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晓
(1.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2.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1]《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对相关教材修订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在宣传阐释和贯彻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向广大青年全面、准确、深刻地宣传和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重要论述的关键工作,也是进一步充实意识形态工作内涵、引领广大时代新人准确领悟和贯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工作。
明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推动融入工作时需要首先注意的问题。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1]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结合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和教学特点,根据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明确思政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当承担的使命和任务,确保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始终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提升大学生理论认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真正“入脑”。马克思主义是阐释人类发展规律的普遍真理,为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前进提供源源不绝的科学力量。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着党的智慧,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动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形态,内容深邃、内涵丰富。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帮助青少年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只有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深学理,才能真正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断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包含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党的治国理政等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和发展历程的全面、科学总结,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治国理政理念的创造性构想。因此,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思政课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高校思政课要充分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基于不同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框架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各个重要的板块、理论重点和理论创新点,以及宏观理论和现实与各章节目的知识点有机融入。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从历史维度、当代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结构。课程讲授应当明确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论断、中心论断和重要表述调整,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创新性时代性特点。三是把实践教学点蕴含的人文历史和理论内涵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充分链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认知形态。总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在教授形式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容讲授同大学生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塑造全过程要有机结合;在教授内容上,现实阐述和理论阐述要紧密结合。
其次,帮助广大青年坚定信念,提升时代感责任感,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在“两个大局”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面临更多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其中包含外部意识形态渗入风险和中外价值观的碰撞。有鉴于此,让青年人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心,就越发显得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青年的关键一环,事关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3]8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要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首要要求就是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而拥有这些理想信念,必然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理论灌输与价值观塑造的统一。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让青年大学生在提升知识和理论水平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形成并遵守科学的信仰,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征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通过信仰教育和情感教育,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坚定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帮助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提升人生境界,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职业”,成为“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4],树立为国家民族进行斗争的价值取向。
最后,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践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行”。一是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每一个青年人的具体行为,实现对全党、全国等不同层面的指导。二是让广大青年认识到,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从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制度正确性的具体呈现,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对每个人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也是通过实践不断丰富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掌握真理的科学性基础上提升运用真理的自觉,把真理伟力化成行动力。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的高校思政课程已经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体系。事实也充分证明,这一套教学体系能够在坚定青年政治立场和塑造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势,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之源与价值之源,进一步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培根的初衷,让大学生“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善于从马克思主义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7],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高校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联系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1]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包括高校思政课在内的各项工作都被赋予新的使命。“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8]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借助既有的思政课教学体制机制,根据新征程对时代新人的培养新需求,凝练融入思政课程的基本原则,保证实际效果,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向更高层面,形成更加完善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首先,应当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作为关乎民族发展大计的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凸显政治性原则。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愈加复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随着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形式多样的思潮不断滋生激荡,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极右翼思潮、新自由主义重新泛起,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所处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各类风险也大大增加。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如何真正地引导学生研究学习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思政课教师同时在课本、课堂和课后下功夫,这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论工作。因此,把具有重大引领意义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和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就显得异常关键。思政课教师应当在深度上、广度上和准度上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达到应有要求,在教材中、课堂上确保教学形式规范、内容结构合理,以政治导向引领教学时效,在青年人中间筑牢马克思主义真理地位,提高他们的意识形态斗争能力和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成为未来维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航向的重要政治保证。
其次,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当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质,善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点、理念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经过五千年的沉淀,中华民族孕育出独特的文明形态。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0]党在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保党的理论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传承、保护和发掘本土传统优秀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专门提出将传承中华文明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应当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的有机融合,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开放性的普遍真理,又能够在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彰显出的强大生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基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进一步把握本土话语和逻辑,体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有关文明、文化的论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再次,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应当充分凸显时代性原则,充分诠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代内涵和引领作用。时代性是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时应当具备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时代引领价值。思政课教师应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客观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发展时期的历程,同时科学分析新形势与新任务,凸显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意义。党中央提出,“展望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3]。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推进必然会不断形成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紧跟时代,充分结合现实,及时向学生阐释好、宣传好这些新成果。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是全社会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取得的全面建设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和未来道路规划等重要方面内容,制定基于社会现实需求、符合现实育人素质要求的教学目标,加强“三进”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时代创新。
最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应当充分对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满足该人群在成长过程中的理论学习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2少数青年大学生存在主观判断能力还不健全的情况,再加上理论储备不深厚、政治定力欠缺,更加容易受到各种非主流或亚文化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青年大学生成长所处的人文环境更加复杂,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理论掌握程度等均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成长的多样性问题日渐突出。[14]这些新特点和新形势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时,需根据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征、思维特征、知识结构特征,找准他们成长过程中对社会发展容易产生困惑和误解的地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予以解惑引导。思政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重视理论阐释、善于运用理论的良好习惯。这既要注重提升他们学习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的政治热情,又要真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理论知识获得感。思政课教师应当在各类教学改革和科研开展过程中与广大青年大学生开展对话互动,了解他们对教材和课程的期望与意见,实现理论知识讲授要求和受众期待相对接,而不是闭门造车,与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要求相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学体制机制不断创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主管部门要用心管,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4]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工作,既是一项教学事业,也是一项铸魂工程。思政课教师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及所有思政课程为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建章立制与立德树人、教师提升与学生成长等关系,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社会认可。
首先,进一步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政策引导和教学体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思政课教学体系形成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前提、以主管部门统筹部署为保证、以思政课教学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生成长所需为引导、以教学条件和政策作为保障的良好生态。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应当在多个层次上全面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动能。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部署。进一步明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和思路,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政策,强化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紧迫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各级名师工作室、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及其他思政课工作平台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理论阐释队伍、教材编写队伍、教学设计队伍和课堂讲授队伍,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全过程性。三是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效果反馈。围绕政策落实程度和速度、思政课教学一线教学实效、学生学习实效等维度开展评估[15],构建融入工作的评价体系,从融入工作推进的频度、深度、广度等因素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和把握,形成定性定量评估,为不同阶段“三进”工作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现实依据和方向指南。
其次,以高校思政课为重要阵地,进一步更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理念,将教学改革创新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特质相统一。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进展,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和理论重大创新的集中体现。这种创新特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工作在研究阐释和宣传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要有重要突破。第一,要具备大历史观,充分重视阐释新时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客观事实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第二,要不断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宗旨和要求的认识。思政课教师要充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本质任务和目标,进一步认识课程教学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和任务。第三,要创新具体的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理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体现在教学的创新路径之中。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充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时代真理,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这不仅对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提出高要求,也对教学话语和课堂话语的更新提出了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3]14教师是一线教学工作主体。高校应当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加强教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的理解入手,不断整合和新建学习资源库,推动不同教学方法模式的交流,从而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研讨积极性、反思自觉性。在统筹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还应当注意提升配套学习资源质量,合理布局和规范教学工作,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和学生新特点,勤于和勇于更新教学内容、形式和理念,避免教学人员对课程开展重复化建设,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过程重叠化管理,教学督查部门浮于形式化考核。
再次,立足高校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进一步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体系研究,在教学话语与党的二十大精神话语之间找到契合点。随着时代形势和青年成才要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也不断完善。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在高校全面开设,其他思政课程也不断得到建设,对全面讲解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准确、完整转化成适合高校青年人群特点和知识接受特点的教学话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核心课题。实现这种转换,需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深刻理论话语和政策话语,用思政课的教学话语科学表达出来。[16]思政课教师要从历史叙事话语、现实发展话语、理论阐述话语、政策引导话语等不同的话语体系予以全面总结。第一,加强对当代青年话语特点的研究。教师在授课时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话语特点与青年话语特点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交叉和融合,既体现教学话语的指引性和严谨性,又兼顾青年人的思维和话语特点,让他们更加自然地接受知识。第二,紧跟“两个结合”,强化本土性和传统性教学话语构建。同时,按照构建“大思政课”的现实要求,实现符合各专业特点的跨学科、全门类化传授。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应当在准确、及时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协同好理论话语、政策话语、教材话语、讲授话语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源头活水的教学话语体系。
最后,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类网络平台和科技手段优势,全面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随着党的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的空间不断扩大,路径不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1]当前,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的使用,各种新颖的教学场景的构建,以及由之支撑起来的教学理念的创新运用,直接丰富了课程形式,激发了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师应紧抓上述契机,同时加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革新:在线上,基于既有课程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平台资源与教材相融合,重点以网络媒介和虚拟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契机,加大力度建设党的二十大精神虚拟教学资源库,开发资源质量高、可用性好、综合性突出的“大思政课”教学网络平台,增强虚拟实践教学体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新鲜感、获得感;在线下,进一步布局建设党的二十大主题实践教学场所,推进智能教室、互动教室、虚拟仿真系统等教学设备、平台的建设和引进,提高使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开展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不断探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路径,实现思政课程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范畴的全覆盖。及时推广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建设区域及全国性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