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涛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郑州 450000)
2 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个世界并呈现出与人类长期共存的态势,严重影响着全球安全秩序建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还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秩序、大众的生活习惯和信息的生态环境,使国内公共舆论呈现出参与群体全民化、事件关注全域化、认知情感多元化等新形态。
得益于舆论的有序、合理引导,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受众的广泛参与,直接促使政府在大量繁杂的信息(数据)处理(认知)中做出理性决策,同样也为受众能够依据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常规甚至是理性判断提供了坚实保障。[1]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电视新闻报道的场景化让信息形态更为直观,报道场景的多样性保证了信息的全面与客观,场景化还与受众情感进一步深度融合并与之形成了特殊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的全新路径和框架。
新闻发布会是电视报道场景的重要类型,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召开发布会的主体通常为地方亦或是国家行政部门,例如国务院、国家卫健委等,主要原因在于以上职能部门发布的信息最权威、最真实、最全面。同时,这些部门还能迅速调动和组织各方力量,第一时间公布处置举措、即时数据和救援动态,也承担着澄清谣言、稳定社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由此可见,政府和职能部门即时召开的发布会是大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得以获取足够数量的有效信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奠定了新闻发布会作为电视报道重要场景化的基础。[2]
2020 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央视”)为代表的主流传统电视媒体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快速整合新闻报道与媒介传播资源。据统计,自2020 年1 月26 日至4 月30 日,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播了共计200 期(次)《战疫情特别报道》电视节目,在节目播出的前14 天内,新闻发布会共计召开21 场,平均每天1.5 场,发布会节目播出时长占节目总播出时长的34.8%,内容主要为疫情预防、防控措施、病例数据、资源调拨、物资保障、市场秩序、专家解读、定点医院建设等与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疗密切相关的信息,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信息全面,透明度高。作为国家主流传统电视媒体,保证信息的真实和权威是构建新闻场景的首要原则,新闻发布会满足了大众在有限条件下最大程度获取信息并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的基本信息需求。
疫情暴发地即为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的核心区。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大众将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了疫情暴发的核心地。此刻,凡是与疫情核心区域相关的信息都会借助各类平台瞬间释放,迅速扩散,且这种传播呈现出爆炸式并伴有多点裂变的特性。
在疫情传播初期,信息传播渠道被瞬间阻断,大众获取信息的心理诉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导致信息存在着变异甚至产生社会负面舆情的可能性和重大风险。[3]因此,全方位构建事件核心区域电视新闻报道的场景化,必须以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为基本原则,以多维视角,从多向曲度,形象直观地展示事件发生地的现状和动态,消除信息变异的潜在风险。在《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中,新闻场景主要集中在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医护忙碌现场,社区疫情防控现场,物资调运现场,企业防疫物资车间生产现场,各地医护救援力量集合现场,重要运输港口物资装卸现场,普通病患就医治疗现场和其他地区防疫现场等。节目中设定的新闻场景全面、直观,重点场景无一例外,全景式、多要素向外界诠释了同心抗疫、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和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在社会和大众的持续关注下,节目中新闻报道的场景也逐渐由前期的数个零散报道点向中后期形成的多个报道面发展,新闻场景类型逐渐多样和丰富起来,满足了大众对核心区域的信息需求。
《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对新闻场景的构建呈现出了多元化、全面化、精细化和一体化等四大特性,受众尤其对病人救治、医护救援、物资生产与运输、医院建设、地区防控等五类场景的关注度最高。新闻场景的构建是信息采集与传播的前提,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传播链条上,主流传统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仍需优先并重点报道现场实况,为纾解和引导舆论发展趋向打下坚实的基础。[4]
全景式专访指的是受访对象身份多样,参与广泛,能够较好地拓宽信息的覆盖面和多样性,进而弥补其他场景采访中信息的缺失和不足,这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电视报道来说至关重要。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期间,央视《战疫情特别报道》在前14天的节目中播出了20期(次)人物专访节目,专访对象主要分为医学专家、政府官员、一线医护人员和基层民众等四大类型,整体来看他们具有两大共性特征:第一,疫情防控的实际参与者,不管是专家层面的预防对策制订,还是政府官员的指挥协调,或者是普通医护的救治与护理,亦或是基层工作者的社区防控,他们均深度参与其中。第二,疫情防控信息的直接提供者,由于实行封城措施,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外界获取疫情防控核心区的信息渠道极为狭窄,此刻借助5G 等通信技术可通过视频连线、电话采访的形式与封控区人员建立联系,及时获取封控区最新信息。从舆情引导的角度来看,由于高级别专家组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和专业性,大众极易对其表达的信息产生高度的信任感,还可以强化自身抵御疫情谣言的能力,从而较大程度削弱各类谣言的传播势能,化解风险。
在WEB2.0 新媒体时代,主流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与危机事件关联的新闻跨平台播出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为迅疾,传播的范围更宽,传播的时间日益缩短,伴随而生的还有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巨大数据量和庞杂的舆情话题。由于信息接收主体的非对称性,再加上巨量不确定的危机信息极易造成普通大众产生负性情绪,随着诸多问题在事件初期集中暴露[5],大众往往会做出常规判断和决策上的重大失误,这就为信息转化为流言进而演化成谣言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时间与空间、社会环境与信息环境等有利因素。
面对严重的危机事件,恐慌和焦虑情绪在大众之间迅速传播,大众心理表现出了强烈的群体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中指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趋向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和判断力消失,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心理群体一旦形成,他就会获得一些暂时的然而又十分明确的普遍特性。”“并且他的精神结构也会发生改变”。[6]显而易见,突发危机事件为群体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大众的情绪趋向同一指向和特性,理性的判断力短暂性消失,恐慌与焦虑情绪逐渐占据上风,进而严重影响大众的精神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公共舆情的迅速形成。
经过前期的舆情积累,在外部环境因素突然改变和刺激下舆情的爆发时间点会加速到来,随之而生的便是大众产生的疑惑与不安情绪。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是影响舆情发展趋向的两个重要因素,对大众情绪的产生、转变、引导和纾解具有直接的带动、刺激作用,同时它们还具有影响舆情趋向与强度的能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公共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状态,其表象特征主要为官网通报、社会调查、科学研究、专家解读、官媒报道等由政府作为社会主体产生的行为和方式,例如事件初期在官网发布的通报、解读、答疑等,也包括政府主导的交通运输和市场秩序等社会活动形态。另外,事件初期大众的一般行为也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信息环境是指各类媒介所处的信息传播状态,如电视台正常播出节目,新闻采访活动正常进行,各类媒介,包括各种自媒体平台,均按照既定安排开展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等,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相对成熟的信息传播状态。
当舆情在事件初期经过快速的积累后,其隐蔽性、迷惑性和复杂性三个特征此时开始向公开化、清晰化和单一化的特征上转变,大众的情绪也由前期的恐慌和焦虑向疑惑与不安转换,而实现这一转换的催化剂正是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改变。处于此阶段的大众情绪表现出典型的疑惑与不安特性,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大众在舆情积累期已通过各类媒介,尤其是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获悉了有限的信息,缓解了大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需要特别指出,上述所指“一部分大众”指的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医学知识和与之能够建立连接关系的群体,这部分群体具有较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优势,能够对“不确定”“无证据”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和判断,最终在舆情积累期提前完成情绪的准备过程,有效避免了群体慌张、盲从、过激、麻痹等意识的出现[7]。正是大众的坚定信念,突发卫生事件在全国多省份开始蔓延后国内民众生活情况依然井然有序,市场供应依然保障充足,企业生产基本平稳运行,社会秩序依然保持稳定。2020年9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2020 年互联网舆情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指出“2020 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下降6.8%”,社会对此普遍感到担忧,5 月份随着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密集出台,“二季度GDP 回升至3.2%”,舆论信心稳步恢复[8]。尽管在这一阶段,一度出现了民众抢购现象,但是这里的“恐慌”主要针对的是普通民众普遍抱有的一种有备无患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满足情绪,却不是对卫生事件危害性的真正恐慌。
诸此种种,足以说明在公共事件的处置当中,作为信息发布的主体政府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要在舆情积累期和暴发期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做到信息透明化、多样化、直观化,要敢于直面公众质疑,减少舆情畏惧心理,有效、有序、合理疏导公众情绪,以更好地弱化大众疑惑和不安心理,进而实现引导舆论向良性趋向发展的目的。
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官媒主导着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其报道策略具有典型的阶段性、针对性、全局性和目的性等四大特征,这对舆情的引导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刺激作用。作为信息的重要传播平台,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内容与危机事件的发展趋向在时空层面均保持着高度一致。
面对突发卫生事件,由于前期认识上的不足,信息公开渠道的极度狭窄,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大为降低,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各种流言甚嚣尘上,诸多带有明显猜疑性质的言论开始在大众之间快速传播,为舆情的初步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时空条件,大众的情绪和认知趋向也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自2020 年2 月2 日起,节目《战疫情特别报道》接连报道了诸多利好新闻后,尤其是85例患者康复出院,9月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返校复课,正向、良性的信息环境状态得以初步形成,大众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情绪逐渐平静,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重新树立,自此舆情正式进入衰减期。
随着各类重要数据被逐一揭示,大众的认知由第一阶段的心理恐惧和情绪焦虑向着坦然接受和情绪平静的状态过渡,再加上央视《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自2020年2月2日首次报道85例患者康复出院的新闻,极大振奋了大众战胜危机的信心,这对舆情向好转向带来了实质利好因素。紧随其后,《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又报道了“个人延期还贷”“雷神山医院完成建设85%”“火神山医院完成65%”“湖北银联取现手续费全免”“改建方舱医院”“立春期望春回大地”“中央决定再次增援”等诸多利好新闻,彻底扭转了信息环境在前两个阶段中的负性状态,基本消除了大众的疑惑与不安情绪,大众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平静与希望成为了舆情衰减期的两大主要表征。
与此同时,自媒体丰富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和信息形态,也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报道维度和经度受限的缺陷,更容易拉近与大众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记者”,大众已经实质深度参与到了信息的传播过程,其身份也由传统媒体时代的纯粹接收者转变成了复杂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此时,在各类自媒体平台出现了巨量生活类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提供防控疫情的小窍门、新手段外还有精彩有趣的生活分享,如花式蒸馒头、包包子、体育健身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众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有助于化解舆情突变甚至失控的风险。
舆情在各个阶段的具体演变程度直接影响着大众情绪的外在表征,使得大众的情绪具有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也使得大众的认知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重要信息的发布速度、广度、深度和强度是影响大众认知处于动态变化的四个主要因素。在危机新闻的报道中,主流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赋予了其特殊的功能和使命,这使得主流电视媒体扮演着信息公开的主导者、舆论演变的引导者、新闻传播的把关人等多重角色[9],这也是《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能够连续推出200 期(次)的重要原因。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场景的选择与构建是基于舆情未来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先期制定的一种报道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化解大众在舆情前期积累的负面情感,释疑大众通过各渠道接收的负面信息,进而实现在后续报道阶段更加有利于正向纾解与引导大众情绪和情感向健康维度转变的目的,因此新闻场景的选择、取舍、构建与受众情感制约并引导着舆情趋向。由于大众“因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的背景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等,他们感知到的风险大小、参与风险沟通的方式、程度以及对风险沟通的需求等也各有不同。”[11],因此全场景新闻报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众对正面信息报道的误解或者误读,也有助于增强大众战胜危机、战胜疫情的信心,这也是政府借助主流媒体塑造负责任形象,确保社会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在《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中,新闻场景在危机新闻报道中具有两大典型功能:第一,直观展示疫情防控的全过程,介绍各方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正在采取的有效措施,通过信息公开与透明化最大程度上满足大众渴望了解疫情核心区的最新状况的心理需求,这既是政府和媒介对大众享有获悉新闻内容权利的尊重也是大众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全国防疫一盘棋、全民防疫整体局面的生动诠释。第二,直观展示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对大众进行心理干预、刺激与暗示,增强大众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念,实现情感认同。自2020 年1 月26 日节目开播后的14 天内,根据央视门户网站《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对当期重点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疫情新闻报道的场景是多元且全面的,在113 个重点新闻报道中,一级新闻报道场景涵盖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隔离病房、基层社区、防疫物资装卸点、口罩生产企业、飞机场和研究机构等,这类场景占总场景的62%,二级新闻场景如支援人员集结和抵达现场、物流配送、快递送餐、出租车接送医护人员、餐馆做饭等场景占14%,其他场景占24%。
由此可以看出,介绍疫情防控的新闻占据了大部分报道板块,主要是因为这类新闻可以完整展示国家正在采取的各类防控措施,体现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诠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制约和引导舆情趋向。
在荧屏景观中,电视新闻报道的场景化强化了新闻形象化、直观化、简明化的特性。[12]当前,碎片化特征普遍存在于信息浏览和新闻报道中,这也促使《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的报道方式和思路要向新闻场景构建的具体化和直观化方向改变和努力。对于大众而言,受制于具体的新闻场景,其情感也随之而发生转变,但有一点需要肯定,那就是具体、正向的新闻场景能够激发大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并从中感受到鼓舞、感受到力量。
1.场景具体化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具体的场景更能让大众“触景生情”,实现“情景交融”的目的和效果。[13]在《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中,记者特别选取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作为报道的主阵地,同时也直播了大量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况,并且深入疫情定点隔离病房为观众打探病房内的“秘密”,报道这些场景主要是基于国家“生命至上”的原则,也向全国和全世界表明中国正在抢抓时间、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是彰显国家力量,塑造国家形象,生动诠释和完美体现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有效手段。
2.场景直观化
与新闻场景的具体化稍有区别,直观主要是指场景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具体的,场景所包含的信息量能够被大众全部接收。从新闻叙事的角度来看,场景化是新闻文本的基础,具体化是报道内容的外在表征,而直观化则是新闻叙事的主要方式。例如《战疫情特别报道》节目特别围绕医护人员推出了“托起生命希望”“坚守生命”“最美笑容”“聚焦救治经验”等多期人物专访,这些节目传递的信息尤为直观,观众从节目中便可清晰了解一线医生护士的日常工作状况,尤其是看到了医护人员累倒在地和布满汗珠的脸庞后深受感染,从中亦可被专访对象生命至上、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所感动。
3.情感抽象化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报道的场景是经过精心选择方可做出的,这些具体的场景从视觉上为观众呈现出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无论是医院建设现场还是基层社区防控,无论是定点病房救治还是物资分配点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都不约而同满足了大众的“视觉享受”。然而,恰是具体的新闻场景带给大众的却是一种精神上的刺激与感召,央视的慢直播让全国观众见证了雷神山医院7 日内创造的又一项世界奇迹,极大激发了全国观众隐藏于内心深处的那份自豪感,而微场景中的基层社区防疫又回归生活场景,回到了大众的生活之中,使得大众内心泛起一层久违的亲切之感,这或许正是全民抗疫的深刻内涵与真正本质。
在各类媒体平台共存和深度融合的时代,电视节目的“平面化”形态日益丰富、多样,节目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大众对电视节目的快餐式消费促使传统电视媒体在声像的编排方式、制作流程、剪辑思路、传播模式等方面已悄然做出了全新的探索和改变[1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鉴于事件的突发性和即时性,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编排、内容组织、报道策略等方面无法再按既定的方案正常编排节目,而是需根据事件的发展进程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调整,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以适应和满足节目的制播需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节目的报道需要在统一的主题报道框架中提供更多的现场新闻场景,尽可能丰富节目的“平面化”形态,[15]这是节目制播的需要,也是大众对传统媒体的心理期望,更是舆情引导的需要。
新闻场景本质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从大众消费的视角来看节目中丰富多样的新闻场景延伸了大众的视觉触角,为大众观看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大众的视觉享受,再加上新闻发布会、人物专访、各类现场等场景的实时直播,荧屏景观避免了陷入单一化、枯燥化的风险,从而“在数量巨大的公众中间形成强大的综合感染力,既推动着公众日常生活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又强制性地决定着当代人对生活的强烈‘现实感’(当下体验)”。[16]当这种“现实感”被置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之中时,大众的情感往往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容易产生波动,始终使自身处于一种情感动态变化的状态。
在央视《战疫情特别报道》的前113 期节目中,新闻场景几乎涵盖了疫情核心区的各个角落,为大众全景式交待了疫情发生后当地的各个方面的现状和变化,从而使得全国的观众将目光聚焦在疫情核心区并时刻关注着核心区的点滴,这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安排疫情的防控举措,形成全国疫情防控一盘棋的大局面,也有利于从内心深处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唤起公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
作为“媒介场景理论”的创始人,梅罗维茨指出“场景”即电视荧屏景观中的“场面和布景”[17],强调并肯定了新闻场景在电视报道中的核心地位和功能,这为公共卫生事件中电视节目的现场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在新媒体时代场景已然超越了卫生事件本身具有重大新闻属性的概念范畴,新闻事件的场景化即是信息的现场呈现,可以被解读为场景即为信息,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尤其是新媒体盛行的时代,移动传播的本质就是为场景服务。从形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卫生事件的场景化报道在整体上遵循并坚持了全民共同抗疫的全场景,尽管具体的场景有所差异,有所区别,但是本质上又都是以抗疫为主题,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新闻场景又是单一的。其实,恰是这种单一的新闻场景具备了聚合新闻的突出优势,构成了新闻报道的“集束化”传播模式[18],最大程度上传播了抗疫的正能量,有效纾解并引导了舆情向着正向发展。
在移动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愈发表现出了典型的场景化特性,“新媒体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广泛参与新闻信息传受、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空间及渠道,极大地改变着舆论生发和存储(舆情、潜在舆论)、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格局。”[19]随着信息碎片化、消费快餐式、沉浸式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特征和方式,这为公共卫生事件电视报道中唤醒大众的情感认同带来了巨大挑战。大众的情感具有明显的易变性,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带有感染力的新闻场景可以减缓大众的情感动态变化,从而使得大众能够更好地跟随主流电视媒体的报道对事件有一个重新的认知,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与主流电视媒体所进行的议程设置保持行动和思想上的一致性,从而降低对政府和社会的质疑,有利于化解矛盾,降低舆情传播带来的风险。
随着媒介环境产生剧烈变动,主流传统媒介更应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坚守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认识到媒介自身所肩负的传播责任,发挥中流砥柱的报道作用,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主流电视媒体发挥出了舆情纾解与引导的“生力军”作用,成为了全国大众获取抗击新冠疫情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主流电视媒体的应急报道策略全景式展现了各方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巨大努力,激发了民众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然而,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的场景化报道策略仍然保守,最大传播效果并未完全实现,这就要求主流电视媒体要在场景的全面化、微观化和关联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公信力,真正履行环境监测职能,实现新闻场景与受众情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