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入选的文学作品篇目很多,包括现代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主要文学体裁,还有古代的诗词歌赋等。解读这些文学作品需要抓住形象、语言、表达艺术还有深层意蕴等方面寻找切入点,通过分析揣摩、比较探究、品味感悟,进而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阅读水平。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需要找到解读的适宜入口,才能顺势而为。因为文学作品是以创造形象为宗旨,所以,抓住形象进行解读是常用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小说、诗歌,需要在披文入情中以形象为切入点。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是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品,主要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后的愁苦之情,但在作品中通篇不见“人”字,处处体现的都是人之愁情。解读《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种隐身的愁人形象为切入口,体会词人巧妙地将愁情不动声色地附着在外物上的匠心独运。《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起句,以三句共14个叠字密集推出,“寻寻觅觅”是人的动作,“冷冷清清”是人的生活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指向了人的心境,由这三句14个叠字带出的人物让人觉得是那样怅然若失、茫然无序还心神不宁,似乎不知道做什么好又不想去做什么。再加上天气冷暖不定,变化多端,真的叫人无所适从,“最难”两个字写尽了词人愁苦中的无奈,对一般人来说“将息”是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到词人身上竟然成了“最难”的事情,足见此时此刻的词人心境多么与众不同。万般无奈之下,词人开始行动——选择借酒消愁,结果是觉得酒淡欠缺力道,竟抵御不了“晚来风急”,换言之,愁苦依然缠身,反而因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难免百感丛生却又六神无主。以这样的文字宣泄如此情感的人,该是怎样的人呢?尽管在词中这个人一直是隐身的,但其形象却没有其他人能够替代,因为这个人就是词人自己。
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语言文字,在整体把握作品形象后,文学作品的解读就需要进入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那些意蕴丰富的词句,进行品析、鉴赏,揣摩其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
如《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代表作,诗人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多数诗句都能够读懂,诗句中很少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正是这样,诗句中出现的一些看似平常、普通的词语,在体现诗人内心情感上更有表现力,只是这种表现力不是浮在文字表面上,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属于深层次的内蕴,需要借助品析词句、咀嚼文字才能破译的。如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其中“暧暧”“依依”教材中分别注释为“迷蒙隐约的样子”“隐约轻柔的样子”,但把这样的意思直接带进诗句中理解,诗意就难以出现。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字下一份咀嚼的功夫:“暧暧”可能是学生未曾注意过的景象,可以先借助“暧昧”理解有不怎么清楚的意味;再放到具体语境中,与“远人村”对接,就明白看不清的原因是距离造成的,这种远处的小村庄,自然远离尘嚣,远离喧闹,因而看不清不是模糊感的抱怨而是朦胧感的美妙。“依依”这一叠词早在《诗经·采薇》中就出现过,“依依”是形容柳枝随风飘拂的优美姿态,也有依稀隐约的意思;再放到具体语境中看,后接的“墟里烟”让“依依”所指对象明确,傍晚时分远处颇有朦胧感的村庄里,袅袅炊烟本就有招呼乡人归家的意味,加上所带的隐约感、飘柔感,顿时让人产生向往之情。这就是品析词句、咀嚼文字里解读的文学味。
文本留白對于高中生来说很熟悉,只是过去比较多地常用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上,而不是用在文本解读上。实际上,文本留白是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重要抓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不同的留白处,探究留白的深意,就能顺势解读文本的一些关键内容。
如教学《祝福》,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写祥林嫂临死前见“我”时,按说她遭受许多打击之后,已经是个行尸走肉、毫无知觉、近乎麻木的人,但在问“我”关于灵魂的事时,竟然显得思路很清晰,还有严密的推理,这种表达中似乎存在矛盾。学生抓住这一矛盾处解读文本发现:灵魂的事是一直沉重地压在祥林嫂心头的大石头,一直没有人能够给她一个可信的解释;遇到了村子里“我”这个有学问的人,得以问及灵魂问题,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满意的答案,所以人也一下子来了精神和气力,表现出与濒死之人很不一样的情形;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回光返照的样子。又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但诗人在创作中却留下了两个明显的破绽:一是错认三国赤壁古战场,二是赤壁战争时“小乔”嫁给周瑜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了,居然还说是“初嫁”。对于这样的破绽,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与作者对话的方式进行文本解读。苏轼作为著名学者,赤壁大战的发生地自然不会弄错的,诗句中的“人道是”就已经暗示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凭借;因为诗人此时被贬黄州,内心十分郁闷憋屈,希望能找到释放的渠道,赤壁和周瑜就是一个很好的凭借,所以“初嫁”其实是指向周瑜的少年得意、风流倜傥。可见,诗人的怀古实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胸臆。
比较阅读是文学赏析的重要方法,也是文学作品解读的有效方法。文学赏析的比较通常在不同作品之间进行,对文化背景、审美价值、语言技巧、结构方式、风格流派等进行比较;文学作品的解读比较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并且可以通过比较读出作品的丰富内蕴。
如阅读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会遇到这样难以理解的问题:散文作品在写作上通常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但在《我与地坛》的叙述中,作者并不是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达的,有时候会出现“你”“他”甚至还有“您”,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人称变化很明显的段落理解。如第二部分中有:“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很明显,这段话中作者先以“我”的人称出现,后来变成了“她的儿子”,还有“他”,乍一看人称上出现了混乱的情形。但仔细阅读并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作者在这一段表达中的层次感和分寸感正是借助人称的改变实现的。其中“她的儿子”还有“他”在文中既是“我”又不是“我”:虽然在作者的名义下,“我”“她的儿子”“他”都可以看作是史铁生的代称,但是“我”属于现在写作《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史铁生,“她的儿子”和“他”属于“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经常以自己的任性使母亲伤心不已的史铁生。经过这样的比较阅读,才懂得作者把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用不同人称加以区别表达的真正用意,在拉开的距离中,对母亲的怀念和自责之情就蕴含于看似简单的人称变化中了。
总之,在高中文学作品学习中,感受形象,咀嚼语言,探究内蕴等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进行解读的抓手,而有效解读文学作品则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