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建荣 杭州民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的孩子胃口不好、拉肚子或便秘时,有些医生会建议使用益生菌来调理;在秋冬季交替时期,孩子上呼吸道感染了,医生除了可能会开抗生素外,也可能会开点益生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品种多样的益生菌产品,那么,益生菌对人体有哪些益处?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益生菌产品呢?
一个成年人体内含有的总细菌数约为100 兆亿个,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 倍,从口腔到肛门,这些细菌总的重量约1~1.5 千克。它们中有些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还有一些细菌对人体的影响尚不清楚。
只有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我们才称其为“益生菌”。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将“益生菌”定义为“活的微生物,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2019 年5 月《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中指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数量时,能够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包括维持和改善健康,降低某些疾病风险等。
除了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传统益生菌之外,新一代益生菌的概念已经被提出,不但包括乳酸菌,还包括一些球菌和酵母菌等。
益生菌的三个核心特征:足够的含菌数量,活菌状态,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功能。
从益生菌应用的历史和循证医学的文献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生长,减少腐败物质的产生,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
●治疗便秘与腹泻,特别是肠易激综合征(IBS)。
●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吸收。
●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吸附或分解有毒物质,并促进其排除体外。
●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益生菌的益生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含菌数量有关,摄入足够剂量的益生菌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但这个足够剂量需要依据循证医学,如临床试验或者人体食用历史的文献。因此,比较益生菌产品的效果,要看该菌株的临床证据,而不是仅仅只看含菌的数量。
现代研究表明,不同菌株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有协调增效(1+1>2),有竞争抑制(1+1<2),也有“相安无事”等不同关系,简单地将益生菌菌株组合成不同的益生菌产品,不一定会产生叠加效应,有时候甚至可能导致益生效果减弱。只有通过菌株相容性试验后的菌株组合才是科学的复配或者组合,一般2~4 株菌足够满足人体需要。
腹泻或者便秘的人群在食用益生菌产品后大便顺畅,但停用之后又重新出现原有腹泻或者便秘症状,便误以为这是有益生菌的依赖现象。其实大多数肠道症状(如腹泻或者便秘)是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生活习惯不改变,食用益生菌只能短暂平衡肠道菌群,停用之后肠道仍旧会恢复既往的不平衡状态而复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长期食用益生菌会使肠道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或使人产生依赖性。
每一株益生菌都具有菌株的特异性,即不同益生菌菌株的作用有所差异,另外益生菌对宿主的作用也存在个体差异。相同的菌种不同菌株的益生菌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益生功效,某一株益生菌的益生功效不代表它所隶属的菌种或者是菌属都具备该功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
市售益生菌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2018 年中国国家卫健委立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工作,标准的制定参考国际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用于指导我国益生菌市场使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益生菌产品应用于健康消费者是安全的,但对于某些患病个体,如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应遵照医生的建议谨慎使用。总的来说,使用正规企业生产的益生菌是有安全保证的,符合相关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当你选择了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后,在服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用时间:胃酸对益生菌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餐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口服抗生素时,服用益生菌应至少间隔2 小时以上;肠道外使用抗菌药物,对益生菌制剂影响较小,一般可同时服用。
●不宜与吸附剂(如活性炭)、收敛剂(如鞣酸蛋白)等药品同服,应间隔2 小时以上,以免减弱或降低益生菌疗效。
●活的益生菌才能发挥有益作用,故冲服益生菌制剂,水温不宜超过40℃。
●尽管部分益生菌产品可常温储存,但最好置于冰箱冷藏,以更好保持益生菌的活性。
●选择益生菌产品时,要注意看产品的外包装,最好选择能够保证货架期内含有相当数量的产品,而不是仅仅标注出厂添加量的产品,最好不要选择生产日期超过半年以上的产品。
●有身体症状的患者,应遵从医生建议,不要自己盲目选择益生菌产品。
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益生菌可能有不同的受益人群。益生菌与人体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异常复杂,益生菌很多功效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明确,我们对益生菌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