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对于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中由国际社会舆论力量西强东弱所形成的外来思想挑战尤为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力、引领力遭受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深入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生成逻辑,实现正本清源,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和领导力,维护国家安全。
从发展脉络看,尽管意识形态理论在培根“四假相说”那里初露端倪,经法国哲学家托拉西之手第一次进入西方哲学史,而后又由黑格尔、费尔巴哈为其奠定发展方向,但真正穿过以精神解释精神的圆圈,为正确理解、审视意识形态找到真正出发点的却是马克思。正如有学者所说,马克思最终“科学地解释了一切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来源和本质”,〔2〕建构起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认为,意识的生产根源于人类的物质活动和交往关系,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存在的确证,形成关于自然的、他人的朴素意识。而使这种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变得好像是纯粹的,自主产生的,拥有自己独立的活动和历史的则是社会分工的出现。换言之,只有当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分工出现后,意识才能获得独立的外观。马克思有力地驳斥了长久以来在西方哲学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自我运动这种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存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从而找到了理解分析意识形态领域一切问题的重要立足点——实践,揭开了长期笼罩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上的“永恒”“必然”的面纱。
在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科学论断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社会存在出发,来理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根据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来及时调整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3〕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4〕的重要论断到旨在统筹各方利益、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思想进步、推动协调发展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略蓝图的部署,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实际出发建构意识形态,使其得以不断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使得其科学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意识形态具有为统治辩护的阶级性功能,也有为经济基础乃至革命活动服务的中立性职能。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出发,牢牢把握住阶级对立与阶级利益这两个关键范畴,揭露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支配者和获利者只能是资产阶级。无论它采取着如何温和、友善的外观,实质上都是为了麻痹无产阶级,进而维护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在完成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后,马克思还对“一般的意识形态”做了考察,阐发了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和服务职能。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6〕中,他将意识形态定位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从逻辑层面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此外,晚年恩格斯在对将马克思主义误解为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思潮的驳斥中,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解。在致布洛赫的信中他进一步阐释了意识形态对革命活动的推动作用,强调了上层建筑对于历史斗争进程的影响甚至是在形式上的决定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准确把握,不同于旧的唯物主义和狭隘的机械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一种科学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利益维护功能和服务职能。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7〕这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明确了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从四项基本原则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追求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出发,深入分析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现的新特征和新变化,作出了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植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民不断丰富的发展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马克思在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时多是批判意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原则及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在他看来,真正消灭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使颠倒了的意识形态重新颠倒回来的实践路径就在于通过革命来消除资本主义分工和私有制。
到了19 世纪末,列宁第一次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并由此强调了建设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原则,列宁高度重视与之相关的阶级利益问题,“始终是从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思考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的一切问题的”。〔2〕他多次强调哲学和科学的党性,关注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可见,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脱胎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正确地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代表了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针对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在实践层面上坚持依靠人民,力图在人民的实践活动中将这一思想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内核,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毛泽东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改革开放后,面对我国社会上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为社会发展重新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8〕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党和人民获得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同时也使得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内核构筑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效地凝聚起了磅礴力量,发挥了“社会水泥”独特功能,有力保障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力量的高度集中,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9〕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加以强调。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始终使党和全国人民同向同行,才能继续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落后文化,毛泽东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指导地位,清除腐朽思想残余作为该时期意识形态建设任务,并在多次思想斗争中逐步确立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面对我国物质生产极为落后的现实状况,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项重要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突破旧的束缚,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方向由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了思想和生产力的解放。同时,针对改革开放在思想领域所带来的外部冲击和潜在威胁,邓小平还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要任务,描绘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在此思想指导下,党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快又好发展为基本路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
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以新媒体为载体涌入我国社会,冲击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0〕并由此作出了“四个自信”重要论述,强调“要把‘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11〕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找到了重要着力点,对我国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需要作出了科学回应,有力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其科学性进一步深入人心。
利益是决定意识形态性质的根本性因素。是否符合人民利益需求,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发展需要始终是我们党衡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得好不好、建设得科学不科学的根本参照。从历史发展脉络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反映各个阶段中国人民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变迁的历史。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着人民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人民生活难以得到妥善保障的客观现实,以极大的理论勇气一扫长久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束缚、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这一科学决策的指导下,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得到了清除。
进入21 世纪,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失衡问题逐渐显露,许多落后文化和腐朽思想趁机涌入,在我国社会形成了一股以拜金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较为强大的消极思潮,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明辨是非美丑的根本标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亟须得到充实和维护。党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突出位置。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从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出发,阐述了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主导权、提升意识形态掌控力、提高先进文化的整合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等合理论断,形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成果,为中国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力捍卫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人民共享财富和精神产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维护好、落实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系统部署,提出了“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等一系列战略安排,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时代内涵和生机活力,使其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诉求期盼,增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孕育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其科学性既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不断得到淬炼,又在人民群众的检验中得到自身确证,是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结合,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实现小康的历史进步,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际秩序格局调整演变和国内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潜在矛盾不断显露。经济领域的动力疲软、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时刻制约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遭受挑战。在政治文化领域,我国社会上各种思潮交织激荡,个别西方国家以自由、人权为幌子,卖弄鼓吹所谓“普世价值”,宣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极端思想,进而发动新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在社会民生领域,人民需求多样性日益显著,对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为我国社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我国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亟须深刻调整,如何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把蛋糕分好,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成为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面前的重要课题。
面对现实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方向,需要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提供助力。正是在此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通过对现存社会矛盾的整体把握,对各领域改革的系统安排和对各方力量的有效整合,充分释放了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职能和实践导向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继续前进深化提供了基本依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凝聚起了社会共识,汇聚起了社会合力,突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显著优势和科学本质。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一致的,并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从这种意义上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实践中才能得到自身科学性的确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 万元。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13〕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权利得到更为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力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实现了对思想观念的科学引导和对社会意识的有效整合,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载体作用。近年来我国文艺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涌现一大批如《湄公河行动》《百鸟朝凤》《平凡的世界》《三体》等优秀文艺作品,各乡镇、社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有效满足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诉求。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扎根于伟大实践,不断增强自身引领力与凝聚力,为自身的科学性找到了现实确证。
当前,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个别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既得利益,谋求世界霸权地位,将中国视作威胁者与挑战者。在难以依靠传统的武力方式实现目的的条件下,转而凭借其国际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肆意抹黑攻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重新获得市场,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国际秩序遭受严峻挑战,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民利益遭到损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并将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形成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度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而“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的建设”〔14〕则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当代,能否构建起系统完整、具有强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关键要看中国主张、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能否被国际认可,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中表现着国家精神,凝聚着民族共识,代表着人民意志和利益,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道路,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思想内核。因此,深入阐发其科学性理应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实践经验表明,只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才能不断落实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才能不断让中国方案更为科学合理,让中国故事更加丰满生动,让中国话语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让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话语开辟更为广阔的世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