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十年河南省主要秋粮作物生产成效

2023-12-29 14:53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陈彦杞
河南农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豫南稻区秋粮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陈彦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粮食供给,扛稳粮食安全重担,河南省针对秋粮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老化、播种质量差、机械化程度低、灾害多发等问题,以“藏粮于技”战略为导向,重点在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下功夫,稳定秋粮种植面积,提升秋粮生产能力,推动全省秋粮产量登上新台阶。有力的举措、不易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技术创新发展为核心,提升秋粮生产水平

(一)优化品种,实现品种更新换代

农业部门的持续调查统计显示,2013 年以前,河南省玉米生产主要看产量,郑单958 和浚单20 这种产量高的品种有绝对优势,这两个品种占全省玉米品种的一半以上。近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导向,河南省筛选适宜机械作业、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经济效益好的鲜食及青贮等品种,加以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调查显示,登海系列、郑单系列、迪卡系列、裕丰303、中科系列、隆平系列、浚单系列均已成为河南玉米种植主流品种,品种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水稻作为河南省第二大秋粮作物,近十年品种更新迭代较快,主要原因是河南省以往水稻种植品种存在品质差且品种选择盲目的问题。随着水稻产业的发展,沿黄稻区和豫南稻区逐渐找到了更为适宜的品种。沿黄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小,河南省根据沿黄稻区特色,品种方面主要以品质佳、食味优的精品稻米为主,以种植河南省自己选育的优质粳稻占比最大,如综合性状好的获稻008、获全国金奖的水晶3 号、老牌精品稻黄金晴。豫南稻区是河南省水稻主产区,以种植籼稻为主。南方水稻品种在豫南地区表现出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特点,因此,豫南稻区主要种植湖南、四川、广东的籼稻 品种。

大豆是河南省第三大秋粮作物,从品种上看,河南省大豆的品种主要变化是从以种植本省选育品种为主,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从豫豆系列占绝对优势转变成荷豆系列、中黄系列和豫豆系列“三分天下”;从选择丰产抗逆性品种,到以优质、高蛋白、抗病毒病等为目标。近几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郑1307 是本省自产的优质品种。

(二)广泛推广,大幅提高技术应用率

近年,为加快推广新技术应用,提升秋粮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助力先进适用技术普及,河南省开展了广泛的技术推广工作。玉米种肥异位同播从2012 年的占比30.21%提高到2021 年的79.9%;玉米单粒精播从2012 年的占比34.79%提高到2021 年的76.9%;玉米机械粒收从2014 年开始推广到目前该项技术占比已经超过13%。水稻育秧技术快速发展,从2012 年的以人工小拱棚育秧为主,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工厂化育秧;水稻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从2012 年的10%提高到2021 年的60%。大豆技术提升主要体现在机械化收获,从2012 年大豆机械化收获占比43.5%提高到2021 年的67.2%。河南省从2013 年在永城市率先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后续在郸城县、修武县、新郑市、漯河市郾城区陆续开展该技术的探索,为全面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打下良好基础,为6.67 万hm2种植面积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三)探索钻研,集成多项优质技术

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就如何融合好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法这五个关键点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通过实践已经集成的成熟技术有:夏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玉米双基因型品种混作减灾技术、优质稻绿色发展栽培技术、豫南再生稻优质栽培技术、“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夏大豆免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机械免耕覆秸精播栽培技术等。还在探索阶段的技术有新型再生稻栽培技术、多年生稻栽培技术、大豆病毒病防治技术、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

二、以特色秋杂作物为突破口,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稳定玉米、水稻、大豆生产的基础上,河南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河南省在豫西山地丘陵旱作地区、豫南传统杂粮优势种植地区发展特色小杂粮生产,在全省范围内优化甘薯种植品种结构,加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通过多年技术推广与应用,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省内甘薯有电商龙头龙海薯业、种薯种苗繁育龙头饮马泉薯业、知名品牌“小农丫鲜薯”“岭上硒薯”等,杂粮有邓州市订单规模化生产的酿酒高粱基地、全国闻名的洛阳“伊川小米”地理标志品牌。

三、以防灾减灾为重点,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河南省秋季强对流天气较多,气象灾害频发,对秋作物生产有较大影响。大风、冰雹、旱涝等灾害每年在局部地区均有零星发生,小范围造成灾害影响。以前信息流通时效性慢,大多数情况下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才能采取减灾措施。现在农业、气象、水利、应急部门结合紧密,协调配合,能够做到灾害性天气预警早、传递快,防灾措施提前准备,减灾技术提前发布,灾害发生后减灾工作和技术服务及时到位,受灾情况在最快时间收集并进行研判。全省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得到显著提升,为秋粮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豫南稻区秋粮
河南省粳稻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202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尽心尽责抓好秋粮收购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豫南民俗文化的困与发展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