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地坚持,实现脑力觉醒

2023-12-29 10:57王梓霖
教育家 2023年50期
关键词:脑科学教育者海马

王梓霖

硕士学习期间,当生活被外文文献、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撰寫文章填满时,宋美霞的心底偶尔会闪过一丝怀疑:“知道某个脑区的结构或功能不足,对于现实生活有什么帮助?”

2011年,宋美霞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毕业,进入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师,两年后调任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如今除了研究、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宋美霞每周还会给高一的孩子上半天课。工作几年后,她越来越多地发现脑科学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也越发理解了当初组会上彭聃龄教授的那句话:“我们做基础研究,就是在搭建理论的基础框架。”宋美霞说道:“心理教师大多会关注孩子人际、情绪等方面的表现,而不太愿意研究学习心理辅导,因为这看起来似乎很学科化、功利化。但学习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这件原本应该充满乐趣的事,甚至常常成为引发‘冲突的导火索,是人际、情绪等问题的重要诱因。”

在新著《脑力觉醒》中,宋美霞努力跨越脑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将脑科学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她从学界普遍认同的脑发育规律谈起,分析脑科学视角下的高效学习机制,并聚焦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提供了诸多可操作性方法。

脑视角下的那些“不可理喻”

“可以说,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脑、开发脑。所谓‘人脑天生爱学习,指的是人脑具备一种神奇的能力,即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来组织自己、改变自己。在中小学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此时脑的开发和保护尤为重要。”

《教育家》:由于对脑科学认知的不足,教师、家长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宋美霞: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教师和家长往往会立即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给出建议或批评。但我们会发现,有时已经反复纠正很多遍的错误,孩子依然会犯。不少教师、家长会感到无奈或是气愤,认为孩子不长记性,甚至是故意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脑对于负面反馈的反应程度远低于成年人,他们根据负面反馈(错误)进行调整的能力也因此更差。所以有时孩子并非有意不作出改变,而是很难及时根据“不对”“不是”“没有”等信息进行调整。然而,在得到肯定反馈(正确)时,儿童脑的活跃程度却比成年人高。因此,在他们犯错时,教师、家长的做法应该是先给予孩子积极的认可,再给出具体建议。

要注意的是,将“你真棒”“真聪明”之类的表达挂在嘴边也并非良策。因为从微观层面来看,学习过程是在建立神经元之间新的神经突触连接,神经突触的数量关系到神经网络的密接程度,也反映了学习能力的强弱。外界的反馈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的脑决定哪些突触的连接应该保留,哪些需要修剪。空泛的赞扬可能导致孩子找不到调整的方向,而当接收到“你今天的作业书写真工整”“这篇文章的景色描写得非常细致”这类反馈时,他们不仅能感受到真诚的鼓励,其大脑也更明确要保留那些关于字体工整、描写细致的神经突触连接。

《教育家》:还有哪些是教师、家长看起来“不可理喻”,但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属于正常的现象?

宋美霞:沉迷于短视频、玩游戏,轻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教师、家长眼中孩子不听话、不努力的行为实际上与他们大脑发育的不协调有关。有研究者指出,儿童青少年之所以是各种成瘾问题的高发人群,正是因为这种不协调。在他们的大脑中,负责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发育得已经相对成熟,而负责理性决策和复杂思考的“控制中心”前额叶却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儿童青少年喜欢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他们感受力丰富、热爱运动、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但又存在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为滞后的特点。在玩游戏、刷视频时,他们的边缘系统不断得到即时性满足,发出停止指令的脑区启动起来则较为缓慢,因此他们往往很难到了约定时间就及时停止娱乐。也正因如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建构一个外在的理性大脑,既要给他们预留一定的空间,又要设定相应的限制。比如与他们一同商定游戏公约、遵守限制,并允许他们偶尔违约。

此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常认为,男孩大多比女孩调皮捣蛋,难以管教,即便屡受批评,很多男孩似乎也并不在意。这其实反映了与脑有关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前额叶发育速度要比女生慢。前面也提到,前额叶是人脑的制动系统,用来控制冲动,因此男孩往往更易冲动、更难管住自己。而前额叶皮层同时又是认知和语言中枢,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男孩的语言表达和自控力表现总体弱于女孩。另外,男孩体内的5-羟色胺比例几乎是女孩的两倍,有人把5-羟色胺视为“乐观”的灵药,过分“乐观”容易让教育者误以为男孩对负面评价无所谓。而女孩不那么“乐观”,大脑前额叶发育得又较快,所以很多时候更愿意为了规避被批评的风险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教育者要更多地理解男孩的晚熟,以更多的时间、精力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不是总将他们与同龄女孩相比,责备他们不懂事。

睡眠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如果儿童青少年始终处于压力和焦虑的应激状态中,身体就会持续产生压力激素,这会影响大脑突触的建立和修剪。”“当大脑持续分泌压力激素时,会对海马体造成不小的伤害,包括直接杀死海马体上的神经元或者阻止海马体上新生神经元的生长。”

《教育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宋美霞:我在松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担任志愿者时曾接待一个女孩。她平时学习非常好,但在临近中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常在全校模拟考的答题过程中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我给她介绍了大脑中的几个“重要角色”:杏仁核是和强烈情绪体验有关的脑区,它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海马体是负责记忆的关键结构,能确保人们将学到的知识存储到大脑,并随时按需提取;大脑前额叶是人脑的指挥中心,擅长逻辑推理。接着跟她讲到压力状态下大脑的工作状态:当压力处于适当水平时,海马体会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但如果压力持续上升且得不到调节,个体的压力激素水平持续增加,海马体就会因超负荷而“罢工”。同时,当压力过大时,杏仁核通常遵循“走为上策”的逃跑反应,而前额叶遵循“细思慢琢”的推理反应。杏仁核在速度上完全占据上风,前额叶又不甘落败,继续尝试回忆,反倒进一步产生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有时我们会发现,人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难以存储、提取记忆,怎么也没有思路。

此前女孩常常自责,觉得大家都有压力,為什么就自己没法调节,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当她意识到这是一种压力过大时的正常反应后,焦虑就已经减少了一半。当女孩从咨询室走出去时,我能感觉到她似乎卸下了一副很沉的担子。这个个案只做了两次,女孩的问题就得到了缓解,后来的那次咨询中,她说到自己在规律运动,也不再那么焦虑。

《教育家》:您认为在当前激烈的教育内卷中,存在哪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或行为?

宋美霞:比如大量重复地刷题。从学习发生的阶段来看,学习新知时,孩子要通过多次重复加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知识牢固后,就可以减少重复的频率。小学阶段的重复往往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成绩与重复频率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中学阶段,学业任务其实对孩子的学习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的自主需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者要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并及时根据反馈进行反思、调整,发展其元认知策略。若孩子认为重复某类题目没必要,应该允许他们不去刷题。当然,孩子的决定未必是正确的,教育者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焦虑,鼓励他们承担后果。随着他们经验的丰富,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而若孩子的自主感没有得到及时培养,再加上未能建立胜任感、归属感,他们之后遇到更大的难题和挑战时,就更容易感到挫败和迷茫,也会质疑自己“能行吗”。

再比如运动和睡眠的欠缺。运动会增加全身的血液流量,当脑中血量充足时,海马体能有效发挥其功能。有实验表明,如果连续工作两个小时,至少需要休息20分钟才能消除疲劳。但采用运动的方式,则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消除疲劳。此外,运动会触发人脑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滋养神经发育,保证幼小神经元的健康成长,巩固新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保护人脑(特别是海马体)不受压力激素的过度影响。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说到这里,我很想呼吁教育者们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记得一天中午,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有孩子推门进来,却不是接受咨询,过了一会儿,我发现4个大男生趴在一个小圆桌上睡着了。那一刻我好心疼他们。其实睡眠对于学习有显著的促进效果,甚至睡眠本身就是学习。一方面,睡眠时大脑中的脑脊液能够“洗掉”人们一天里用脑产生的代谢垃圾;另一方面,人脑的海马体是7×24小时无休的,在睡眠中会进行很多信息整理工作,深化和巩固我们醒着时学到的知识和记忆。

温柔的坚持更有力量

“每个儿童天生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当家长和教师为他们营造一个接纳和允许的环境,用耐心和宽容和他们交流时,他们的脑才会建立起‘思考和‘探索的神经网络,为他们未来的学业生涯打下基础。”

《教育家》:若教师、家长想掌握脑科学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宋美霞:首先,读书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脑科学知识。只有认识和理解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规律,以此为基础实施符合脑发育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助力他们的脑力觉醒,使其有机会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享受学习乐趣。

其次,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当教育者面对孩子们一些貌似叛逆、不受管教的行为时,要考虑到其中存在的生理性原因,理解他们的行为,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纳的方式与他们对话。

最后,要有温柔的坚持。我们习惯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但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规律首先要慢下来,才能体会他们的困境以及他们身处其间的挣扎。几乎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力,希望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孩子向上、向好的过程可能是漫长且反复的,教育者要接受这个事实,以更加积极、具体的态度去回应孩子,充满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也许他们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宋美霞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副主任,上海市松江区首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高级学校心理咨询师。参编《发展性心理辅导理论与实务》《班主任心理辅导》等专著,著有《脑力觉醒》。

拿到2023年11月第二期杂志,我就被封面上的《是什么罩住了孩子心里的光》所吸引。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因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悲剧频发。每每听到这类消息,我的内心总会感到悲痛。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基于老师和家长的身份,我们该怎样教育学生以及自己的孩子?

在《是什么罩住了孩子心里的光》这篇文章中,我的困惑有了答案。以亲子关系为例,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稳定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而言非常重要。而此前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后,我们常常一味地指责他们,很少反思自己是否存在问题。其实,作为父母,更应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尊重、理解孩子。

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选择的教育,“向内走”的顶层诉求》,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在乡镇学校教书,我的学生中不少人难以考入高中,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在日常教学中,我想应该更多地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学会为自己奔跑,不断找寻人生的意义。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重岗中学 张悦

猜你喜欢
脑科学教育者海马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海马
海马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海马”自述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