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2023-12-28 00:04:43张萌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2期
关键词:教练员信任球队

张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西安 710000)

团队中的信任对于工作关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在高度相互依赖、团队合作以及对灵活性要求高的工作环境中,信任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运动领域,一支优秀的运动队伍通常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以及团队信任度。在集体球类等运动团队中,团队合作的特殊性要求不只存在于运动员之间,同样存在于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以及团队整体成员的密切合作与高度信任之间。信任是一个团队的黏合剂,运动团队中的成员只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会拥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队员遇到困难才不会退缩,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促进团队绩效的提高。团队信任在整个运动队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团队信任研究

1.1 团队信任定义

信任是指关系一方相信对方诚实、可靠,既有相应的能力,也有良好的动机,并愿意把自己的利益交给另一方来掌控的一种状态。笔者通过回顾现有的有关信任的文献,发现信任的研究可分为人际、团体以及组织3个层面。在过去尚未以团队为企业经营形态时,大多以组织为单位探讨信任的相关问题。关于组织信任,学者祁顺生[1]在研究综述中指出,当下的组织信任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内部的信任研究与组织间的信任研究两个面向。简佑娟[2]认为,在团队情境下,信任是一种组织形式,即在团队情境下,员工对经理的信赖和支持。这种信任是团队成员完全相信管理者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会将自己的利益考虑在内,不会损害成员的利益。团队信任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团队信任,它存在于团队层次上,是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分享的信任;二是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信赖,这种信赖出现在个人层次上,是一个群体中一个人对另一个群体中的一个人的信赖。团队信任是所有团队成员对于整个团队的信赖,这种整体不是指团队管理者,而是指这个团队的可信任水平以及专业水平[3]。根据Mayer等人[4-5]给出的定义,团队信任指的是一种集体现象,包括对可信度的普遍预期和愿意接受所有成员的脆弱性。Fulmerd等人[6]认为信任具有多面性,根据被信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际信任、团队信任以及组织信任。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从团体层面,这些因素是团队成员之间共享的。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是在个体层面上对团队中另一名成员的信任,因此是基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二元关系。当团队成员对团队的信任达成共识时,团队信任也就随之产生。

综上所述,笔者将团队信任界定为: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另一个人做出的一种正面期望,而这个期望是基于一个人能够成功地执行自己的工作。

1.2 团队信任分类

(1)根据对信任的来源,可将其划分为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两类。这是根据外国学者Mcallister[7]于1995年提出的理论划分的。其中,认知信任指的是在对受信者的能力、态度以及诚信程度进行合理地考察后产生的信任。而情感信任指的是基于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支持以及相同的价值观而产生的信任。认知信任基于的都是人们对对方的理解,通过交往和交往的频繁进行,人们对对方的认识就会提高。相反,情感信任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信任双方之间的价值观、态度、情感情绪相互作用的程度。

(2)根据建立信任所需的时间,可将其分为快速信任与长期信任(传统信任)。快速信任被界定为能够对临时组织中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和期望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群体认知和交互关系。当一个团队的合作时间越短,团队快速信任的需求就越大。学者Mcallister 认为“传统信任式的信赖是建立在合理的衡量基础上的,或是建立在期望别人值得信赖的情感上的”[7]。长期信任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团队环境下,个体之间沟通互动相对频繁,成员之间相处固定且彼此熟悉。信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动态的过程,它会伴随着个人或整个团队互动关系的继续和深化而持续地发展。当团队成员有着长时间的合作经验,他们会对彼此的能力、诚信、态度等进行学习和评估,从而对彼此的信息进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快速信任将逐渐向长期信任转变。

2 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研究进展

2.1 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前因变量

2.1.1 非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前因变量

在非运动领域中,学者Mayer等人对团队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将团队能力、友善和诚信视为影响团队信任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了团体信任的“信任模型”[4]。这3 种变量抵消了与信任相关的不确定性,使施信方更愿意承担风险,该模型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及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上文提到,根据信任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认知型信任与情感型信任。学者Mcallistert针对认知型信任提出,可以获得的知识和积极正面的理由是影响信任者认知型信任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正直、利益、能力以及社会相似性[7]。Rousseau等人[5]认为,情感型前因变量对情感型信任起主要作用,归纳其主要前因变量,主要有慈悲心和共同情感。国内学者宋源(2010)对团队信任的前因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团队信任同时受个体、团队和组织三方面影响[8]。其中团队层面,前因变量主要包括领导有效性、目标明确性、任务依赖性、成员异质性。国内学者韩平等人[9]依据Mayer信任形成的模型,提出公正感(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可信性(能力、正直、仁慈)对团队信任产生影响。

2.1.2 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前因变量

在运动领域中,很多学者对于团队信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国外学者Ken[10]提出,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是普遍存在的特质,尤其是在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教练之间。在竞技运动中,信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信任受到互依性、风险和不确定性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在运动团队的构建中,教练的训练水平、比赛经历、沟通能力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对教练的信任度。学者Zhang[11]在2004年以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学生为研究样本,对运动团队中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互信影响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个人特质,包括工作能力、活动经验、品行优劣,都会对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程度造成影响。高三福[12]在研究中提出,在华人运动团体中,运动员对教练的信任水平与教练的权威性密切相关。国内学者于少勇[13]在对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集训队团队快速信任进行研究时,针对团队层面提出,确定球队目标、教练员的作用、队员角色期待、组织保障性以及沟通有效性这5个要素都会对国家训练队伍的快速信任造成一定的影响。于少勇[14]对集体球类项目教练员家长式领导行为三维度与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三维度进行了研究。从团队层面确定,教练员家长式领导行为的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教练员能力信任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仁慈领导对教练员仁爱心信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对教练员公正一致性信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于雪斗[15]针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团队满意度(对球队的管理、训练、竞赛成绩、教练行为和队友沟通等)对团队信任度有正向(r=1.02,P=0.039<0.05)影响关系。

可见,与“虚拟团队”和“临时性队伍”中的临时信任相比,球队在比赛中的“互信”需要经过认知和情感的过程才能形成。所以,在平时的培训和团体活动中,球队经理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团队信赖。

2.2 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测量

Mcallister 开发的人际信任量表(ITM)是当前管理学界比较认可的衡量团队信任的权威性量表。该量表包括两个维度: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共计11个条目,其克隆巴赫a 系数分别为0.91 和0.89。2000 年,学者Dirks[16]将该量表引入体育领域,运用该量表测量美国NCAA大学生男子篮球队的团队信任,其中包括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以及运动员之间的纵向信任,考虑到运用领域不同,Dirks对量表进行了修订。通过探索因子的分析,得出测量球队球员对教练员的信任量表为包含9 个条目的单维量表,用以测量球员之间信任的量表为包含8个条目的单维量表,其克隆巴赫a系数为0.96。Zhang[11]以Dirks的研究为基础,以美国一所大学中参加体育运动俱乐部的230名大学生为样本来源,主要从运动领域信任中的个体层面出发,针对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国内针对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以于少勇对团队信任的相关研究居多。于少勇[17]以运动员对于教练员、队友、球队组织三方面的整体性信任程度来衡量篮球项目的团队信任,并依据Mayer、蔡翔等研究成果开发出《团队信任量表》,该量表包括:球员对教练员的能力、仁慈和公平一致性3个维度,对队友的能力与公正一致性2 个维度,对组织能力和公正一致性2个维度,共计29个条目,且7个维度的克隆巴赫a 系数在0.82~0.91 之间,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考虑到中西文化背景具有较大差异,杨尚剑[18]对McAllister最初编制的ITM 进行了修订,使其更适合国内球队信任的测量,并将修订后的ITM命名为《球队信任量表》。

2.3 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结果变量

从目前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的研究内容上来看,研究者们更多对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纵向信任,以及团队信任对于球队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Dirks[16]利用麦卡利斯特的信任度测量法,对美国 NCAA 男子篮球队的球员和教练之间的互信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员和教练的互信水平会对球员之间的关系产生直接和明显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没有在球员之间产生。

在团队信任与球队绩效的实证研究中,于少勇[17]将衡量球队绩效的球队平均每场得分失分比、球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行为以及球队平均每场作为结果变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团队信任与球队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球员间的互信程度越高,球队对整体训练与赛事的满意度则更高,反之亦然。队员之间的信任会成为团队交流的中介渠道,从而对团队协作能力和球队绩效产生重要影响[18]。这表明,要想提升球队绩效,就必须提高整个球队的团队信任。学者买凡瑞等人[19]针对运动队中的团队信任对沟通的作用展开了深入探讨,结果显示,良好的团队信任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效率和透明度,且二者都会对球队绩效产生进一步的影响。虽然这两方面都作用于团队绩效,但团队信任明显具备基础作用,在坚实的团队信任基础上,才能产生互信、透明的沟通机制,进而使得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更加契合,运动表现进一步提高。李爱莉[20]在对女子青少年曲棍球的研究中提出,人际交互集群的形成、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的认识,以及运动员之间职业水平的相互信任,可以有效提升全队的整体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如果单个球员的实力已经变成了队伍的核心,那么由于对关键球员专业水平的信任,其他球员通常会在练习比赛中将球传给关键球员,并构建一个与关键球员的战术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果断地赢得比赛。解超[21]通过对足球运动中的团队信任、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效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这两个因素都会对团队效率产生积极作用。在教练工作中,不能只注重球队的训练成果,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球队的团队信任程度,从而提高球队的团队效能。

3 结语

对于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目前学术界更多地侧重个体层面,例如队员与队员、队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双向信任研究,而缺乏以球队层次为切入点,探讨球队中的多重互信问题的研究。在不同的信任方式下,团队成员注重的信任行为是有区别的,并且在每个类型的信任行为中,所涵盖的认知、情感,甚至制度因素都存在差异,维持各种信任需要强调不同的因素,需要从多角度出发,确定这些因素,才能抓住团队信任模式的关键特征。

在目前运动领域团队信任相关变量研究中,研究者编制量表的测量重点主要建立在信任定义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场景对非运动领域内的信任量表进行的修订。大多采用以运动员为被试的问卷调查法为主来获取相关数据。从而导致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测量方法类似,就会产生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CMV 效应可能会使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性。因此,在今后研究中,研究者不应仅局限于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应将数据获取渠道扩展到教练员的评定、赛事技术统计数据中,从而保证研究数据来源的多元性。

目前运动领域中有关信任的研究,学术界对其“某一方”的重视程度较高,且多数都是从单一的“静态面”出发,缺乏对其进行多重的动态层次的探讨。这种简化性的研究没有公正地处理信任的复杂性或信任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程度。因此,对于未来的研究,需将信任的研究推进一个新的领域,将方向转向信任的多层次分析,以及信任随时间的发展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的动态演进。

猜你喜欢
教练员信任球队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题的推广
表示信任
菜鸟球队菜鸟兵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些球队为什么拿不到总冠军?
NBA特刊(2016年7期)2016-09-10 03:54:20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