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杨永川,蒋 琰
(重庆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 400044)
教育部于2018年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强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
重庆大学自1929年建校以来,一直秉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重庆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强调要落实学业导师制度和班主任制度,加强学业指导和生涯指导,用志向和目标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业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一种辅助制度。重庆大学自2010年以来陆续在全校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旨在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学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环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要求下,2011年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原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出台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职责》,明确了学业导师的实施方案、工作职责、工作主要考察内容和工作量核算等相关问题,为学业导师制度的实施和考核提供了支撑和依据。
学校和学院希望通过学业导师制度的实施,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对于大一学生,教师帮助其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过渡,指导其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了解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对于大二学生,在其逐渐开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和思考能力,在国创、市创和SRTP的申请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对于大三学生,在繁忙的专业课学习中,学业导师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对于大四学生,则需要学业导师充分展现“过来人”的经验,为学生的深造或就业选择提供完备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疏导,使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适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和就业观,开启人生新篇章。
但是在10余年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伴随着高等学校发展形势以及学生培养新要求的变化,学业导师制度的不完备性逐渐显现。
学业导师不同于辅导员和班导师,从学业导师制度建立之初,学校和学院就希望以较低的生师比达到增加师生交流频率、增进师生感情、完成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目标,所以大范围地选聘在职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成为必然[3]。
笔者所在的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很早就明确提出“在编的获得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均具有承担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和义务”,并将该条写入了学院的学业导师实施方案。经过近10年的实施,笔者发现,“在编的获得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均具有承担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和义务”这一条虽然使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数量得到了保证,但是在“质”的层面上,对于优秀学业导师的选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学业导师从选聘到工作,虽然有《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职责》做支撑,但是该文件对于学业导师的岗前培训却没有涉及。从管理的角度,学校把学业导师的实施全权下放到二级学院,而学院将学业导师的配备和指导工作全权交予教学系,希望各教学系能够根据师资和学生数量的比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使学业导师变成一种日常的、常规性工作。所以在学校和学院层面,都没有将学业导师的岗前培训纳入学业导师制度的必备一环。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职责》将“学生选课是否满足培养计划的要求,是否存在学生学年学分或毕业学分不足的情况,选课工作结束后学生课程异动情况;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训练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情况”等纳入学业导师工作的主要考察内容,将学业导师的工作量纳入教师年度教学工作量考核并计入教学业绩。
从表面上看,这样对学业导师的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并将工作量计算纳入了文件保障。但是,有考核内容却没有考核指标,比如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训练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情况,是以指导的数量(教师指导数)来考核还是指导的质量(学生获奖数)来考核。
本研究从以上问题入手,通过导入OBE理念,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从学业导师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构建一套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学业导师评价体系,从而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建,切实提高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学业导师工作是学校和学院的长期工作,但不是每一位学业导师都能达到对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要求。选拔一批优秀的学业导师,首先要求其必须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清醒认识和深刻理解[4]。只重视教学、轻视学生学习,只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养成,只重视帮助学生“学好”、轻视引导学生“好学”,只重视教育学生成长、轻视教会学生做人的教师,还不具备成为学业导师的资格[5]。真正好的学业导师要在落实学生中心、能力培养、学习志趣激发和做人教育等方面有想法,有做法。
每年9月,即每学年初始,对于入选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没有通过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担任学业导师。这个培训不依赖于传统的“老带新”“传帮带”,而是由各系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来完成。
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不仅熟悉了解学校和学院关于本科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还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可以说,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而且从管理角度上讲,对各教学系的教学相关工作安排也是副系主任的工作职责,所以由他们来负责学业导师的培训工作是最合理也是最高效的。
伴随着学校发展新形势和学生培养新目标的变化,将学业导师考核指标与学校、学生发展新目标结合起来,将学业导师指导质量与学生的培养质量紧密结合,将学业导师的考核内容从简单的满足培养计划要求、按时毕业,转换到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生的深造率上来,将学生的获奖数、深造率等纳入考核指标[6-7]。
重庆大学在绩效考核办法中,将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纳入了工作量计算范围,规定每学年指导1名本科生按照理论教学环节4学时进行计算。另外在《重庆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中,将承担学业导师工作作为公共服务范畴纳入了教师高级职务基本申报条件。可以看到,学校在加强学业导师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政策引导工作。
笔者入职重庆大学7年以来,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系主任,担任过学业导师、班导师、优异生导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师个人所承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是十分清楚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学院和教学系层面,通过对工作量和绩效的二次分配,给予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同时,在职称评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各类评奖评优当中,对学业导师工作做得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从而提高教师担任学业导师的热情和积极性。
笔者从2020年开始,对笔者所在的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进行了学业导师评价体系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业导师进行考核和评价:岗前培训、基本指导工作完成度(至少每月一次的学业导师见面座谈会,至少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的申请,无学生发生因学业问题降级/延迟毕业/结业的情况)、创新指导工作完成度(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数、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学生深造率(所带学生的平均深造率高于专业平均水平)。并针对各部分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所占权重,以求以客观性指标对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做出有区分度的评价,从而发现学业导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根据制定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构建了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学业导师评价管理体系(见图1),明确各环节的检查责任人/部门,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如:学业导师岗前培训由负责本科教学的副系主任进行组织和考核;学业导师的基本指导工作和创新指导工作由教学系和教务办公室共同进行检查和考核;学生深造率数据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提供并进行考核评定。各部分独立进行,在每学年末的7月初进行考核。考核数据作为工作量和年终绩效进行二次分配的依据,并在各类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审时给予适度的倾斜。
图1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学业导师评价体系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笔者发现,生态科学与工程系所培养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上得到了“质”和“量”的双升。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据统计,近两年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和各级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从2020年的不到70%提高到94.12%,提升超过24%。而学科专业竞赛获奖和各级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成功率也由两年前的36.53%提高到67.76%,提升超过31%。申报率和成功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0年,环境与生态学院平均深造率是50.52%,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深造率是63.16%,高出学院平均值近13%。在试行学业导师评价体系的两年时间内,环境生态工程专业2021年学生深造率提高到70%,2022年更达到创纪录的76.47%,分别高出学院平均深造率10%和13%,在保持高深造率的同时还做到了显著提升。这个数据也表明,试行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在拔尖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上功不可没。
研究并构建的“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学业导师评价体系”通过在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两年的试行之后,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后续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学系内部形成了学业导师全心付出、学生全心受教,师生关系融洽,学业导师职责明确、考核有度,本科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双提升的大好局面。未来,也将根据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进行优化,使其能够适应和满足不同时期的本科教学和学生发展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