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优良学风涵养新时代外语人才

2023-12-29 19:42朱敏锐郜云帆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风外语人工智能

□ 文/朱敏锐 郜云帆 黄 勇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大批外语人才深化中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导致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重构,促使外语人才主动发掘数智时代人的主导优势。“两个大局”和人工智能新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学风建设,则应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进行优化转换,涵养具有时代特质的优秀外语人才。

新时代构建外语人才发展新格局

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愈来愈多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以大国风范、大国担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国内国际发展的时代新格局,外语人才应该肩负起重任,要拓展世界眼光,秉持全球视野去讲好鲜活中国故事,深化中外友好交流,服务国家发展“两个大局”。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ChatGPT 的“类人性”,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超人性”警示着人们在未来,“各种新旧职业、各种新旧岗位都将进一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果没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和能力,势必难以胜任。”[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更稳定地创造着更准确、更广泛的语言内容,外语人才要主动探索数智时代下人的主导优势和专业特质。

新时代外语人才四大核心素养

第一,向心力。向心力首先要求的是坚定的思想政治基础。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才俊,应该有着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正确理解自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领悟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重要性。“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2]外语人才要坚持“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新时代,向心力更加要求国际视野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外国语言文学和国别区域等方面的学习中,要在对比国内外的事实案例基础上,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在面对国际负面声音时,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不能因为自信而无视,不能因为害怕而沉默,要积极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对外语人才向心力的素养要求不单契合一心爱党、一心向国总基调,更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强心剂”和“定心丸”。

第二,驾驭力。传统外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运用外语理解、表达思想和情感;但是,“类人化”智能科技的发展对该核心竞争力产生了威胁。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可以预测为:首先成熟的是感知智能,次之为认知智能,再次为情感智能,最后是行为智能。”[3]所以,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掌握语言运用能力远远不够。

驾驭力强调在语言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熟练操纵人工智能,实现高能高效的人机互补,着力发掘数智新时代人的独特性和智慧性。外语人才要主动适应、融入并引领智能化生产生活,利用人工智能强化自身,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机互补’。”[1]并且专注于进行独立思考、综合判断、创新发明等工作,发掘自身的专业独特性,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着力塑造数智新时代外语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第三,传播力。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需求包括五个具体方面,即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4]这就要求新时代外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即运用语言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在国际传播中,“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需熟稔中西文化,了解二者在习俗、传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差异,掌握弥合文化差异、开展跨文化活动的必要技巧与策略。”[5]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外语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以及新闻传播素养的复合型国际传播外语人才,既可以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也可以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发挥作用,完成新时代外语人才从了解外国到传播中国的任务转变。

第四,复合力。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随之转变,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更加综合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同诉求。“传统外语学科体系一直存在着多样化、专业化和跨学科性相对不足的问题。”[6]新时代,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守正创新,外语人才除了要具备外语专业基本的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以外,还需具备“精湛的复合能力”。

ChatGPT 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外语人才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它在给人们带来技术上的便利和爆炸性知识的同时,也正在把同声传译这样的高技能工作变成低技能工作,削弱了外语人才的价值。因此,对于新时代外语人才而言,知识类技能已经不再是全部能力,批判性思维、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跨学科融合等多种能力的复合越来越成为新时代外语人才的重中之重。

新时代学风的转换与优化

第一,从“灌输型”到“比较型”的学风转变。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首先立足在“红”。学风要实现从“灌输型”到“比较型”的转型优化,不仅要立足第一课堂,向学生讲授红色历史,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放眼国际社会,拓展学生国际比较视野,培养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国家观念和世界眼光。具体而言,高校要在思政课程中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国际时事政治,在比较中西方制度文化差异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外语人才要拥有国际比较视野,能够了解他国、坚定自身,用知己知彼的策略去面对“敌对势力渗透加剧,多元文化交织冲击,腐朽思想侵蚀不断,社会舆论鱼龙混杂”[7]的国际形势。通过比较型学风的涵养,外语人才可以进一步加强“向心力”素养,在国际视野下更加坚定自身的红色信仰。

第二,从“苦学型”到“慧学型”的学风转变。过去,外语专业学风倡导勤学苦练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教学上也注重反复训练,不断打磨学生的外语基础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外语能力甚至是语言运用能力都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高校外语专业学风建设应实现从“苦学型”到“慧学型”的转变。所谓慧学型学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智能为语言学习赋能,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深度融合。例如:利用线上资源平台随时随地展开个性化学习,利用VR 技术营造真实沉浸的语言互动场景,利用智能评价工具反馈语言产出效果等。营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数智化学习环境,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以理解和表达为核心的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驾驭”智能的能力,为适应未来人与智能协同工作机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学习、思考能力,培养人的创新创造精神,塑造数智新时代“个性化”外语专业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外语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用知识增长智慧,用创新面对竞争,用个性赢得发展,发掘出数智新时代作为外语“人”的独特智慧。

第三,从“阐释型”到“对话型”的学风转变。

新时代,国家在外语人才需求上有所转变,外语人才不能自说自话式地讲中国故事,而是从“民心相通”的高度,让中国故事被国际大众认可和接受,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因此,新时代学风建设要在传统的追求单向语言输出的“阐释型”学风基础上向跨文化“对话型”学风转变,以实现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在高校外语学风建设中,把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传播作为新时代学风转变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训练学生外语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跨文化传播视野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增强外语学生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能力。新时代学风建设中除了设置外语听说、读写、口译、笔译等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之外,还应开设“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为学生构建国际传播的知识体系,开设“国际传播理论”“国际新闻理论”等传播学相关课程也十分重要。

第四,从“壁垒式”到“融合型”的学风转变。传统的高校外语学风建设强调外语能力的专业性,外语人才虽然能够达到“一专”的要求,但是容易形成学科壁垒,导致外语人才学习领域的局限性。新形势下,单一的外语知识结构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外语人才应当具备多学科视角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因此外语学风建设应实现从“壁垒式”向“融合型”的转变。在新时代学风建设中推动融合型学风建设要以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为支点,构建数据科学与语言科学的文理交叉体系,整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外语人才培养的学科壁垒模式,打造“知识平原”。要深入贯彻教育部所提出的新文科计划,实现外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外语和金融、医学、法学、计算机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外语+外语”的复语模式保留外语专业优势,以“外语+专业”模式拓宽外语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视野。新时代融合型学风能够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提升外语人才以外语为基础的交叉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学风外语人工智能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