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杰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为: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贯彻此教学理念,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呢?笔者在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从弹性教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阐述。
一、弹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弹性教学是指与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相对的一种教学模式。弹性教学的灵活性比较大,与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如出一辙,集分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赏识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于一身。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地理素养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评价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弹性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笔者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略谈如何采用弹性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1.学情的具体分析。
在采用弹性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對地理的爱好程度、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等,笔者把学生分成了三大类:A类、B类和C类。A类学生属于优秀生,此类学生对地理极其爱好,地理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学习地理非常主动;B类学生属于中等生,此类学生对地理的爱好一般,掌握了一定量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时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C类学生属于学困生,此类学生不喜欢地理,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极其不主动,地理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
2.弹性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皆不一样。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要回归本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不要歧视任何一位学生,挖掘学生潜在优势,采用弹性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提升地理能力和素养。
(1)A类学生的地理弹性教学。
A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学习能力强。针对此类学生的地理教学,重在培养他们的拓展能力,而不是基础知识的讲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时,先让他们自学基础知识,如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的概念,然后再要求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去思考本课的教学重点——热力环流,把抽象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如可以让他们看“烧开水”的视频,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再与大气受热运动的过程联系起来。为了提升A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回家之后继续探究山顶和谷地白天与夜晚之间的热力差异,从而提升探究地理现象的能力。
(2)B类学生的地理弹性教学。
B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扎实,他们学习高中地理时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也不太恰当,所以给这些学生授课时,重点是通过问题教学法,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为了让B类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在导入新课时结合我国在南极科考站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在冬季进驻各个科考点?以这个问题来激发B类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在讲授新课时,笔者会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软件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更多知识点,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B类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3)C类学生的地理弹性教学。
C类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对于此类学生,应该采用赏识教学法。在教学时,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当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评价,以表扬的语言、肯定的目光以及欣赏的表情去鼓励这些学生,使之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从而增强信心,克服自卑,不放弃自己,逐渐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
弹性教学模式综合了多种教学模式,不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播,还重视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