话故事类的《沉香救母》《哪吒闹海》《猴子捞月》等。特别是有关节日文化类的绘本,数量相对较多,但提升空间不大。在此背景下,要警惕原创绘本选题同质化问题。
第四,原创绘本展现了中华地域景观。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儿童不仅要了解传统文化,还应当感受中国地域的广阔与美好。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带有地域特色的绘本,这其中有虚构类作品,如《荷花镇的早市》《鄂温克的驼鹿》;还有人文地理类作品,如《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西安》等。地方出版单位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积极推动《这里是新疆》系列绘本的发行,其版权被销售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原创绘本走出国门。
第五,低龄段儿童绘本偏少,部分原创绘本缺乏童趣。当下我国原创绘本的数量不少,但低龄绘本还存在数量较少、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绘本故事复杂、绘画成人化,超出了低幼绘本的年龄范畴。正如研究者所言:“创作儿童图画书的出发点首先应是儿童,创意也好,水平也好,本土化也好,都应在为儿童的前提下实现,而不应颠倒。”[1]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儿童阅读体验。
绘本应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意见》为绘本注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了指引。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悠久的文化资源。以饮食、服饰、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以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为主的规范文化,以文学、艺术、宗教、科学为主的精神文化,其中都有值得少年儿童继承、发扬、学习的文化精华。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原创绘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智慧来源。
《美术观察》杂志曾发布儿童绘本阅读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有64.5%的家长最期待传统文化主题。当下市面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创绘本并不少见,热度甚高,不少单品成为畅销款。家长仍对其最为期待,可能也在呼唤更为适合、有趣、好看的传统文化呈现方式。[2]
“故事可以载道”,绘本应成为培根铸魂的种子。从教育层面上说,绘本应承担起少儿德育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中国人民的优良美德融入到绘本创作中,充分显示国内原创儿童绘本的民族性特征。当代少年儿童应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承接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经典赋予绘本以丰富内涵的路径
传统文化经典赋予绘本以丰富内涵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要丰富延伸原创绘本的题材。其一,文学、历史、哲学等分支都是绘本题材的富矿。眼下涉及国学启蒙和古典小说的绘本比较缺乏,且国学启蒙多为图文版、注音版,如儒道经典绘本较少。因为古典小说有连环画的根基,所以改编绘本较为容易。可以尝试向古今名著等小说取材。当下出现了《俺老孙来也》《大闹天宫》《从前有个筋斗云》《空城计》《雷震子的翅膀》《崂山道士》《穿墙术》《宝儿》等原创绘本,固然是可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篇目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需求,要考虑情节是否吸引人,或是内容是否易于理解。以《聊斋志异》为例,要精心选择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的篇目,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要防止过度改编,从而消解原作。名著绘本应注重叙事的连贯性,建立通俗易懂的故事脉络。毫无疑问,历史绘本的出现有助于儿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创绘本要观照儿童对中国古代史的求知需求,首先要梳理好历史绘本的定位,厘清绘本和百科全书的区别,二者不可混淆,也不可替代。现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历史绘本作品,但有一部分是冠以绘本名称的百科全书。有的历史绘本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图片堆叠和事件年表排列,这彻底消弭了历史绘本的定位价值。其次,有的历史绘本信息量庞大,实属百科全书的图画形式。新蕾出版社出版的《两千年的冰箱——青铜冰鉴》是一本较为有趣的历史绘本,在传统文化和儿童文学结合上做了有益尝试。该绘本讲述了青铜冰鉴诞生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高超的智慧和技艺。这一绘本同系列图书还包括《漫长的丝绸之路》《西周太阳能打火机》《宋朝的广告》《皇帝出门啦》等揭秘古代历史事件的绘本。
其二,原创绘本要利用好国学原典,展现东方哲学意味,并涵盖生命教育和情商教育。哲学类绘本、情商类绘本是中国原创绘本的短板。特别是哲学类绘本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需要创作者对儒家等国学原典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进行转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都包含了不少典故,是值得选取的绘本资源。此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民惟邦本、自强不息、中庸协和的精神,都可以进行现代转化。与哲学类主题较为接近的是情商绘本,细分主题如行为成长、情绪管理、品格养成等,与日常生活最为接近,情商绘本还可以培养儿童养成尊敬长辈、遵守规则等人际交往或品德修养方面的习惯。
其三,应注意亲情、友情类绘本的创作。对于儿童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亲人的照料和家人的关爱。凸显爱与善,书写温暖人心的故事,让孩子感受爱与亲情的力量是值得绘本创作者关注的一个着力点。这可以从《论语》等经典中寻找题材源泉。
其四,原创绘本要立足“儿童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这就要求创作者对儿童心理学有一定的把握,对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从儿童视角出发,对“儿童性”进行挖掘,构思故事,捕捉绘本中的童趣。绘本创作应形成经典的人物形象,增强形象的卡通性和趣味性。在叙事语言上,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浅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眼下原创绘本的字数较多,甚至沦为配几张插图的故事书,该类作品在上架时也被混同为绘本进行宣传销售。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尚且需花费时间反复阅读才能领会其义,那么“讲故事”也自然变成了索然寡味的照本宣科。由此可见,原创绘本的文字处理还须压缩、精练。
二要在版式、风格、图文关系上下功夫。其一,当前许多绘本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设计,因此要特别重视图画的表现形式,因为对于儿童来说图片先行是硬道理,细腻刻画、细节严谨的绘本才能受到成人和儿童的喜爱。绘本塑造的人物形象要富有童趣,因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明朗简洁的画风才能提高儿童阅读的沉浸感。在此基础上,要围绕互动性、趣味性、吸引力开动脑筋进行创作。
其二,要增加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展现多元的表现技法,表现中国绘画之美,如铅笔画、水彩画、油画、剪纸、国画、蜡笔、版画等。一些绘本的传统国画技法运用特征比较明显,也启迪了儿童的美育。但需注意,传统技法不能牵强植入。另外,要重视色彩的鲜艳度,谨慎使用黑、灰等颜色,图文节奏感也要配合一致,同时还要注意页码的设置。
其三,在图书工艺上,应多采用小开本印刷,利用多元图书的形态。开本表示画幅的大小,一般在16开到32开。我国的原创绘本以大开本为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低龄阅读群体(0—3岁)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低龄儿童更适合把玩印刷精美的小开本,在图书策划中,不妨加强对立体书、机关书、洞洞书、翻翻书、布书、发声书、布偶书、音乐启蒙书、手工书、贴纸书的打造,以增加绘本的趣味性和游戏力。但同时应注意这些“机关”要为文本故事服务,而不是追求时髦,牵强设置。在印刷层面,可适当增加纸张厚度,多使用硬纸板,并采用环保绿色油墨。
结语
原创绘本是阐释、传承、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主创人员要勇于承担传承文脉的文化使命,古为今用,做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篇大文章,努力将厚重的传统文化经典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儿童读者眼前,让中国原创绘本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绪源.绘本之美[M]. 济南:明天出版社, 2016.
[2]聂槃.《美术观察》“绘本阅读调查问卷”分析报告[J].美术观察,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