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祥 廖文藏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十分紧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近年来,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始终围绕区域产业转型發展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多领域“破圈”、多方位“融圈”、多元化“扩圈”,奋力推进“衢江实践”,让科教融汇实现从“活”起来、“实”起来到“立”起来的华丽转变,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领域“破圈”,让科教融汇“活”起来
人才培养从“同质化”向“多样化”转变。学校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理念,推行选择性课程改革,构建了“核心课程+自选课程”课程体系,让每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联合高校、企业、行业,搭建了徐祥飞技能大师工作室、毛松成技能大师工作站、赵天晨博士创新工作站等12个技术研发平台;开设书法社、摄影社、羽毛球社、篮球社、足球社、舞蹈社、跆拳道社、花艺社、雕塑社等36个社团,并委派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校运会、技能节,每月均举办不同主题的学生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近3年来,学校师生荣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28项,获评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3个。
教育改革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为顺应数字化教育变革,学校积极探索实施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新模式,尤其是将先进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建设了面向公众开放的“沉浸式未来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可支撑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环节。学生通过佩戴VR智能设备,便能沉浸在由知识构建的虚拟场景中,打破了理实一体融合的壁垒,让学生学习更形象,让教师上课更便利,让教育质量更增效。目前,学校建成了数控技术实验室、仓储物流实验室等虚拟仿真实训室5个,建立了竹炭数字博物馆、学生学习生涯数字化档案平台,开发了数字化课程资源18个,入选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项目2个。
内涵建设从“规模化”向“品质化”转变。学校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每年走访本地企业数超100家,着重调研企业的规模、技术、合作基础及行业特点等,遴选一批优秀企业进行双元主体协同育人,淘汰一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合作企业。如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助力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以“油的知识解读”为主题创作短视频,分别从油的鉴别、健康用油、油与养生、衢州油故事——东溪小榨、六香小磨、古法榨油——非物质文化遗产榨油技艺、进士坊、刘家弄等方向对企业进行宣传,大力推动了企业从本地向全网宣传推广的升级转型,产品销售量同比增加10%。学校还与志高机械等12家企业共建科教联合体,金鸾影视等7家企业入驻建立“校中厂”,在中财管道等5家企业设立“厂中校”,与玖维电子等5家企业开设“订单班”,累计促进超1000人次优质实习(就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20余项。
多方位“融圈”,让科教融汇“实”起来
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融,构建发展新格局。学校实施“增设一批、淘汰一批、调整一批”的策略,主动适应传统产业重塑、新兴产业培育,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服务装备制造传统产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园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竹炭工艺等专业服务健康绿色特色产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服务城市转型的新格局。近3年,学校新增专业2个,撤销专业2个,拥有省高水平建设专业2个,形成了专业与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局面。
教学过程与科技创新相融,构建教学新样态。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各专业引入企业项目和岗位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生产项目整合教学要素,把教学目标从原来的“做中学、学中做”向“做中探、探中创”延伸,将创新素质的养成贯穿于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创思维。如学校与志高机械共同打造协同育人项目,依托徐祥飞技能大师工作室,就生产过程中盘类零件装配工艺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痛点问题。近年来,学校授权专利36项,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奖项6项。
教育能力与科研能力相融,构建育人新生态。学校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融入教师成长全过程。学校建立了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制度,新分配的专业课教师在上岗前需先到企业实践锻炼,所有专业教师每年需至少完成一次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产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另外,学校还聘请企业的首席技师、高级技师兼任专业课教师,促进教育与技术有机衔接。2020年以来,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30余个,开展专业教师进企业超200人次。
多元化“扩圈”,让科教融汇“立”起来
扩大“集团军”,赋能产业发展。2021年,由学校牵头成立的衢江区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这支“集团军”的规模逐年扩大,不断吸引高校、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合作,成员单位增至108家。集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共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实现了集团内产业链、师资链、科研成果链、就业链等多链畅通。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服务集团内企业500余家,提供技术服务100余项。
打造“产学院”,引领科技创新。学校紧贴产业发展,紧密校企关系,紧扣岗位需求,与衢州超麒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竞产业学院,着力构筑“五链融通”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搭建“专业—产业链”,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专业,服务衢江区电竞、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搭建“课程—岗位链”,对标岗位标准,制定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符合行业标准兼具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搭建“课堂—车间链”,将企业真实实践案例汇编成活页式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搭建“教师—师傅链”,以产教融合创新团队为纽带,邀请企业的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承担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任务;搭建“学习—实习链”,形成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习体系。目前,该模式已培养人数超300人,校企共同开发省级网络精品课程6个。
组建“领航团”,助力成长成才。学校邀请专家(博士)成立专家(博士)工作站,引进企业技能人才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校内教学名师设立名师工作室,并依托技能大师、教学名师组建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发挥名匠名师在技艺传承、教学改革、竞赛指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升师生技能水平。近3年,学校成立专家(博士)工作站3个,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培育区级及以上名师6人,获评市级教师创新团队2个。
科教融汇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具体体现。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继续发挥合作主体的优势,将产业发展与学校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入手,构建载体,丰富内容,健全制度。以科教融汇助力教育教学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