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闽景
人们常常会对某个现象或事物发生兴趣,基本特点是对现象或事物保持倾向性和某种程度的专注。在此过程中,大脑中会诱发产生一种天然快乐物质——“脑内吗啡”,从而激发“A10快感神经”的启动,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兴奋剂”,此时,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处于“快乐脑波”α波状态,让人十分愉悦。通过愉悦激励的机制,促使我们逐渐强化这种兴趣,以获得持续的、更强烈的愉悦感。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指兴趣会引导学习者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不断学习,从而架构起较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与经验。但在学习中,一旦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不再有新鲜感,大脑可能不再体会到愉悦,就会导致兴趣中断。青少年在科学学习时,肯定不会一直保持愉悦状态,大脑不再给予奖励时,能够继续保持学习,就需要价值观和韧性的加持,此时学习兴趣就转化为志趣。志趣最大的特点是专注与稳定性,在大脑中出现间歇性、波动性不愉悦时,依然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者才可以走远,最后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领军人才。因此,只有形成了对科学的志趣,科学教育才算成功,而痴迷是志趣的最高级阶段。从兴趣到志趣,有七把金钥匙。
第一把金钥匙:兴趣与个性、能力保持一致性。有时,人同时会有许多兴趣,但志趣往往比较聚焦,从兴趣转化为志趣的过程,往往是选择某个领域作为自己人生方向的关键,此时就需要考量自己的个性能力与兴趣领域的匹配问题。爱因斯坦一生对小提琴感兴趣,但并没有把当音乐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爱因斯坦痴迷于拉小提琴,他大概率会成为一名大音乐家,但世界会失去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第二把金钥匙:逐步提升延迟满足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个幼儿园做了有趣的“棉花糖实验”。在实验中,幼儿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份棉花糖,也可以等待15分钟后得到两份棉花糖。20年后追踪发现,那些选择等待的孩子通常有更良好的人生表现。
第三把金钥匙:把握关键机会提升使命感。一些重大科学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此时把握住教育机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嫦娥五号登月时让孩子们到发射现场观看,并持续关注;在公布黑洞全景照片时,让爱好天文的孩子到公布现场观看;组织观看天宫课堂,让孩子们一起在地面上做相同的实验来比较差异。
第四把金钥匙:走近科学家形成榜样激励。组织知名科学家到孩子们身边参加活动或做报告;让孩子们走进科学家的工作环境,一起跟岗做研究。
第五把金钥匙:开展生成式研究,把输入式学习转变为输出式创造。如果一直停留在科普阅读或听科学家讲故事层面,孩子们往往会停留在兴趣层面,只有让他们亲身体验创造性活动,才会把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生动实际的情景。科学家的伟大发现是在行动中产生的,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去动手探究,就会生成超出预设的可能性。以前人们通过望远镜观察星球时,总会发现在星球的影像周边存在一个彩色的圈,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星球的本来特征。牛顿在仔细研究后发现,这是光透过玻璃折射时产生的“色差”,并由此破解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这个重大科学现象。牛顿发现,只要是光的折射,玻璃边缘的色差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因为反射是不会产生色差的,由此发明了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可见,唯有行动才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第六把金钥匙:参与科创比赛活动。孩子们天生喜欢挑战,在科创比赛中给孩子们成功的激励或者失败的教训,是在平时学科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有些科创比赛精妙的设计,会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高峰体验。
第七把金钥匙:让学习和研究发生链式反应。原子弹爆炸的原理是链式反应,特点是在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后生成的中子数大于输入的中子数,从而触发更多的重核裂变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学习要发生链式反应,其特点是学习后引发的问题数大于引起学习的问题数,由此诱发更多的知识学习,从而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掌握得更全面。志趣是建立在对某个领域有超乎常人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而兴趣只是为实现这种储备提供心理支持。在原子彈爆炸催生链式反应时存在一个临界体积的问题,即核反应物质需要达到一定量时,原子弹进入不可逆转的爆炸状态。与此相比较,青少年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学习达到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时,会产生价值判断和韧性,志趣也会由此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