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琪
一个周日的午后,关掉所有日光灯,拉上两层厚厚的窗帘,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一3班教室里的光线汇集于一张白色幕布,上面正放映着经典励志电影《阿甘正传》,让学生们看得出神。在这所寄宿制学校里,班主任王晓琳每周日下午都会趁着学生返校的空档在教室完整地放映一部电影,待到转天的班会课上与他们一起讨论。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王晓琳不单深耕思政课教学一线,还在电影课程的探索之路上走了近20年。她坚定地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成为滋养人们生命的土壤。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被打造成班级管理的“活教材”,也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铺就了层层阶梯。
用艺术的方式解决艺术生的问题
实验楼1至4层走廊的手绘墙面上,写满了历届学生喜欢的人名或昵称,不少人称它为“表白墙”,还有学生浪漫地称这里是“爱的转角”。2004年之前,王晓琳很少关注这里,虽然以往带过的学生也出现过一两次早恋问题,但都已被她“如影随形”的监督机制成功击退。这一次有所不同,她新接手的艺术实验班共有40余名声乐和舞蹈方向的特长生,她们的名字大多“扎眼”地摆在墙上,令王晓琳感到“头大”。
直到一天课间,王晓琳看到许多男生拥在教室周围,一个男孩羞涩地站在门口,双手举着一封信,问她能不能把信交给媛媛(化名)。媛媛是艺术实验班上的舞蹈特长生,长相清秀漂亮,成绩名列前茅,是许多男生心中的女神。王晓琳转交这封信时,心里已经明白了大概,之后她叫男孩到办公室讲清和媛媛的故事。不知是否因为迫于压力,男孩解释自己只是觉得媛媛看上去高不可攀,没想到试一试就追到了。放学时,她又给媛媛看男孩写下的检讨,女孩读完脸都黑了,气得一时说不出话。很快,两人就断绝了关系,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媛媛的表现让王晓琳内心感到隐隐不安。“她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不允许自己犯一丁点错,也再没找过我谈心。”王晓琳坦陈,“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解决学生早恋问题的方式存在问题,甚至有点‘粗暴,有时效果越是立竿见影,对孩子的伤害就越深。”
彼时,班里早恋的学生不止媛媛一人,如何解决其他人的问题使王晓琳深感困扰,她在“教育在线”网站的班主任板块写下这段教育叙事,希望能得到其他教师的指点,同时也努力从相关主题的帖子中寻找答案。“教育在线”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主持组建的教育网站,一度成为全国教师学习与沟通的重要平台。作为该网站的早期用户之一,王晓琳经常在这里学习教师发展的相关公益课程,并阅读其他教师撰写的教育故事。某天,她看到有教师分享给学生放电影的照片,本就对电影感兴趣的她眼前一亮,“艺术生的问题或许可以试试以艺术的方式去解决”。
于是,王晓琳连续利用四周的周日下午,为学生完整地放映了《怦然心动》《早熟》《侧耳倾听》《伯德小姐》四部电影。班会课上,她又结合电影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恋爱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什么才是真正的感情”“爱一个人要如何选择”等问题。在她看来,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高中阶段,要不要谈、怎么谈、谈到什么程度,一定是学生自己的选择。她只希望,学生能透过电影情节,不仅看到恋爱的美好,还要思考感情发展后续的走向。
经过这次观影和讨论,王晓琳明显感觉到,班里早恋的学生少了许多。如果偶尔撞到学生在校园约会,她也不再直接“喊停”。渐渐地,她与学生的关系不再似以往那般剑拔弩张,甚至有学生对他人暗生情愫时,还发短信过来请她帮忙分析定夺,看到这些消息,她会私下与他们沟通,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并讨论相关问题。
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学生早恋问题的解决让王晓琳感到欣慰,她体会到电影课带给学生的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并尝试通过电影课解决更多班级管理难题。2009年,朱永新团队发起组建新教育网络师范电影院(现名为“南明网络师范学院电影院”)的倡议,由于王晓琳经常在网站记录自己为学生上电影课的故事,时任团队负责人魏智渊邀请她加入电影课教研团队。大家相互分享资源,并于每个周日晚上一同研讨、解读一部电影,反复打磨一节电影课,直至形成一份成熟的教案和课件。在这支团队里,她还结识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影视课程专家,在与他们深入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自己对于电影课程的认知。“要想充分发挥电影的教化作用,最重要的是真正打通电影、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联。”王晓琳总结说。
要做到这一点,只停留在让学生观影的层面还远远不够。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王晓琳更加注重在电影课上观察学生的反馈。课前,她先自己下足功夫,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真做好电影内容的分析与解读,并为每部电影设计“观影清单”,通过让学生回答对某段电影情节的看法,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当学生欣赏电影时,她会将目光投向学生们一张张专注的小脸儿,观察他们不自觉流露出的情绪波动。在她看来,学生对于影响他们情感的各种情节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将电影作为载体,可以帮助他们真正走近每一段情节,让他们“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当这种情感逐渐积累,就能让学生逐步从懵懂走向坚定,进而形成信念,这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王晓琳说道。
获知学生的心理状态后,如何帮助他们积累并深化内心被激发的情感?王曉琳为此开发了各类议题和活动,比如撰写影评、续写故事、模仿表演、合作演讲,等等。“这些后续安排不一定适合全体学生,形式可以多元,但不变的一点是——为学生提供行动方面的实际支持。”
在一堂面向高三学生的电影课上,王晓琳针对他们普遍存在的情绪焦虑问题,播放了《头脑特工队》的经典片段,带领他们深入认识、整理自己的情绪,并依次回应他们在“观影清单”中反馈的典型问题,为他们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王晓琳拿出两个空心的胶囊道具,告诉学生,左手蓝色的是“负面情绪胶囊”,右手红色的是“正面情绪胶囊”,遇到伤心或高兴的事情,都可以把它们写在纸条上,并分别放入其中,周末时再通过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给予自己心理补偿,比如大声唱一支歌、吃一点零食、与亲密的伙伴交心……每完成一件想做的事就撕掉蓝色胶囊中的一张纸条,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负面情绪大多能被我们消化掉,而正面情绪则积累得越来越多。
王晓琳觉得,很多时候,电影里蕴藏着解决学生问题的思路,比如这里用到的“情绪胶囊”就类似于电影中的“记忆球”,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专业知识,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并结合生活实际将其打造成可供学生缓解情绪的方法。
促成一场教育的“双向奔赴”
随着王晓琳的电影课程日渐受到关注,不断有其他学校邀请她去讲课。某次互动环节,一名小学生说道:“爸爸带我看了《我不是药神》。”这个回答吸引了王晓琳的注意:“这部影片当时热度很高,但难以让小学生理解其所体现的社会问题,因此我认为它并不适合小学生看。中国的影视作品目前还没有分级制度,其实需要一个‘角色,为各个学段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内容。”讲课回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2018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发影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的支持下,王晓琳开始组建团队,逐步搭建“三阶九梯”影视课程体系,“三阶”即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九梯”则指上述三个阶段所包含的九个年级。
尽管王晓琳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相关积累,但要从高中学段出发,建构一个贯通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体系,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考虑到需要保证课程专业性等因素,她申请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协同教研,希望能够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结成联盟,共同开发课程。如今,电影课程已推广至北京、天津、四川、贵州等地的中小学。在此期间,各地教师也需及时将课程开展情况反馈至课程开发团队,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
其中,令王晓琳最为难忘的是一堂面向希望工程学生的电影课。考虑到村小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她为孩子们选择了一部微电影——《路灯下的小女孩》,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父母离异的小女孩桃桃因为想见爸爸而离家出走,最终在旅途中明白有很多人都在关心她”的故事。班主任放完电影后,请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对电影中的桃桃说一句话,并将当时的场景录制了下来:一间简陋的教室里,十几个孩子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桃桃,我希望你坚强”“我也是这样子的,桃桃,我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镜头里的一幕幕,让王晓琳感动不已,她觉得孩子们的这些肺腑之言不仅是说给桃桃听,更是在勇敢地勉励他们自己。“电影课之所以能够打动孩子,是因为帮助他们找到了打开心门的钥匙,让他们向着美好未来前进了一步。”
在王晓琳眼中,电影课其实是在促成一场教育的“双向奔赴”。电影课程始终面向学生,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对同一段故事生发出不同的感触,最终又指向“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这个共同的目标。对于教师而言,观看、解读电影不单能够帮助自己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促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也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各类儿童,为育人工作积累丰富的间接经验。例如,《放牛班的春天》可以让教师跟随教师马修的视角,学着让每一名学生卷入“伟大的事情”,开设能够改变他们人生的“唱诗班”;《叫我第一名》告诉教师,面对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该宣扬让其他学生给予其帮助,而应像对待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地给予其暖心的人文关怀;《地球上的星星》可以让教师通过故事了解何为“阅读障碍症”,怎样用专业知识识别每名学生的天赋与特长,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生命之窗”……
當被问到希望通过电影课为学生带来什么时,王晓琳指着幕布上正在放映的电影回答:“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坠入深渊。我希望,无论学生未来行至何方,都能借助影视作品中的力量拾级而上,努力奔往生命的广阔天地。”
王晓琳,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培电影课程培训专家、2020年“ 出彩河南人”,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出版著作《影响孩子一生的100部电影》《生命中的电影课》《当电影走进教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