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2023-12-28 10:04何敏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德育情感

■何敏

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概念,强调音乐能够通过旋律、歌词、节奏等音乐要素,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德育过程中,道德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支配作用,而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教育也是情感教育。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德育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道德是与社会舆论和内心趋势来支持并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有别于法律和习俗,评判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优劣是以其为标准,它是靠教育、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无论是孔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通过教育来发扬和保存本有的善性或者做到“化性起伪”。

德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对于人格和品质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 年国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中将德育放在优先考虑位置。20 世纪50 年代,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将德育与智育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共同发展。现今社会中有,“废青”“台独青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加;骇人听闻的“北大弑母案”,其凶手吴××从小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从不让父母担心,一直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最终从天才沦为弑母凶手。这些行为都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道德教育将给国家、社会以及家庭间接地带来安全威胁。所以在素质教育下,培养高分人才固然是主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是必要的。

二、音乐教学过程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一些学校的德育与美育处于“有名无实”的地位。在应试教育下,两门课程常常无法按量按质地完成教学目标,多数家长和学校重才智而轻德育。这部分学校没有实际落实国家下达的德育任务,甚至在期末阶段出现美育课程给其他主课课程“让路”的现象。如果学生在接受德育的关键期,而没有给予适当的德育教育,这不利于儿童与青少年人格塑造与德育认知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受到传统影响,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未及时树立以及未能充足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简单地认为音乐课仅仅是“唱歌课”“玩耍课”。这些现象不仅阻碍了学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与国家倡行的中小学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最重要的是,错失了学生音乐乐感与品德形成的关键期。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与美育的发展,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教育理念。

(二)音乐教师贯彻德育意识不强

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欣赏的手段去触碰学生内心深处,唤醒学生懵懂的道德情感。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由于缺少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自身德育意识不强烈、德育知识不充分等原因,音乐教学中选取的教学素材太过专业化,以教授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未深度挖掘教材中渗透的德育知识,从而很难做到音乐教学和德育的有效融合。部分音乐教师从主观意识上片面地认为德育仅仅是思政学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学生难以与音乐作品中内隐的道德情感产生共鸣。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潭水。”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做到充裕自身的德育知识、提升德育素养,再潜移默化地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去。

(三)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方式单一

聆听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是最常见的音乐教学方式之一。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已抛去传统的“梨园式”教学法,但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促进音乐与德育的相互融合却茫然无绪。音乐课堂中实施德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大多教师以教唱歌曲为主,简单介绍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课堂末尾捎带出歌曲中的德育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课堂体验感,乃至于强硬地给学生灌输德育认知,脱离实际情境。这种教学方式未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特点制定相关教学方法,有悖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认识不充分、不透彻,错失了培养学生德育意识的良好时机。音乐教师在德育评价上也是一笔带过,停留在形式层面并缺少具体方法,未能激起学生内心和精神上的情感,更不必说内化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三、美育的德育功能

《乐记》提出,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力量,能够对人心、行为、情感带来深刻影响,并认为乐教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的情感教育。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也主张通过学习音乐培养伦理道德规范;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首先是德育教育,因为道德伦理与美是一致的。”这都体现出音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一)树立正确三观,培养理想人格

古希腊时期,人们将音乐赋予神性,认为音乐可以去除恶魔,净化身体和内心。古代音乐审美思想认为音乐的力量不仅能够整合和唤醒人格,而且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滋养。中小学年龄阶段,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其人格和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音乐拥有独特的趣味性、亲和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给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途径。通过鉴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对真善美产生正确认知,帮助学生自主抵制低俗内容,树立正确三观。例如在八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的进行曲风格特点的作品《新世纪的新一代》,体现出学生们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其中“新世纪的理想树起来”“为祖国”“争光彩”等歌词能够促进学生坚定热爱祖国与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同样在音乐作品《长大之后我就成了你》中,学生通过歌曲风格、音乐情绪、歌词内涵等,深层次地体会到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促使这种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提供合作途径,形成集体观念

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从小得到全家人的关注与溺爱,无论是在性格或者认知发展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懂得如何分享与融入集体生活。学校和班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集体,具有强大力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集体生活,是树立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的最佳时期,而初高中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和巩固他们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并将集体主义情感投入实践中。比如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三个和尚》,表达了朋友之间要相互合作,要有责任感;二年级下册《赛船》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夺得胜利。在合唱团、校园班歌比赛等各种音乐活动的开展中,要求学生做到互相帮助、和谐合作,有利于学生自觉地遵守相关纪律,对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共赢观念塑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增强爱国信念,抒发爱国情感

新课标中指出,要通过音乐作品中内隐的有价值的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2015 年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同时教师有义务且有责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等。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各不相同的节奏、浸入心灵的词句,能够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爱我中华》不仅体现出中国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而且充满爱国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中《两岸情深》体现出两岸海峡儿女对祖国统一的美好祝愿,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述歌曲背景文化,拓展学生文化视野;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将抽象音乐与实际事例相结合,提供优质榜样来唤醒学生懵懂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

(四)引导音乐审美,激发创造潜能

音乐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它是不同时代、社会、作词曲家的人生和思想感情的体现。在音乐课程内容标准中,音乐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领域,是学生挖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由于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有所差异的,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就如“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般。例如在观看小学三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剪羊毛》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拍击身体不同部位去感受歌曲中4/4 拍强——弱——次强——弱的节奏规律特点,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即兴创编能力。教师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用白纸画一幅与歌曲相关的图画,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并增强创作能力与表现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创新萌芽都应该被教师适当地肯定与鼓励,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审美差异性。中国新时代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显得格外重要与必要。

四、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途径

(一)加强对音乐学科德育的重视

蔡元培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德育,不仅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小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与相关政策,转变办学理念,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学校应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贯彻者,所以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应落实国家颁布的德育政策与要求,且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德育目标。学校应充分认识和了解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音乐课堂衍生出来的与德育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红歌会、校园歌唱比赛、纪念节日文艺活动等。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德育知识内化于自身行动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将各种德育情感与具体实践相联系。学校应定期对各科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培训或者讲座,提升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

(二)丰富贯彻德育的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应合理、科学地利用教学来贯彻德育,突出音乐特点的同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顺序与规律,做出相应调整,避免使用枯燥乏味的语言来讲述歌曲文化背景,误把音乐课上成杂乱的“学科大拼盘”。教师应多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结合实际场景进行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通过视觉、听觉、身体律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和情感。教师也可以在符合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特定节日或活动自主地选取教材内容,例如“五一劳动节”时可以教学《劳动最光荣》《爱劳动讲卫生》等;“国庆节”时学唱《五十六个民族》《我和我的祖国》等;在“九·一八”纪念日时欣赏《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情绪体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扩充综合知识范围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了解作品背后的德育内容。对于一些特殊的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小组演唱、角色扮演、情景剧演绎等音乐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参与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德育知识,强化音乐课堂中德育的获得感,以此来促使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融合,做到知行合一。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素养

教师们的高尚情操、道德素养关乎着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形成。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充足的德育知识,怎么能承担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职责呢?更何况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所以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但能够有效地促进各学科的融合,而且能在音乐教学中完成德育目标。首先教师应当从备课、音乐素材选择、教学方式采用等方面都要贯彻德育意识,认真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元素。其次音乐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拓宽综合知识视野,增强德育知识储备。为了做好学生的榜样,音乐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人处事更加符合道德规范,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四)家校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德育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要求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教导学生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而不能将所有教育都强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父母应当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家校相互合作能使德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家长也应该加强对音乐德育功能的认识,改变原始固有的音乐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几者联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全面地实施德育。

音乐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一种途径。音乐美育对儿童与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精神境界的提高、正确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相互贯通,在音乐营造的轻松愉悦环境下提升学生德育意识与德育素养。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对优秀的音乐作品与音乐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产生对人性、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达到“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教育理想。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