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探讨

2023-12-29 19:42高迎爽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心精神

□ 文/高迎爽

“以学生为中心”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与个性需求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民主、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促进多元价值理念、多维评价标准体系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实现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过程,应当通过制度革新、政策引领、实践探索等途径,摒弃“一考定终身”的固化思想,转变角色认知,从多方面、多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多元评价标准、多维价值导向指导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的制定。

“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点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关注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条件,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还应当注重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打破传统固定、一成不变的评价标准,关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以学生为中心”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本,是拔尖创新人才合乎教育性、规律性的体现。因此,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类、分层次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开设更多的启发性课程、开展启发性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成长为旨归

“以学生为中心”的逻辑起点是促进学生成长。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应试教育影响,学生通常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发散性、跳跃式思维,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对标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打破应试思维。

第一,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招生方面应打破应试教育模式。在确定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后,应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特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发散思维、冒险精神进行甄别。冒险精神是从事高精尖科研最珍贵的原创精神,而创新往往发生于前景不确定、风险较高的前沿方向。

第二,日常教育教学应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大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最新的科学发现和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引导并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让学生自己在感悟中实现融会贯通,并且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知识的意识、愿望与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缜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跳跃式、发散式、可转换性思维。

第三,实施个性化、灵活化、多元化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杜绝保姆式管教和家长式溺爱。学校日常管理应更加关注、凸显、宣传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学习方法、道德品行与健全人格等教育内涵,而不只是学生成绩。加强学风建设、考核制度改革,加强选拔、考核机制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正规与非正规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肯担当、有责任感,有战略规划意识,内驱力、自制力和自律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

以现代人才观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样化的内涵,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准确认知的基础上,是实现人才成长的一条适配性通道。

第一,大力推广科普教育,宣扬科学精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科学精神,如施一公校长所言,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求真、求善、求美,而真正创新的动力应来自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存在于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有赖于每个人对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因此,从幼儿开始,须大力进行科普教育,宣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让科技创新成为每个青少年崇尚并践行的精神与品质。

第二,营造“勇于质疑、善于发问”的教育文化。大中小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优势,去除墨守成规的思想。因此,需要从家庭教育、幼儿基础教育开始,改变鼓励培养“乖孩子”的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与习惯,鼓励孩子多问问题、有理有据地“唱反调”,勇于挑战家长、教师和权威,而不是以是否听话、顺从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明确规则标准,而不是一味的遵循。积极引导、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为孩子个性化发展创造环境。否则,很难在大学阶段大规模地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坚定学术理想信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性特征决定其考核标准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同时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开放性、长期性、个性化与不确定性,需要有理想信念引领和兴趣驱动,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面向社会、与时俱进,使育人目标、育人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让学生知道如何平衡小我与大我,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制定并落实公平、公正、民主、开放的评价与奖励机制。学校领导与教育者亦应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人树人,使学校传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永葆正能量,让学生对未来有梦想、当下有信心、学习有收获。

第四,以高等教育为龙头改变评价方式。评价导向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既包括与教育科研水平相关的评价体系,还包括学术与教育因素之外的问题。因此,应采用多元评价标准,避免简单量化和“一刀切”评价,分领域、分专业、实事求是地采用国际通用机制评价,从而直面国家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真实问题,探求其中原因,释放创新活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既需要系统规划、全方位推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保障,还需要教育系统科学规划与持之以恒的指导,更需要一个宽容、松弛、允许试错和转向的机制与环境,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多元化培养,让禀赋高、创造力强的学生能够有合适的通道脱颖而出,发挥个性优势,为社会作出特殊的贡献。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中心精神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