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艰辛链研究

2023-12-28 19:52:35邓世平吴志平
党史文苑 2023年12期
关键词:工农井冈山根据地

邓世平 吴志平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要代表与光辉典范,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形成作出了历史性伟大贡献。

毛泽东考察醴陵教育与萍浏醴起义,开始思索和寻找中国的出路,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革命道路

出于对政治和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心,毛泽东读了很多书籍,试图从学理上思索和寻找到国家与人民的出路。起初,在寻觅与彷徨中,对社会改良主义颇感兴趣,坚信改良主义才是救中国的良方。后又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提出群众联合的主张,向强权者进行了不懈的“忠告运动”,呼吁实行“呼声革命”,主张开展“无血革命”,对在中国实行十月革命的手段,是矛盾和犹豫的。但他对于信仰和主义,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革命才能成功。可以说20世纪20年代初的青年毛泽东历经对时局的观察、思索与磨砺,来到了道路选择的分岔口——是扯起造反的旗帜去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还是通过别的途径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呢?

“湖南自治”运动的最后流产,把青年毛泽东逼上梁山改弦易辙。1920年8月、9月间,毛泽东利用在湖南做《大公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对“湖南自治”展开了一系列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探索。在不足5个月时间内,他发表了15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角度,从理论上阐明湖南人民自治运动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他与彭璜等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主张:人民宪法会议代表,实行直接的、平等的投票选举,为此成了赵恒惕眼中的“刺头”,最终导致“湖南自治”运动落空!无情的事实迫使毛泽东冷静下来再行求索。1920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湖南通俗教育馆对其弟子张文亮说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不日将借休假之机赴醴陵(株洲、萍乡)考察教育。”其实他是借此到株洲、醴陵、萍乡深入了解萍浏醴起义,探寻其失败的历史原因。在萍乡,毛泽东在回复新民学会会员的9篇信函中,着重对即将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命什么名、举什么旗帜的重大问题,进行缜密思考和明确回答。这些书信表明毛泽东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最重要的是他开始确立他的人生之路,抱定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农民阶级、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信仰。

毛泽东通过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初步找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萌芽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时期,党内有些同志提出“怎样做中国革命的问题”,为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与方向进行了有益探索,毛泽东继而对中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以及中国革命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的支持和参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对湘潭、湘乡、醴陵等五县进行了32天丈量土地式的实地考察,在其后不久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再一次直接接触到农民斗争的深度和广度,对中国革命基本即农民问题、中国革命主体力量、中国革命道路途径、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形式、工农联盟等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与初步构想,提出了建立和巩固农村政权、建立工农武装、没收土地的方法和重要性等,后来,这些斗争要素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具体内涵。

秋收起义时,从文家市转兵、宾兴馆会议到三湾改编、古城会议、水口转兵,毛泽东拨正中国革命道路与前进的航向,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光辉而伟大的开端

方向道路决定革命命运。经过1924—1927年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大革命的惨痛失败,把革命方向道路问题急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能否尽快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能否尽快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道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兴衰成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思想的中心和实践的重点,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道路之上。

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武装暴动计划,然而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无情的事实说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起义部队严重受挫的教训,让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保存革命武装和如何把革命继续坚持下去的现实问题。9月19日晚,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主要是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审时度势,科学地分析并反复阐释当时的革命形势,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在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大城市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再去攻打城市就好比是鸡蛋碰石头了,以弱小的工农革命军的力量攻占长沙已经不大可能。为此,他极力主张“保存实力,应退萍乡”,提出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以保存和积蓄革命的武装力量,继续坚持斗争,最后再夺取革命的胜利。21日,部队从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出发,开始向湘南转移,从而彻底摒弃了攻打长沙夺取中心城市的原定计划,开启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向湘赣边界井冈山地区的伟大转兵——文家市转兵。毛泽东的文家市转兵之举,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路,他没有继续把大革命失敗后的这批宝贵的武装力量,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大正规军作殊死的较量,而是作出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进军的战略决策。正是这一战略转折,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9月26日,收到汪泽楷派宋任穷带来的信后,毛泽东在莲花县城宾兴馆召集前委的几个委员开会,他将江西省委的密信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说了,主张放弃原来退往湘南汝城的方针,决定引兵井冈。这表明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又进了一步,为其开拓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战略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毛泽东对在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到底是否同意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立足,对王佐、袁文才的政治态度,心里没有底,同时工农革命军能否在宁冈立足,当时难以决断,于是部队还是在井冈山周边打转转。

9月29日,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三湾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宣布了部队改编后建制,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支部建在連上,明确了引领中国革命正确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找到了一条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新途径。10月4至5日在古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初步决定:由毛泽东向中共湖南省委写出情形报告,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立下足来实行武装割据并开展革命活动。由此,古城会议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10月13日部队到达酃县水口休整期间,毛泽东听取了酃县凉桥党支部书记周里等秘密党员和工农骨干的汇报,并派周里到茶陵侦探敌情了解民情。在酃县水口,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中得知南昌起义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并闻知长沙、湘南的工农运动没有起来,感到率部继续南下和南昌起义部队靠拢,既无可能,也无多大意义。加上转移途中对莲花、永新、宁冈、酃县等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政治条件的了解、分析、比较,认为井冈山是建立根据地最好的地方。经过“继续南进与折转上井冈”的两种想法激烈斗争,毛泽东最终作出了决定:放弃南下的意图,折向江西的遂川,坚定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具体行动是不去湘南、兵分两路、会合井冈,一路由毛泽东率主力部队经酃县下村、遂川大汾上井冈山,一路由宛希先率领一营两个连攻打茶陵,最后两路部队在茨坪会合。22日,毛泽东率领保存下来的秋收起义余部离开水口,踏上了上井冈山开展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新征程。10月27日,红旗插上井冈山,从而开创了工农革命军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朱毛会师为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实践与理论基础

朱毛会师并非偶然,而是根据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指示,毛泽东、朱德两部互派代表联络,之后朱德、陈毅撤往井冈山,毛泽东前往湘南接应,继而两军部队分别在多地先后会合,1928年4月下旬,朱毛以及两军部队主要领导和骨干多次在龙江书院召开会议,研究两军合并后部队合编与召开誓师大会等有关事宜。

朱毛首次会面和两军胜利会师,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意义深远。其一,进一步坚定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决心。其二,在湘赣边界形成了当时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朱毛会师之前,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不足2000人,会师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武装力量增至1.3万余人,特别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装备和训练较好,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比较高。朱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初创时期进入发展时期,从此开始了毛泽东、朱德两位伟人长期而亲密的合作。其三,朱毛会师,为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的斗争经验,研究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战略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朱毛的亲密合作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共同探讨,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斗争思想,拓宽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视野。这一时期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两篇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论著。其四,坚持井冈山地区的斗争,对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建设提供了示范,此后诞生了10多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不断从实践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进行探索。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且针对中国农村区域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诠释,增强了在农村发展与壮大根据地的信心和决心。不过,此时毛泽东还没有形成全党应把革命工作中心放在农村的思想,主要是基于配合城市工作的目的而主张在湘赣边创造根据地的。后来在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的实践中,特别是从1929年到1930年,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从实际行动与理论上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坚定实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迎来中国革命大发展

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6月11日,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又被称为“立三路线”。由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中央命令各地红军攻打数个中心城市,然后夺取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在这一错误思想指导下,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等各地红军纷纷攻打大城市。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后仍有不少人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要求执行中央命令。由于大多数与会同志主张打长沙,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被否决,致使攻打长沙的红军伤亡惨重。

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受挫后,于9月13日午后转移到株洲,并在中正街(今解放街)的恒和药号(后改称协丰长绸布店)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又先后在宜春袁州、吉安峡江、宜春太平圩、新余罗坊召开四次总前委扩大会议,历史上分别称为“株洲会议”“袁州会议”“峡江会议”“太平圩会议”“罗坊会议”。由株洲会议开始到罗坊会议实现的红一方面军转兵,是克服“城市中心论”,坚持“乡村中心论”的重大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从株洲开始转兵到罗坊会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从实际行动上反对和抵制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使红军免遭覆灭的危险,为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粉碎敌人第一次反“围剿”作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是中国革命历史重要转折点,开创了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从工农运动、武装起义到红旗漫卷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表明,中国革命要走向胜利,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成熟。毛泽东在文中首次提出与完整系统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党的领导下,以中国工农武装斗争为主体形态,以农村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大本营,三者紧密结合的农村包围城市、建立红色政权的革命道路。之后,毛泽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1936年12月至1939年12月,他在一系列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使这一理论日趋完善与科学,从而成为全党共识,成为中国人民为之不断奋斗、不断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从中国国情与革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继而逐步实践、艰难探索出的一条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与前进方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1A035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05990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邓世平系湖南工业大学马院副院长,作者吴志平系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株洲市社科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工农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诗五首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2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致敬井冈山
当代音乐(2018年11期)2018-06-30 14:43:16
井冈山抒怀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5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井冈山上唱井冈
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34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
军事历史(2001年2期)2001-08-21 07:00:30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军事历史(2001年5期)2001-08-21 0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