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企投融资体制模式探索

2023-12-27 03:21吴家东
今日财富 2023年35期
关键词:投融资体制防控

吴家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国家对国企投融资体制提出新要求,需要国企结合当前发展现状,探寻合适的投融资体制模式,建立合适的资产管理机构,避免出现资产浪费和投融资风险等问题。但是目前部分国企在构建投融资体制模式时,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导致投融资体制模式构建质量较差。有关部门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相应的优化措施,不断增强国企经济收益,促进国企高效稳定发展。

一、国企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国家强调加强对国企投融资管理,要求注资必须在法律法规要求范围内有序开展,不得将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和具有公益性土地等资产作为资本注入投融资中。但是部分国企为了完成投融资任务,在构建投融资体制的过程中,会将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的土地转为无形资产,将划入的土地变更使用方式和用途所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增值收益作价入股,将当地政府虚假回购的城建项目转为实际收入,转增为实收资本,导致国企注册资本虚增,不利于投融资行业持续健康运转。

(二)风险评估存在问题

部分国企在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时,未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相关风险评估体系,没有规范风险评估流程,导致风险评估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高随意性,影响风险评估结果。另外,部分国企在风险评估中,未能组织专人做好前期准备,没有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形进行充分调研,对相关投融资项目分析不够透彻,在风险评估中经常出现评估内容不完善、评估结果不科学、建议提出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投融资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甚至出现投融资行为失败的现象,给国企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较差

由于国企掌握大量国有资产,其投融资决策与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息息相关。一旦出现投融资决策失误的问题,则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了降低投资决策失误发生概率,国企应加大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然而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国企未能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流程,也没有建设信息披露和监管平台,甚至没有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披露和监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国企在构建投融资体制模式时,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投融资体制存在较多漏洞,无法有效监管投融资决策行为,无形中加大了投融资决策失误出现概率,从而降低了投融资体制构建质量。

(四)缺乏高新技术投资布局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成熟,新技术和新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各行业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部分国企受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因素影响,基于求稳发展心理,在投融资体制中缺乏高新技术投资布局,很少按照实际发展需求加大高新技术投资力度,导致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结构性问题,影响了国企投融资体制的完善。

(五)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由于部分国企主要承担地方政府提供的相关社会职能,投资方向基本是以传统制造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主,自身经济盈利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筹集资金。在构建投融资体制模式时,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选择的投融资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间接投融资为主,甚至在资金需求紧张情况下,出现盲目投融资的情况,增加了投融资成本,弱化了投融资体制运用价值。

二、构建完善的国企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性

(一)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企在资金管理和应用方面,是由国家负责统一管理。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国企资金管理质量,但是极易降低国企的创新活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国企开始掌控股权,在经营发展中发挥出投资主体的作用,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按照发展需求,从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因此,当国企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有效减少国企负债率,提升经济收益,从而解决国企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发展阶段,国家开始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引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国企需要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模式,按照现行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分配各项国有资产,保障国企能够持续平稳发展。

(三)提升资产流动性和流通性

资产流动性是指通过转换存量资产,将相对固定的公有资产转变为具体的流动性公有资本。资产流通性是指将具有物理形态的资本,通过转变权力的方式,实现资产交易性目标。当构建完善的国企投融资体制时,可以运用货币经济理论,提升现金资产透明度,加快资产流动和流通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国企投融资体制的策略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

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新时期我国国企投融资行为增多,市场经济变化节奏加快,为了防止国企出现较大的投融资风险,有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投融资行为,为国企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创造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系统调研现阶段存在的投融资问题,分析哪些环节存在法律漏洞,结合实际存在的不良投融资行为,制定符合实情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中讲明哪些投融资行为违法违规,并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在完善法律法规时,可以通过互聯网,广泛采纳国企和群众意见,收集不同群体对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结合国企投融资现状,从中选取切实可行的建议,有计划地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国企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能够自主规避不良投融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制度。有关部门应在该制度中,建设完善的投融资债务偿还制度,严格禁止借新还旧行为,按照每年制定的偿还资金数额,根据投融资行为,设计合适的借还指标,统一借、用、还行为。同时,有关部门在完善投融资制度的过程中,应设计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将投融资体制模式探索任务分配给专门的工作岗位,为相关工作岗位设计投融资体制模式探索要求、工作指标和具体任务,让相关工作岗位的人员按照岗位责任制度,有序开展投融资体制模式探索工作。

(二)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新时期国企要想确保投融资顺利开展,提高投融资质量,需要在构建投融资体制模式的过程中,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投融资体制模式更加完善。一是国企在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前期,需要从管理者入手,要求相关管理者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从思想上认识投融资活动对国企发展的重要影响,让管理者自觉通过现有渠道,从专业书籍和网络平台等,收集其他国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案例,深究其他国企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要领,从中筛选出符合本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思路,确保管理者能够找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点。二是国企在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的过程中,应明确投融资目标,从发展视角出发,系统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融资活动,明确有关投融资项目的方向、规模和结构等。并在该机制中,设计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投融资风险防控手段。在事前阶段,国企可以将立项和决策作为投融资事前风险防控环节,组织专人负责对有关项目的投资环境、融资能力、投资方向等进行系统评估,深究其中是否存在估值风险、整合风险或债务风险等。在事中阶段,国企可以将实施作为投融资事中风险防控环节,派遣从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负责评估投融资过程中是否存在常规风险,并让工作人员在投资规划中期评价、年度投资季度完成以及投资项目进度报告中对常规风险进行再次识别、评估,按照识别和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风险防控手段,防止引发重大投融资风险。在事后阶段,国企可以将运营作为投融资事后风险防控环节,要求有关人员除了防控特定的投融资项目之外,还需要重点评估投融资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转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有计划地改进投融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风险防控质量。

(三)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第一,定期公开投融资信息。国企在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中,可以将偿债率、债务率和收益率等全部引入到投融资公开信息中,建设专项资金台账,要求专人负责每天完善台账上的投融资信息,明确每笔信贷资金使用用途。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开投融资信息,自觉接受相关单位、社会以及群众监督,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第二,建设信用等级评级监管机制。信贷部门应在建设该机制中,细化现有资产资源类型,明确各项资金监管负责人,要求负责人动态监管有关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管有关部门按照约定规范使用资金,让负责人将监管中收集到的具体信息记录在案,定期反馈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根据监管人员上交的监管信息,评估相关平台和部门的信用等级,按照实情提出有关资金使用标准,以此规范有关部门的资金使用行为。

(四)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

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企要想完善投融资体制模式,应积极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促进投融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建设投资风险清单数据库,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国企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建设该数据库,让信息技术人员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细分数据库的层级和类别,在设计层级时,可以将投资风险清单分为国企整体、单个业务和投资项目三层;在设计类别时,可以根据国企现阶段的投融资现状进行设计。由于国企投融资专业性强,信息技术人员对部分投融资行为缺乏深入了解。国企可以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到投资风险清单数据库建设中来,让有关部门负责人向信息技术人員讲明现阶段的投融资行为以及具体工作需求,确保该数据库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通过设计投融资内控程序,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国企可以派遣专业的程序员负责设计投融资内控程序,让程序员结合阶段性投资规划、年度投资计划以及投资项目等,设计有关投融资项目内控程序,打通管理层与基层部门的沟通渠道,确保有关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内控程序,在各层级和各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为投融资活动开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最后,加大投融资管理工具投入力度,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国企应在构建投融资体制的过程中,让管理层负责调研有关部门的投融资管理工具类型和使用情况,分析哪些投融资管理工具需要更新换代,按照实际需求,积极引入更加先进的投融资管理工具。让有关人员通过在线平台,利用投融资管理工具自主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等,不断提高投融资实施质量。

(五)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第一,拓宽投融资渠道,减少投融资投入成本。国企由于其他国家背景和行业地位优势,银行偏好给国企授信,因此通常国企将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间接融资渠道。为了实现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国企应在构建投融资体制的过程中,积极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主动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交流,为后期投融资做好准备。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多金融创新品种,国企可以在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过程中,通过中间票据业务、金融融资租赁、协作委托贷款和信托理财贷款等进行投融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二,吸收社会资本,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部分国企主要以负责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主,短时间内所需资金总额较高,但是项目回报时间长,资金周转慢。国企可以采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展投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周转压力。第三,发展经营性业务,开拓投融资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可以灵活运用在经营发展期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向社会提供会展、旅游、物流和广告等服务,并将重点服务发展为经营性业务,从中快速获取现金,解决资金压力。同时,国企还可以按照当地城市发展需求,增设城市市政管理服务和城市配套管理服务等经营性业务,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城市运营商,进一步扩大经营性业务的现金流。第四,借助政府注入资产,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国企可以与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引导地方政府将优质资产注入国企中。在政府注入资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资产虚增的现象出现,国企应按照现有法律法规,明确优质资产类型,积极与政府协商,将水务等能产生现金流的准公益性资产注入其中,从中获得投融资资金。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给国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企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积极进行投融资改革转型,按照内部发展现状,探索合适的投融资体制模式。为了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模式,国企应系统分析目前投融资体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处理对策,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运用多种方法改进投融资体制模式,全面提高国企投融资质量。

猜你喜欢
投融资体制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