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的保护现状和对策

2023-12-28 09:49洪雪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数字化对策

洪雪飞

【摘 要】信息化环境下,随着数字媒体逐渐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水平,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全新的契机。湘西苗族鼓舞作为具有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不仅是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的结合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着苗族人前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当下,湘西苗族鼓舞此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对此,通过研究结合数字化手段,对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的保护现状提出对策,旨在推动湘西苗族鼓舞持续发展。

【关键词】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保护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9—C1;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139—03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古老的舞蹈艺术,流传于湘西苗族自治州境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让苗族鼓舞的传统与发展初见成效,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苗族鼓舞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应用中遇到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鼓舞的发展。鉴于此,研究通过结合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保护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能发挥湘西苗族鼓舞的最大化价值。

一、湘西苗族鼓舞保护与开发的价值

(一)带动发展旅游业

湘西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与久远的历史文化,得益于其深邃的民族风情,令游客流连忘返[1]。尤其是苗族鼓舞在湘西地区没有文字、没有图片的环境中,能充当为文化传播交流的媒介,深深地吸引游客,使游客能在鼓舞的熏陶下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此种集鼓、舞技艺、民族精神、服饰文化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能将其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让鼓舞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锻炼价值

苗族鼓舞是一种趣味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体育、艺术、娱乐为一身,能有效提高人的敏捷度、协调性、柔韧性等,能将人塑造成具有优美形体姿态的人,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作用。而通过在湘西地区推广鼓舞运动,能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国民健康,并能让各民族人民在参观中加深交流,消除以往的隔阂,让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

(三)历史文化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来源于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是苗族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农耕中,皆扮演着重要的记录者、见证者角色。苗族鼓舞能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来,为观看者掀开苗族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使人们更加了解他们的思想、民族、艺术,了解苗族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能为人们研究苗族历史、苗族文化、苗族社会情况等,提供鲜活的材料,为展示苗族史诗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二、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的保护现状

(一)数字化技术应用落后

湘西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与发展的对象,不管是对当地的经济投入,还是在文化创新等层面上,国家都给予全力的支持,让湘西人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良好的提高[2]。但是在实际上,湘西地区与大城市对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资源占比较少,湘西地区具有28项国家级非遗,但在实际工作中以数字化技术完成保护的只有5项,远远未达整体性与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其缘由,是受到经济、时间及人员的限制,致使其数字化保护技术具有滞后性,数字化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该保护技术较为基础,停留于文字、图片等展示中。虽然也有视频展示部分,但展示的只有几分钟的剪辑视频,全面数据资源较少,并未展示苗族鼓舞的精髓部分。此外,仍有不少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苗族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数字化保护工作等同于用手机APP发布进行传播与保护,少有大你问组织系统地数字化保护。

(二)专业化人才数量匮乏

湘西苗族鼓舞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无法离开专业人才,该工作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熟悉计算机领域知识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求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知识储备与综合数字,但是现有研究中关于此方面的人才十分稀少,仍需要加大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3]。加之当地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往往只精通某一方面领域的知识,对其他相关知识领域了解较少,给湘西苗族鼓舞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带来了影响。此外,鼓舞传承人多数是从小接受训练,具备“专精”的技术,但是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给鼓舞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如,部分传承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迅速使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鼓舞。

三、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保护对策

(一)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

苗族鼓舞的数字化保护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需在对鼓舞数据采集时尽量应用数字化手段对其编码,除了增强图片采集、影像录制外,還需采用三维扫描、动作捕捉等技术对数字化实施处理,借此来增强湘西地区非遗资源库数量。同时,还要对多种技术进行详细对比后采用最优化的编码形式,确保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能朝着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今后开发湘西地区的非遗工作奠定基础。并且还要大力挖掘苗族鼓舞的传播技术手段,让以往单一的媒体与单向展示形式转变为向多媒体、交互性方向推进,例如,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小视频等形式传播鼓舞,利用更多渠道加大鼓舞的传播力、影响力。并且还要在多媒体平台上设置用户反馈信息,依据用户反馈信息分析不同保护主体对鼓舞数字化保护的认识、对鼓舞数字化带来的影响。通过此种形式能全方位地了解不同群体对鼓舞数字化保护的态度,从而找到阻碍鼓舞数字化传播因素,助推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

改变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数字化保护现状,最有效的方式是要解决数字化人才缺失的问题。对此,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可以借鉴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的做法,通过建立专业数字化部门,丰富数字化专业人才的数量,让数字化人才能全方位地参与到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具体而言,湘西负责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单位部门,需认识到数字化专业人才重要性,扩招人才,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为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组建强有力的团队,强化对鼓舞的保护力度[4]。例如,可以采用“走出去”模式,针对不了解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人员,大力开展培训工作,每年通过选拔部分骨干成员外出学习,使成员能掌握非遗数字化各种设备的使用原理与实际操作方式,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结合“引进来”,将有关此方面的专家引进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各项技能。例如,邀请有关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专家到单位开展知识讲座、对工作人员实施数字化专题培训等,并采用良好的考核机制,对成员的学习效果实施考核,激发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为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此外,还可以与当地高校建立良好合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培养人才。例如,高校可以扩招有关非遗专业的人数,并引进专业的非遗教师,按时按点地开设非遗讲座,邀请专家、非遗传承人到校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在近距离接触下认识到以鼓舞为首的非遗所具有的魅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掌握好非遗技艺,意识到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此模式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字化非遗保护意识与能力。

(三)创新鼓舞的展示方式

现阶段,鼓舞数字化的传播形式较为单一,无法给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感,影响了观众的观看感受。因此,需基于数字化捕捉技术来创新鼓舞的展示方式。第一,可以利用动作捕捉技术丰富鼓舞的传承方式[5]。以往关于鼓舞的传承多为口传心授,也会运用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但此种模式缺乏趣味性,会导致学习者失去学习兴趣。而利用捕捉技术能有效解决此种问题,例如,捕捉鼓舞动作再将其赋予到交互式多媒体卡通角色中,能为学习者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即便没有传授的教师,也能让学习者在良好氛围下捕捉技术进行练习。第二,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具有的交互性传播。鼓舞的学习除了要学习打鼓动作,还需要了解苗鼓中各种动作所蕴含的意义,而苗鼓表演作为人与鼓的融合,组合舞蹈学习的东西诸多,会导致学习者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使用动作捕捉技术能给予学习者视觉冲击与想象力,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承心事。第三,动作捕捉技术能丰富艺术创作。此种技术能对鼓舞实施编辑,为学习者与业务爱好者带来了良好福利。例如,在资源共享背景下,通过苗族鼓舞专业传承人与广大爱好者的共同剪辑下融入新元素,将其拓展到新游戏、动漫领域,能让苗族鼓舞在不同载体中实现良好传承。此外,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对鼓舞进行传播,例如,定期举办苗族鼓舞联欢会,采用“非遗实体化+数字虚拟化”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激发游客关注与传承的意识。

(四)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

现阶段苗族鼓舞传承形式并不多,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实施传播,让湘西苗族鼓舞的数字化展示形式更丰富[6]。第一,利用移动新媒体客户端传播。该客户端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载体,如,手机、电脑、iPad等,传播形态也较为丰富,可以通过在APP中发扬与传播湘西苗族鼓舞,将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传承人群、教学视频、表演者现场及大型活动影像等融为一体,为苗族鼓舞量身定做APP,助力苗族鼓舞的大力传播。第二,利用VR技术将湘西苗族鼓舞展示出来。虚拟现实技术是采用交互技术所建立的可视化环境,而将其应用于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中,能充分调动观看者的视觉感官,给予其真实感受。第三,要完善湘西非遗的网站建设。通过借鉴其他优秀非遗网站的建设思路,在网站中增加有关“湘西苗族鼓舞栏目”,将文字、图片、舞蹈、音频、视频等融入其中,让更多人了解鼓舞的现状。第四,则是建立苗族鼓舞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让这些APP能充分传播湘西苗族鼓舞,了解苗族鼓舞,助力苗族鼓舞传承发展。

四、结语

综合以上,能发现湘西苗族鼓舞具有較高的价值,要高度重视其所具有的价值,结合目前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让湘西苗族鼓舞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今后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湘西苗族鼓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3).

[2]夏晨晨,李丽.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1).

[3]麻明宇.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21(17).

[4]朱湘.浅析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J].青春岁月,2021(17).

[5]刘安然.湘西苗族鼓舞传承现状及保护策略探究[J].戏剧之家,2020(15).

[6]刘琴,邓晰匀.湘西苗族鼓舞在群体性表演中身体语言的构建[J].青春岁月,202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青年基金项目《武陵山区苗族宗教舞蹈抢救性采集、整理艺术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9XJC760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苗族宗教舞蹈数字化编目体系和数据化资料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YBQ089)。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数字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对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数字化制胜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及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