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现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2023-12-29 00:00:00马润文
新阅读 2023年11期

摘要:新诗诞生初期,诸多诗人在创作上都难以突破古文体与白话文体的瓶颈,而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在体现新诗灵活与飘逸的同时,又独具韵律。当时社会黑暗,郭沫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这首著名的诗歌,来表明自己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本文在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视角下,分析郭沫若创作思想的形成,探索其诗歌语言的旋律、节奏感和情感抒发的特点。

关键词:郭沫若 现代诗歌 浪漫主义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虽然不能脱离开中国古典思想和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并不是对其特意传承,而是直接学习和借鉴西方浪漫文学的产物,是中国文学和艺术探索现代性转变的杰出成就[1]。他主张“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正如美国纽约大学的王璞所说,郭沫若的作品“既富有现代感性,又有所谓‘历史癖’”。郭沫若的现代诗歌观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动荡的社会转型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郭沫若深刻认识到诗歌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他试图通过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来影响和引领社会的发展。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

西方浪漫主义影响下郭沫若的浪漫主义

将浪漫主义文学与革命结合起来是欧、美政治变革的背景下以法国大革命为顶点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热潮[2]。浪漫主义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成为当时革命者表达激情和追求自由的工具。“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正处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重要阶段,西方浪漫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途径。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美国的惠特曼等人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激励和启发了当时的中国文人。其中,雪莱对郭沫若的影响很大,雪莱的诗歌以雄浑激昂的语言和富有韵律感的修辞手法著称。郭沫若受到雪莱诗歌形式的启发,融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他曾说:“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我译他的诗,便如像自己在创作的一样。”可见,郭沫若对雪莱的崇拜与迷恋,其创作受到雪莱极大的影响。

主观想象的创作动机。郭沫若与雪莱都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的重要性。他们将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性相结合,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体验。他们相信诗歌的力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递真实和深刻的感受。雪莱认为,浪漫主义是一个关于“想象力”革命的名词,要注重心灵的构建能力,认为诗歌应该从自我的主观意识中创造出来,并从外部释放出来,表达自我,揭露内心。在《西风颂》里,雪莱希望“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他的这种主观意识创造性来源于内心,即主观想象的驱使。这也促使郭沫若认为,创作应该被人的主观因素所主导,或者是在特定时刻迸发的精神来潮。郭沫若前期作品《天狗》激情豪放,从“我”积蓄力量,到力量迸发,是一个寻求真我的过程,体现出郭沫若强烈的表达欲望。由此可见,在主观意识方面,郭沫若的创作动机与雪莱产生了共鸣,并受到了影响。

探索真理的创作理想。郭沫若和雪莱都追求真理和美的统一。他们认为,诗歌是一种探索和表达真理的方式,通过诗歌可以揭示出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本质。雪莱是一位富有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和对社会平等的渴望。郭沫若也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意识的诗人,他以激烈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揭示社会的弊端,呼吁人们追求正义和真理。他们二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人民苦难的关注,传递出对真理和正义的呼唤和坚持。在《阿波罗礼赞》的最后一节中,雪莱唱出了光明:“我是宇宙的眼睛,它凭着我看到它自己,认出自己的神圣……胜利和赞美,都该给予我的歌。”郭沫若从这些内容中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而创作出《女神》《凤凰涅槃》等蜚声中外的作品,成为中国新诗歌的典范之一。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郭沫若也唱出自己期冀的光明,借鉴吸收了雪莱思想中的神话特征,并采取创新的艺术手法保持了神话中的原始形态。

自由平等的创作目标。郭沫若和雪莱都坚持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精神。雪莱反对专制政权和社会不公,倡导平等和人道主义,这与郭沫若关注社会问题和追求社会公正的思想相呼应。尤其是对于郭沫若来说,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和压迫的批判,呼吁人们为自由而战。雪莱所处的时代正值英国劳工运动和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农民受到圈地制度的打击,生活贫困,手工制造业由于机器的出现,纷纷破产。他认为,只有打破旧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进步。因此,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反抗性和激进性倾向。同时,他也倡导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写道,“巨大的痛苦啊,强烈地吞噬着我的心”,这就是他灵魂的生动再现。在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为了自由,为了正义,把天火偷到人间,而他自己却永远被拘禁在山顶上,尝尽人间一切苦难,但他没有屈服,也不投降。这个诗剧也是雪莱借用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悲哀、反抗和斗争的复杂心情。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传达了郭沫若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想法。例如,诗中用“飞翔”来形容渴望飞向天上街市寻求自由和梦想的心情,用“星辰”来比喻美好的未来和希望。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表现出对新世界的热情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相较于《天狗》中激情四溢的情感,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借助牛郎织女的典故,更加注重思考与反思,呈现出一种深邃和冷静的氛围。这首诗他不再直白地写出心中所想,而是通过对外部景物意境的刻画,来表达内心所愿。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关切和思考。他的现代诗歌观与雪莱的浪漫主义理念相通,都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的自由,追求真理和美的统一,以及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精神。他们对浪漫主义的理解都超越了传统的浪漫主义观念,对诗歌和人类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思考。

浪漫主义在《天上的街市》中的应用

浪漫主义是现代诗歌中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郭沫若在其现代诗歌中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有所不同。《天上的街市》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是相似的,《天上的街市》与《桃花源记》都承载了作者乌托邦式的理想,是作者心中燃烧的火炬,但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在形式上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内在情感体验音律节奏。《天上的街市》很注重押韵和节奏,全诗共四节,句式整齐,且每个小节都只有四句,词句之间有明显的节奏感,突出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远远的街灯”“美丽的街市”“浅浅的天河”所描绘出的绚丽、丰富的色彩也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这些意象引起读者联想和共情,将诗歌的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这首诗给人最深刻的体会是,它虽是明白易懂的词,却能给人带来极为丰富的想象与情感。这种形式与传统浪漫主义注重情感主义、个体主义以及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特点相契合,是郭沫若现代诗歌中浪漫主义的具体应用。

在主题上关注社会现实。《天上的街市》通过对比天上街市的理想环境与现实世界的黑暗,以表达人民的疾苦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以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核心,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并通过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与传统浪漫主义强调自然界和个体情感的主题有所不同,展现了郭沫若现代诗歌中对浪漫主义主题的重新诠释和应用。

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意境的营造。《天上的街市》第一节采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街灯”和“明星”回环往复的互喻,构建了一个天上和人间的交叉世界。“街灯”在人间的繁华与星星在天空的闪耀相互映照,形成独特的画面感。这种比喻不仅展示了郭沫若作为诗人超凡的想象力,也让他突破了现实和幻想的界限。在之后的三节诗歌中,用天上街市、天河乘牛、天街闲游这三幅画面,描绘出一个别具一格的天上世界。郭沫若选择“牛郎织女”这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从静态的景物转入动态的景象,将其融入他的诗歌中。诗歌的后三节中出现了四个“定然”,郭沫若用绝对肯定的语气和反衬手法,抒发出对牛郎织女美好的天上生活坚信不疑的态度,坚信理想世界是“定然”存在的,含蓄地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失望。这种大胆的艺术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无论是牛郎织女的“闲游”,还是他们的“相会”,都充满了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这与传统浪漫主义强调感官与心灵的情感表达相符,体现了郭沫若现代诗歌中对浪漫主义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诗中的美好追求、修辞手法和对爱情的表达,体现出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结语

在《天上的街市》中,郭沫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繁华又温暖的天上世界,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诗歌情感的力量。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郭沫若的现代诗歌既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启示,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的现代诗歌在表达情感、追求理想、反思人生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兴杰.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式生成——郭沫若戏剧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金铖.重新阐释浪漫主义的“革命性因素”——诺斯罗普·弗莱浪漫主义研究初探[C]//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理论学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