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一枚“小小图书馆”借书证的印章保存在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档案室,它见证了一段舟山抗日烽火岁月的革命历史。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不久,又把魔爪伸向了素有“华东门户”之称的舟山群岛。1937年,抗日烽火迅速燃遍全國。舟山的一批进步青年深感民族危机,群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最初,他们收集了一些进步书刊,藏在陈维周家中,一起阅读、探讨。他们阅读《读书生活》《大众生活》等从上海抗日救国会寄来的书报,从中了解全国抗日形势,激励抗日斗志。
为了团结舟山广大青年,并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有个叫翁涛的进步青年提出把图书集中起来,成立图书馆,他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同。由于书籍不足,他们就拿着箩筐到朋友处集书,逐渐形成了一个内部交换的图书馆,这就是“小小图书馆”的雏形。
1937年10月,青年们将这批图书搬运至定海县前街13号胡时杰家中。图书馆正式成立,取名“小小图书馆”,意虽虽不起眼,星星之火却可以燎原。图书开始公开出借。为了便于开展合法斗争,“小小图书馆”还在县政府登记备案。三个月后,馆址又迁往城隍庙前二号张宅。
“小小图书馆”不仅订阅了一批上海出版的进步报刊,还想方设法为读者代买书报。如《论持久战》《论新阶段》《西行漫记》《中国的新生》等。馆内藏书从几百册增加到四千余册。这些进步书刊被如饥似渴的广大爱国民众广泛地传读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被吸引到“小小”,他们有学生、小学教师、店员、机关职员等上千人。
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抗日觉悟,他们兴办了两期民众夜校,让家庭妇女、失学青少年等来夜校读书识字,进行免费教学。每逢周六晚,图书馆更是热闹非凡,或召开时事讨论会,或举行文艺演出。他们走街串巷,张贴抗日标语,组织青年上街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戏剧。
1938年10月,在“小小图书馆”成立周年纪念会上,郭沫若在武汉题赠了“定海小小图书馆成立一周年纪念”条幅,派人送到“小小图书馆”。受“小小图书馆”影响的进步青年,在两年的抗日宣传斗争中,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广大群众,自身也得到了锻炼。他们中有许多人先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大批进步青年还踏上了抗日的征程,他们有的去皖南参加了新四军,也有的在定海敌后直接参加抗日活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2001年6月,“小小图书馆”被列为舟山市文物保护点。现在,舟山市图书馆四楼地方文献部的“东海小小图书馆”展厅再现了“小小图书馆”的原貌,模仿定海县前街建筑搭建屋檐,挑选郭沫若两次题字制作匾额,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那段烽火岁月,以书为媒介的炽热爱国情怀和抗日斗志依然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