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林,夏红霞,许艳云*,张求东,万 利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湖北 武汉 430070;2.武穴市农业发展中心,湖北 武穴 435400)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油菜种植区域之一。2018年以来,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23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达126.63万hm2,同比增加11.33万hm2、增幅9.8%。为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油菜病虫害可持续治理,2023年湖北省继续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示范,集成油菜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有力保障了油菜生产安全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分区治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各类防控措施,突出油菜主要病虫害,抓住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
油菜病虫防控的主攻对象是: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根肿病、蚜虫、小菜蛾等。通过一系列绿色防控措施,将油菜病虫常发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重发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2%以下。
2.1.1 选种优良品种
选种耐密、高产、抗倒、抗病的优质高效的油菜品种,如中油杂19、华油杂62、华油杂28、大地199、中双11、阳光50、中油28等。油菜根肿病被称为“油菜癌症”,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利用抗性品种防治油菜根肿病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1]。根肿病重的地方可选种华油杂62R、华双5R、华双5R、圣光165R等。
2.1.2 实行轮作
条件适宜地区建议广泛实行水旱轮作,利用稻田淹水促进菌核腐烂,可有效减少田间菌核数量,同时减少根肿病、霜霉病的菌源量,减轻油菜病害的发生程度。
2.1.3 加强田间管理
菌核病常发区要深耕深翻,将菌核深埋土内,抑制其萌发;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做到雨住沟干,不留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耐)病能力;分次清除老黄脚叶和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根肿病重发区可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钙)提高土壤pH值;移栽前检测幼苗是否带毒,确保无病苗移栽;可通过深沟高畦栽培,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可适当推迟冬油菜播种期,避开易感染环境。
2.2.1 土壤处理
菌核病常发区结合深翻播种和施肥,选用盾壳霉、木霉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可加速腐烂土壤中菌核,减少田间菌核数量;根肿病常发区对于育苗移栽油菜,应采取苗床消毒措施,移栽后选用合适药剂浇苗定根。其处理药剂参照其它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药剂(如氰霜唑、氟啶胺),也可选用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2.2 种子处理
对于直播油菜,针对防控对象选用合适种衣剂对油菜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减少发病率。包衣或拌种可选用生物农药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病害,或化学农药噻虫嗪防治蚜虫。包衣或拌种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
油菜整个生育期病虫种类繁多,但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和油菜蚜虫[2],应适时开展药剂防治。
2.3.1 油菜菌核病
油菜开花期是油菜菌核病的集中侵染期,也是关键防控期[3]。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花瓣带菌率高,有利于菌核病发生,要适时使用生物和化学农药防控。发生初期,即始花期开始施用,采用盾壳霉、木霉菌等生物农药防治,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选用化学农药防治,阻断花瓣接触侵染。可选用腐霉利、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多菌灵等药剂适时防控。
2.3.2 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要早防早治。从苗期病株率达20%,或抽苔至初花期病株率达10%时开始喷药防治,隔7~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喷药时注意叶片两侧均匀喷雾,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防控药剂可选用乙蒜素、三乙磷酸铝、苦参碱、丙森锌、代森铵、百菌清、丙硫唑等。
2.3.3 病毒病和蚜虫
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控制蚜虫数量,早期即油菜苗期,有翅蚜迁入量较大,可用黄板诱杀。后期蚜虫发生达标时,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蚜虫能较好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应急防控流行性病害的有效途径。在油菜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利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统防统治,能够显著提高防控效率,减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病虫的危害。
2023年,咸安区、武穴市、沙洋县、当阳市、大冶市、孝南区等6个县(市、区)创建了省级油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了全省油菜绿色防控工作。全省各级植保部门共建立油菜绿色防控示范区259个,绿色防控面积62.71万hm2,示范区病虫防效达88.26%,比农民自防区提高7.2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表1可以看出,同农民自防区相比,绿色防控示范区优势突出:一是油菜增产明显,示范区增产23.33 kg/667m2,而示范区农户投入成本与自防区农户投入成本相差不大,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户收益。二是化学农药用量明显减少,示范区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减少1~2次,化学农药使用折百量减少38.5%,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作用明显。三是天敌数量明显增加。4月下旬,各地开展油菜田间害虫天敌数量调查,潜江市、荆州市、荆门市等地示范区天敌数量平均11.9头/m2,农民自防区平均10头/m2,对照区平均13.5头/m2,示范区天敌数量比农民自防区增加19%,有利于油菜虫害的生物防治。
表1 2023年湖北省油菜绿色防控示范成效
武穴市是全国油菜绿色防控示范区,该市根据本地油菜病虫发生规律,在充分开展油菜病虫绿色防控产品筛选与示范应用的基础上,采用机械播种、种肥同播、生物防治、农药减量等技术措施,集成了适合武穴油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2023年,该市油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1.67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8.39%,示范区比农民自防区平均增产12.9 kg/667m2,节本增收42.3元/667m2,总计节本增收1057.5万元。
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一般春季雨水偏多,有利于油菜菌核病发生,导致其重发频率高,在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年份如单纯依靠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控技术,防控难度大,必须抓好化学防治进行应急防控。
湖北省油菜病虫防控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他项目资金,覆盖面不大,没有专项防控资金,各地油菜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开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建议设立油菜病虫防控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油菜病虫防控工作开展;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油菜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补贴,进一步强化油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油菜受病虫发生频率高和市场价格较低的影响,经济效益不高,农民不愿意过多投入。建议持续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特别是绿色农产品价格,更好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增加农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