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 张 亮
新课标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持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提高阅读教学整体质量。所以,分析期待视野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使学生利用过往的学习经验、文学品鉴经验,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文本深度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正式提出的。从定义上来讲,期待视野是读者作为文本的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以及审美偏好,在心理上生成既定的思维指向或观念结构,继而生成对文学作品的预先估计与期盼。简单来说,期待视野是读者在过往的文学阅读语文学习和文学鉴赏中积累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审美价值的理解和认知。这种阅读经验下的期待视野是读者的人生经验与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是一种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对读者而言,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的。大量的审美经验与阅读经验会重构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期待视野下的阅读可以使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作品。在每一次品鉴和阅读过程中,读者既受到此前的期待视野制约,又走在拓宽期待视野、修正期待视野的路上。
期待视野作为接受美学的核心构成,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有着极高的价值,为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野。期待视野以学生原有的世界观、阅读能力、艺术素养、文学能力为出发点,在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上加以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制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佳的促进意义。具体来说,期待视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表现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以作品为中心。举例来说,过去大部分阅读理解类的题目是有标准“套路”的,学生做阅读理解类题型时完全可以按照固定的解题“套路”去解题,几乎无需个人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只能证明学生学会的是“套路”,而非知识。这种固定封闭且单一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毫无益处。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特征,学生在学习知识阅读文本时会通过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审美经验、阅读经验,在作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期待视野,根据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素养与文化能力,在期待视野下完成阅读,既改变了教学的固有模式,突出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重视度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
期待视野对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均衡且个性化的发展为己任,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与个性发育。而期待视野理论能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基于过往的学习经验和文学素养生成的独特感悟,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深度阅读、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性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概念,促使学生调用过往的生活经验及过去的知识积累,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下,从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还要让学生完成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以思辨性与批判性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深度理解文学作品。不难看出,期待视野与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期待视野从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个方面入手,可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既强调了生本化的教育理念,又突出了学生在阅读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践行课标要求的有效举措。
严格来说,期待视野是由学生以往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视野、文化素养、文学能力等因素构成的。将期待视野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过往经验、视野、素养与理想的自主调用,即引导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回忆过往的学习经验,思考个人对本课相关知识和文学作品的先前视野,综合个人的文学素养与文学理想,使其作为完成本次阅读学习活动的重要辅助。如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包含四大名著之三的节选片段。在过往的学习经验与人生经验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对四大名著有所耳闻,或已经完成了对四大名著的阅读理解,便会自然地对本单元所学知识产生先前经验,并构成期待视野。在此背景下,再开展节选作品赏析教学,可以事半功倍的,这便是一种先前经验视野素养与理想的正确使用。
创新期待可以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或在阅读学习作品时发现创新的、此前从未意识到、从未积累过的文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文学作品的意象系统等。如许多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会使用留白,即对某些内容不做详细解释或描述,这是作者刻意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也是作者与读者交互的一种形式。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哈姆雷特的解析都建立在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思考的表现,也是基于读者自身的创新思维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创新理解,最终便可以生成独到的经验与见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创新期待,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对文学作品加以理解和感知,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期待视野及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构建阅读支架。教学中常见的阅读支架多为情境,包括导入情境和问题情境。
1.导入情境。
导入情境即课前导入。教学时,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及文章意蕴,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导入情境,用于唤醒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相关联的故事场景或画面等,让情境作为学生走入文本的“直接通道”,让导入情境成为课上学习及阅读的支架,便能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春》时,根据文章主题,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组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还搭配了与春天相关的歌曲、诗朗诵作为背景音乐,在课堂上创建了“春日美景”的情境。优美的旋律与绝佳的风景交融成与文章主题相符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也为本课后续所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美的情境深化了学生对春天的感知与认识,引导学生回忆过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春天的情感,再通过情感共鸣与情境渲染,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之魅力。
2.问题情境。
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而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期待视野并完成阅读与学习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寻找适用本科教学的资料,展示一段与沧海相关的视频课件,带领学生一同欣赏。随后开展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对本段视频的看法,并回答问题:“带着你对视频内容的理解阅读诗词,分析本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将诗人曹操的情感与你个人生成的感受进行对比。”此类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与作者和文本对话的机会,在阅读诗词并赏析诗词时,教师播放的沧海视频与学生此前在阅读与学习中对曹操的印象,都可以成为构建学生期待视野的基础。
阅读话题是产生对话与课堂交流的关键,可以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期待视野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大多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本艺术留白,同时文章极富内涵和深意。而初中生正处于个人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会在个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事物的感知下,逐渐生成极具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与认知世界。可以说,这类学习、阅读和生活经验给初中生造就的期待视野是十分广阔的。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在了解初中生心理特征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制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阅读的话题,利用阅读话题引导学生交互并激活阅读期待,让学生基于个人的期待视野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学生的思维便会与作者的思维产生沟通与交互,并在期待视野的影响下,主动站在个人的视角去理解文章、感知文章,这正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文章的艺术留白及文章内涵,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想象思维,将其作为本课的核心阅读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走入深度阅读,完成本课学习。
1.利用留白激活想象。
留白是一种常规的文学创作方法。作者通过留白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供读者自主发挥。教师要合理利用文章留白,并深度挖掘艺术留白,让学生基于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与过往的学习经验,在期待视野中尽情想象、联想,完成补白,此举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的情境与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这句诗对应的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播放与诗词意境相符的中式古典音乐,此时,音乐就成了学生想象时的最佳辅助。学生随着旋律闭上双眼、背诵诗歌,带入个人情感与回忆,在脑海中“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便可以完成对诗句的情景再现。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既可以是真实的绘画,也可以是用语言表达的形式描述出脑海中的画面。想象既深化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联想能力。学生势必会调用过往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回忆中寻找与此情景相关联的画面,并将其转换为属于自己的创造,这既发挥了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中的最大价值,又赋予了学生学习与再创造的机会。
2.利用矛盾引导互动。
借助文本创设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困惑与矛盾,是带领学生走入文章内涵的重要方法。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质疑并释疑的过程。在期待视野与文本内涵产生矛盾冲突时,学生便会更加主动地探寻真相、寻找真理,这是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理解的一种表现,也是学生阅读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在认真品读课文内容后,通过适宜的方式创设认知冲突,或者直接利用文本中的困惑与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创设阅读教学中的多元性互动,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景物描写独具一格,尤其是“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对比,将乐景哀情烘托得更加鲜明。教师便可以从这两句的对比赏析入手,让学生分别从个人期待视野的角度说一说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阅读时又产生了怎样的困惑与思维矛盾。鲜明的阅读任务、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及文中描写的矛盾性特征,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欲望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也可以获得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期待视野是学生基于过往经验,从个人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品析文章本意的一种先前预估。期待视野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落实了新课标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要求,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入深度学习自主提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