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谢 晶 执行/星 言
引言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叹,江西乃人杰地灵之所在。江西历史悠久,在宋元明清四朝,是南方发达的省份之一。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江西文学的绚烂篇章,也诞生了无数的文化宝藏。自古以来,江西人才辈出,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北宋江西词派领袖、宋词奠基人晏殊,宋代文坛领袖、千古伯乐欧阳修,中国11世纪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江西诗派开山鼻祖、“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一代诗宗、“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理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朱子”的朱熹,千古忠臣、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大明第一才子、《永乐大典》主持纂修者解缙,创戏曲巅峰、与莎士比亚一起被称为“并世双星”的汤显祖等都出自江西。
江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千年的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给文人们提供了最佳栖息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江西在文化与教育发展上曾几度独领风骚,江西文脉的千年传承,始终延续,从未停息。江西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品牌故事源远流长,江西诗派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化标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文化传承和影响,至今仍绵延不绝。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千年文脉的奥秘,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聆听江西诗派的千年回响。
江西诗派由何而来?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也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派。那么,江西诗派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南北朝至唐代,江西人文一直在深蕴厚蓄之中,到宋代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江西诗派也正是在这种浓郁的文学氛围下诞生的。
宋代文学进入鼎盛时期,江西的文化孕育和文人对诗词创作热情也达到新的高峰。在极其浓郁的文学氛围下,一群对于诗词有着无限热爱的有识之士聚到了一起。在那时候,作诗作词是一种潮流和风尚,江西一直以来都人才辈出,特别是在宋代,王安石、曾巩、杨万里、陆九渊等人都来自江西。用现在的话来讲,这些江西人随便建个群,出一部诗文集,都能风靡全国。江西诗派的成员一开始大多学杜甫,因此把杜甫称为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三宗”里的杜甫大名鼎鼎,他至今仍是诗界的顶流,而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则是大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对江西诗派的影响,黄庭坚甚至比杜甫、苏轼更甚。因为苏轼的词不易模仿,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循、便于学习,所以黄庭坚追随者很多。黄庭坚本人也非常喜欢指导诗坛后辈,因此黄庭坚在当时受到了非常多年轻人的追随和拥戴,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诗歌流派,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江西诗派的“诗坛宗主”。后来文人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这便是江西诗派的历史成因。
成就传承千年,诗派影响深远
江西诗派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江西诗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是非常高的。
江西诗派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等创作理念,诗风生新瘦硬,诗意跌宕起伏。江西诗派的影响更是遍及宋代整个诗坛,如杨万里、陆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南宋的不少诗人从学习江西诗派入手,又朝着江西诗派所追求的“自成一家”的目标向前发展,后来都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江西诗派特色鲜明,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突破唐诗的藩篱,形成自身的独特艺术风貌,也是北宋文化发达、诗歌繁荣的一个标志,具有相当积极的历史意义。宋代以后,其影响依旧连续不断,甚至在晚清的文学史上依然闪耀着江西诗派的余晖。
江西诗派在当时的影响极大,不仅盛行海内,亦远播海外。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诗人阅读黄庭坚的诗集,有些诗人的创作甚至有模仿江西诗派的痕迹。作为中国宋代的一张文化名片,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迹可循。
与此同时,江西诗派的精神也对千百年后的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诗意江西作为江西文化的名片,依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江右多诗人,江西遍地诗,吐纳之隙,俯仰之间,满是诗的馨香,尽显风流。2023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江西诗派高端学术论坛在九江举行。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文史爱好者、诗歌爱好者等数百人齐聚一堂,共话江西诗派的底蕴与创新。光影斑驳中,我们恍惚看到,近千年前,也是这么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相聚在共同的文学追求下,激荡出影响中国诗坛近千年的江西诗派。千年后的今天,在江西省大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东风下,江西诗派孕育时代生机,也必然萌发新的机遇。
细品江西诗派的文学魅力
说了这么多,江西诗派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中的诗句又有哪些独特的韵味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与细品江西古典文学的魅力。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山谷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典”,这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也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种发展,目的在于沿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
比如,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写道:“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其中“快阁东西倚晚晴”的“倚”、“万里归船弄长笛”的“弄”,都有余味无穷、出人意料的效果;“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则是体现了山谷体“用典”的艺术特色,活用了伯牙、锺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再比如《寄黄几复》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字面看起来很常见,但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
黄庭坚作诗有三大特点:注重用字,重视句法,讲究章法。注重用字,是指用字“要字字有来处”。每字每句,都不是轻易写出来的,都非常注重对诗眼的锤炼。“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黄庭坚论诗的句法时以秋月澄江比拟,足以证明他对句法的重视。而所谓章法,则是讲究诗的结构曲折变化,但同时也不会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他的这些理念和实践特别契合当时诗人的需求,也为宋人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思路。
诗意江西的精神传承
文以载道,书以焕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黄庭坚的诗“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正说明了江西诗派的精神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勇于创新,有自己的精神、风格和吸引力。在新时代,江西诗派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精神传承。
创新是江西诗派延绵千年的精髓。作为江西诗派的灵魂人物,黄庭坚特别重视求新求变的独创性。黄庭坚倡导“夺胎换骨”的诗法。所谓“夺胎”,就是指变化发展前人的诗意为己所用;所谓“换骨”,就是指袭用前人诗意而在语言上多作变化。他强调“我不为牛后人”“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就是说我们可以学习、模仿前人优秀之处,但绝不是居于别人之后毫无灵魂地复制和照搬,而是要在熟悉的基础上,真正地推陈出新。拥有自己的原创精神和特色,这样的创新才能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此外,江西诗派的包容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江西诗派虽然以“江西”二字命名,但却不拘泥于某一个地域,而是把所有有识之士聚拢到一起,扩大影响力。当时江西文风渐盛,黄庭坚的个人魅力也特别强,不仅本省的人倾慕,也有很多外地喜欢作诗、读诗、品诗的人纷纷前来,而这也让江西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在《江西诗社宗派图》里,黄庭坚为领袖,其下依次列有25人,但许多都不是江西人。那为什么这些人可以成为一派呢?归根究底,在于他们有共同的文化追求,以及一脉相承的著诗理念。保持开放,既是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又能聚集更多的力量,创造更多的价值。
诗脉传承,生生不息。当年,江西诗派于大家林立间,另辟蹊径,开创诗歌创作新天地,靠的是开放包容的有识之士创造的精彩绝伦的诗词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氛围;靠的是不拘泥于过去,而是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独立和开创精神。从开放包容,到守正创新,风起江右,回响千年,更会引领未来江西绽放更加灿烂的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