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批评的学科价值

2023-12-27 18:36:11慕晓东
中国园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自主性风景园林园林

慕晓东

本文论证的内容是,除行业、教育、社会和环境价值外,风景园林批评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还具有多重的学科价值。批评(即“评论”)不以责难、臆断和诽谤为己任①,因为批评的本质是创造知识(creation of knowledge)[1],增进事物的理解,探索事物的意义[2]。本文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学科价值至少有3个缘由:1)间接原因在于,在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下,批评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设计、历史、理论皆有密切关系②[3-5];2)直接原因在于,当下风景园林批评不温不火,其学科价值尚未得到深刻认识③[6-9];3)根本原因在于,在特定范围内,风景园林批评有助于局部地摆脱学科的困境。这些缘由即是本文的研究动机。

目前,在国际知识图谱中,风景园林的学科属性时有质疑之声[10],同样,国内的风景园林亦陷入学科危机④。无论是回应质疑,还是把握机遇,本文假设,学术共同体倘若要把风景园林再次带回一级学科的地位,那么,在未来重建学科的路途上须达成特定的共识⑤[11]。

任何奋斗纲领不会限于某个共识,再加上,当前目标是学科重建,故而,以学科(discipline)的固有性质为抓手,便可能在众多共识中捕捉学科振兴的关键点。众所周知,学科的固有属性是专门化知识,即,一些独立的(independent)、系统的(systematic)理论和知识基础⑥。独立性,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之独特性(exclusiveness)[12];系统性指的是,一个学科的知识具有一种层级性和结构性的理论特征[13]。因此,重建一级学科的关键性共识在于:风景园林学须在建构独立性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筛选、组织和搭建其系统性理论。

虽然当今知识生产以学科交叉为主导模式,使得风景园林理论在跨学科风尚下变得颇为多元,然而,多元并非意味着系统性,多元还可能表明某种散乱的去核心化。因此,建立风景园林理论的系统性,可能还需要跨越至少2个层级的知识系统,换言之,风景园林理论的系统性不得不以若干二级学科和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作为共同基石⑦[14]。在此,纵然其他分支领域的理论知识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但据风景园林的学科本义,本文仍主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有可能作为未来建设系统性理论的重点⑧。

除理论的系统性建设外,还须把自主性理论(autonomous theory)纳入建构之中⑨[15-16]。自主性理论这个概念在国外风景园林学界时而会提到[17-18];但国内学界和行业则基本不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者会不断提醒风景园林理论应聚焦内核议题[19],不过须分辨内核知识与自主理论可能是不同的⑩[20],所以需要在未来的理论探索中给予鉴别与澄清。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学术界或有建构自主性理论的自觉意识,然而,却始终没有出现深度思辨的研究。因自主性议题与独立的风景园林理论有着密切关联,故而,学人亦可考虑把精力投入到自主性议题上,以回应学科建设。

总而言之,重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关键之处,既在于部分地回归于“规划设计及其理论”和“历史与理论”2个知识维度进行系统性搭建,还在于锚定“自主性理论”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辨。恰恰在此学科语境下,本文倡议把批评学引入学科内部,提出风景园林批评学的研究框架[6],一方面能建构出一个独立且系统的学科分支,另一方面能推动风景园林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系统。正是在后一个期待中,批评能在作品、设计、历史、理论与自身的复杂关联中,全方位提升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以下从4个维度进行讨论。

1 第一重学科价值:批评促进于设计理论的系统性搭建

界定风景园林批评基本离不开一个核心关键词——价值判断(valuable judgement)[21],再加上评论又以景观作品(landscape works)作为判断对象,所以,在批评活动中,关于景观作品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从根本上决定了评论是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捆绑在一起的。此外,批评的一个天然使命是知识创造,因此,风景园林批评的本质便是从景观作品中创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当然,反之亦然)。

与文学世界的文辞语言不同,处于静默状态的景观,既不具备言说能力,也不能表达情绪和思想,所以,大多数景观作品会永远保持沉默无语。此时,风景园林批评家的职责即是帮助那些有价值的景观进行倾诉和发声,把隐匿于景观作品中的洞见和奥秘呈现给公众[22]。尽管并非所有景观都值得评论,然而,凡是得到评论的作品,则可能在其内涵剖析的过程中,发掘出有理论潜力的概念,发挥(或应用)其特定的解释性(interpretive)和批判性(critical)的功能,乃至建构出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theory),从而拓展相应的知识体系⑫[23]。故而,在评估景观的价值判断时,批评本身就是探索凝聚于作品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

正是基于上述属性,使得批评能在“对象性知识-景观作品-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科”的层级结构关系中发挥学科价值⑬。为了更清楚地论证批评之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的意义,下面举例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的作品——科罗拉多的哈勒昆汀广场(Harlequin Plaza in Colorado)以观察批评是如何提升蕴含在景观作品中的理论营养。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风景园林名师欧林(Laurie Olin)曾以蛮激进的言语评论哈勒昆汀广场:

我不太喜欢该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部分由于个人的信仰,部分考虑到我的专业偏好(predilection),而且,我还会质疑3位风景园林师的立场,当然,我对作品的主题或材料也有保留意见[24]31。

欧林之语暗含大量信息,但本文关注欧林评论的义理逻辑,概言之,风景园林的设计理论不应源于艺术,而应跳过艺术,直接借鉴于自然之道。

欧林认为,自然是人类艺术的终极原型⑭[25]。倘若风景园林师不是师法自然,而是借助其他中介物从事艺术创作,那么,其设计理念便不符合欧林的理论标准。即便那个中介物是先锋艺术(avant-garde art)亦不可行,因为前卫艺术也是师法自然的结果。鉴于艺术是模仿或抽象自然的衍生品,因此,景观设计不应以艺术作为创作原型。哈格里夫斯的作品恰源于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且把拼贴(collage)和扭曲(distortion)的创作途径应用于哈勒昆汀广场以制造出异化、幻觉和眩晕的综合体验。但在欧林的理论视角下,超现实主义不是关于自然的直接识别(discernment)和直接抽象(abstraction),而是自然再加工后的次级模仿,所以哈勒昆汀广场违背了景观设计之师法自然的最高准则。因此,哈格里夫斯把景观的内在灵韵降格了[24]22,这便是欧林不喜欢该作品的智识逻辑。

不过,非常有趣的是,当代风景园林师评论大家特雷布(Marc Treib)却不认同欧林的断言,他明确指出,正如凯利(Dan Kiley)以勒诺特为师、埃克博(Garrett Eckbo)把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当作灵感源泉、沃克(Peter Walker)受启于极简主义艺术家勒维特(Sol LeWitt)和贾德(Donald Judd),哈格里夫斯则是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绘画为宗,因此,在特雷布的理论视角下,先锋艺术不是二流的思想来源,反而现代主义作为理论资源拥有无限的想象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哈勒昆汀广场中,那些虚空(void)、忧郁(melancholy)、幻觉、萦绕(huanting)、迷失方位、扭曲和好奇……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体验[26]。在此,特雷布捍卫哈格里夫作品的依据既来自历史性类比,又基于斩断师法自然的必然性。

同一作品,不同之人却抱有截然迥异的价值判断,而判断支点又取决于相应的概念、理论和思想。因此,在评论景观作品的过程中会援引或涌现出大量知识,其实正是那些知识打开了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的大门。还值得强调的是,评论不仅能运用理论来解释作品的内涵,还能在作品中建构出相应的理论。理论与作品之间至少应保持一种双向的交流关系。假如特雷布与欧林评论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属于前者,那么,科纳(James Corner)的景观批评则属于后者。

纽约高线公园,作为21世纪美国最具原创性景观作品出自风景园林师科纳之手[27]。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科纳便苦心钻研学术,试图为风景园林提供新的理论坐标。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启蒙时代和现代主义各个阶段的园林知识,评论经典的景观作品,一方面批判实证主义、教条范式和视觉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又竭力重建景观/园林业已丢失的想象性、隐喻性、情境性和诗意性[28]。换言之,科纳凭借评论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础路径,进而把景观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阐释学(hermeneutics)纳入风景园林的理论集合[29]。回到设计上,高线公园的巨大名望部分在于创造性理论,而现象学与后现代性相互整合的理论组合拳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纳的超凡评论技能。因此,科纳通过批评活动建构出的理论观点,一方面,拓展了风景园林理论的知识维度;另一方面,还将其应用到具体设计作品中。批评的理论魅力在此展露无遗。

实际上,一个景观作品到底表达了什么,完全是个开放性议题,风景园林批评家的责任是呈现言之有物的思辨性洞见,因此,批评能不断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的持续性操练和建构。

2 第二重学科价值:批评史能完善系统的知识集合

风景园林批评自身的学理基础和知识体系需要坚实的理论建构,例如,批评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等,同时,风景园林批评学还须依赖于独立、连贯、扎实的批评史。一个分支学科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须以相应的知识史为前提,坚实且深邃的批评史是建构风景园林批评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风景园林批评学的知识体系下,有待撰写的风景园林批评史显然是一份独立且系统的知识⑮[8]9-12,它能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提供相应的知识集合。

风景园林批评史需要把古、今、中、外4个时空坐标的历史文本纳入其中,因此,整个批评体系既有中国以及东亚的批评历史,也有盎格鲁-撒克逊和伊斯兰世界的批评文本,当然也少不了澳洲和南美洲等地区的批评史。以历史类型而论,不仅包括园林批评史(history of garden criticism),还有景观设计批评史(history of landscape design criticism),甚至还涉及更广范畴的景观批评史(history of landscape criticism),这些批评类型都是风景园林批评史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限于篇幅,本文仅举可能是人类最复杂、最精妙的空间类型的批评史为例(即中国园林的批评)⑯,以期管中窥豹,说明批评史如何作为独立的知识系统而存在。

讨论中国园林批评史的建构,或许,首先应作历史时期的划分,本文假定以民国和改革开放为关键节点,民国以前是古代,民国至改革开放为近现代,改革开放以后是当代⑰。

古代园林的文本至少可分4类:1)专门的园林评论,比如计成的《园冶》、叶燮的《论假山》、陈淏子的《花镜》;2)文艺散论中的园林评论,比如唐宋史料笔记《癸辛杂识》《梦溪笔谈》、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林有麟的《素园石谱》、陈绍珩的《扫剑》、清代高士奇的《北墅抱瓮录》以及乾嘉学派笔记中的园林评论;3)园记中的评论,主要收录于《中国历代名园记》和《园综》;4)文学中的园林评论,以《浮生六记》和《红楼梦》为典型代表。

中国古典文献汗牛充栋,蕴含浩瀚的园林评论。虽今人治学多求助于古籍数据库,但仍有不少文本尚未收录于《四库全书》这样大型古籍电子库,明代谢肇淛撰写的《五杂组》便是一例。在该杂论中,“地部”有十分精彩的园林评论:

北人目未见山而不知作,南人舍真山而伪为之,其蔽甚矣……然在作者工拙何如。工者事事有致,景不重叠,石不反背,疏密得宜,高下合作,人工之中不失天然,偏侧之地又含野意,勿琐碎而可厌,勿整齐而近俗,勿夸多斗丽,勿大巧丧真,令人终岁游息而不厌,斯得之矣[30]。

这段引文,辞章上佳,义理有据,考据不偏,算得上园林评论的范本,而且,诸如“疏密得宜”此类经典批评话语已出现于明代的文人世界⑱。《五杂组》中的园林评论至少可提出以下几个议题:其一,园林评论的文本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第二,园林评论所借鉴中国文艺知识到底处于哪个维度坐标;其三,园林评论是否曾经启发过中国其他文艺评论的话语;其四,如何建构中国园林的批评史;其五,如何组织园林评论的内在知识结构……精准回答这些议题不仅影响风景园林批评史的建构,甚至,还关乎中国园林思想史的书写。

回到近现代世界,至少可以从2个维度考察园林评论的历史撰写。在最宽泛的维度上,起码又有2个学术共同体在研究中国园林:一个是国内学人,一个是国外同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人开始从事中国园林的现代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园林评论主要以历史主义为主,基本延续古代的文艺话语。到20世纪50—60年代,学人把园林与时空范式当作评论支点。同时,还有学者试图打通园林与文人美典之间的障碍,当然,这也直接开启80年代以来用意境论入园林评论的文化风尚。此时,园林评论犹如“天空星丛”,璀璨夺目。到了当代,来自跨学科的学者又从比较文化、现象学、图像学等不同视角拓展园林评论的智识维度[32]。

除了国人的园林评论外,古代西人也做出过不少的园林评论[33]。到了近现代,汉学家接过严肃评论的大旗,从而在智识方面扩展中国园林评论的深度和广度⑲。在当代,汉学家们继续深耕,使得园林评论的视角变得更加多元。此处仅举出2例,浮光掠影,吉光片羽。

在201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梅尔清(Tobie Meyer-Fong)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进行园林评论,通过太平天空军事活动理解园林空间的多样性[34]。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主任李孝悌于2022年出版的《恋恋红尘》把水绘园看作冒辟疆内心遗民世界的映射和缩影,造园即营国。所以园林成为晚明遗民从事政治抵抗的文化空间,这份研究无疑大大提升关于中国园林的理解[35]。

本文无意搭建风景园林批评史的系统框架,而是旨在说明,中国园林批评史的编撰尚须处理零散且庞大的知识,更何况是容纳古今中外的风景园林批评史!未来学人需要从故纸堆中搜索、归类、组织、叙事以至建构出独立的风景园林批评史,那么,我们便可期待一个系统性知识网络的出现。因此,正是在“园林批评史+景观设计批评史-风景园林批评史-风景园林批评学-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批评-风景园林学”这5层等级结构的知识系统下,批评的知识史能在风景园林学中扮演核心价值。

3 第三重学科价值:批评能巩固三位一体的稳定结构

在文艺批评/建筑批评中,“文学历史、理论与批评”和“建筑历史、理论与批评”已清晰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因此,在相似的学科属性下,风景园林批评当然也须遵循“三位一体”的知识模型,从而把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36]。

批评的基石是价值判断,要做判断,则须立场,立场又基于支点,而思想、理论、理念和概念恰是批评支点的来源。在批评与景观之间,批评家能运用理论性概念(theoretical concepts)作为支点,以发挥批评的知识创造功能。因此,批评需要史论提供知识作为分析和解释景观作品的理论支点[4]22。当然,批评并非指是被动的拿来主义,在最理想状态下,批评活动也能生产出有价值的理论性概念[37],换言之,历史与理论亦能利用批评的理论生产功能而辅助于史论研究⑳。因此,在三者之间共通性、交叉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㉑[38],历史、理论与批评共同组成的“三驾马车”则是风景园林的核心知识体系。

下文给出3位中英美风景园林领域的扛鼎之作,试图说明历史、理论与批评如何构成一个紧密系统的知识体。

陈从周先生的《说园》是园林研究公认的集大成之作。至少,从本文角度而言,正是陈先生把园林历史、理论与批评进行融会贯通,彼我互为,才最终铸造出《说园》的经典形象。在5篇宏论中,园林评论的高见,随处可见,比如“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39],该判断至少能说明几点:其一,造园理论与绘画理论相通;其二,画理来自画史;其三,由画论入园理,是园林评论的概念支点。陈先生从画史的尘封中淬炼出“山-脚、树-根、舟-身”之论,进而再作为园林评论的试金石。因此,陈先生会用关联性思维把历史、理论与批评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三者并无内在间隙,浑然天成。

第二个例子是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创始人杰里科爵士(Sir Geoffrey Jellicoe)和他夫人合著的《人造景观:从史前至当前的环境塑造》(The Landscape of Man: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也是“三位一体”的佳例㉒[40]。杰里科爵士拥有三重身份,早年求学时是位调查和测绘园林的历史研究者[41],独立执业后,他的身份是风景园林师,同时,杰里科还是学科建设者、教育者和设计理论狂热者[42]。正是以上三重身份让《人造景观》的文本属性颇具多元性。具言之,《人造景观》看似在撰写人类景观的营造史,然而,该书更像人造景观营造的史学评论,其间夹杂着每个地区景观营造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审美。因此,《人造景观》不能单独分离“史、论、评”来观之。

另外一个例子是美国风景园林师沃克与另一位历史学家合作的《看不见的花园:在美国景观中寻找现代主义》,在前言中,沃克说道:

1975年,我历经了近20年的职业实践,于是又回到哈佛设计学院教书……1977年春,开始研究20世纪美国风景园林师都做了什么,他(她)们的社会理想和艺术信念是什么……起初,主要意图是介绍当代景观作品,后来,我们又深耕以下议题:为什么那些令人陶醉的、美丽的、重要的作品很少为人熟知?……本书不是编撰一些简短的个人传记,而是聚焦于风景园林师的生活,追踪历史发展,将之视为整体[43]。

这段自述至少可捕捉4点信息:1)在本书问世前,美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史论研究很匮乏;2)沃克敏锐意识到景观的作品、设计、历史、理论与批评之间的内在关联;3)沃克的职业经验与合作者的史论学养,使得他们的景观评论深入浅出;4)沃克使用极简主义的标签把自身置于大师阵营中,说明沃克心怀清晰的理论自觉和历史意识㉓。

总之,在陈先生的《说园》中,“说”即评论,历史与理论则是“说”的支点;在杰里科的《人造景观》中,人类环境的营造是在评论与理论的历史叙事过程中完成的;在沃克的《看不见的花园》中,评论是出发点,历史编纂是途径,理论阐释是底色。3个文本的共通点是把历史、理论与批评皆融于整体文本里,在一定程度上则说明了,风景园林批评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能内在地深化史论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可外在地促进史论的系统性研究。

4 第四重学科价值:批评推动于自主性理论的独立建构

以上内容主要从理论的系统性入手,这部分着眼于风景园林理论的独立性,即,围绕某个内核理论从事可能的建构。

在讨论前,有必要澄清跨学科性研究(interdisciplinary,或者是,trans-discipline)与内核理论间的逻辑关联。跨学科研究固然是当代理论生产和知识创造的主要途径,但鉴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特殊性则须谨慎看待其利弊。具体而言,在某个学科尚未建构出自身的内核理论和系统理论之前,无限地依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能会造成学科的毁灭性瓦解:无内核的境况非但没能让风景园林理论变得更具系统性,反而致使其面临更加离散的危机。因此,风景园林所遭遇的学科困境不在于跨学科使得无限外扩的知识体量内在地撕裂了基础理论,而在于核心理论的双重模糊性㉔[45],从而无力让当下纷杂的理论实现聚焦和收拢。势头猛劲的学科交叉与内核孱弱的学科基础形成巨大的反差现象,未来,倘若可供讨论的内核理论仍旧继续缺席,那么,风景园林理论很可能在外扩力量和内缩力量的相互拉扯下,越来越背离学科建设的基础共识。因此,重建风景园林理论和知识系统须尽量保持内核建构与交叉探索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当前更紧迫的风向是,风景园林学人不得不去回应理论独立性的议题。

本文主张,自主性理论(autonomy theory)是风景园林理论能够赢得独立性评价的关键踏脚石。

正如上文提到,虽然风景园林学界很少严肃且系统讨论自主性,但在历史文本中,仍有不少学者曾碰触过理论自主性的理论议题。例如,比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的资历还深的美国人唐宁(A.J.Downing)曾预见到,风景园林的独立发展不得不与艺术/建筑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所在,在1841年,唐宁明确表达了以历史为基的内在语言(internal language),能够在自主性理论的基础上演绎形式逻辑,从而建立风景园林的学科自主和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ity)㉕[46]。

实际上,自主性理论从未真正从风景园林中彻底消失。近来,有不少学者从瞬时性(temporality)和绵延(duration)等具体概念上提出风景园林区别于建筑或艺术的观念[47]。更耐人寻味的是,建筑师也会把时间性当作景观与建筑的本质区别,比如,意大利建筑师斯卡帕(Carlo Scarpa)在营建自己的名作布里昂墓园(Brion Cemetery)时说道:“亲爱的我,我完全做错了”,这句话以自责的口吻表明,他低估了景观的时间性在建筑体验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㉖[48]。

本文不厌其烦地强调自主性理论的重要性,更深的意图在于,自主性理论与风景园林批评密切相关,除了其他学科已经做出的自主性建构必会依赖于批评的真实经验外,梅耶(Elizabeth Meyer)这位或许是当代最犀利的风景园林批评家曾说过:

我的身份是一名风景园林批评家,而不是绘画、室内、建筑或文学领域的批评家,因此,我感兴趣的是存在于真实空间中的场所,而非画布、房屋基础或书页的文本……作为风景园林批评家,我尤其感兴趣于景观的时间性。天地瞬息万变,这块场地发生了什么变化?风景园林批评家又如何记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更替?……我从时间性和场地之间结构关系入手,详细观察,然后,通过这种方法把风景园林批评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㉗[49]

在这段引文中,梅耶明确无误地表明,她亦是景观时间性的坚定捍卫者。同时她还会把时间性看作是景观与建筑、绘画、文学能够产生差别的根本因素。故而,梅耶从事评论的出发原点在于,景观时间性所具备的自主性理论的潜力,这不仅关乎理论探索的合理性,更涉及学科建设的核心要务。在此,梅耶认为,批评家所从事的评论活动则是运用、验证和建构自主性理论(即时间性)的必要条件㉘[6],这正是批评有资格承担探索风景园林自主性议题的原因,更是批评之于风景园林理论的独立性建设的价值所在。

5 结论与展望

回到原点,风景园林批评意味着捕捉景观的历史痕迹,剖析其演变过程,呈现景观的神秘性,彰显其矛盾性,展现景观作品的价值,揭示其内在辩证逻辑,最终探索景观作品以及周围世界事物的全部意义。故而,凭借着其巨大的智识性效应,批评还能在作品、设计理论、批评史、历史研究和理论建构(尤其是自主性理论)的多重知识网络中,扮演着强劲的创造力和推动力:一方面为风景园林的系统性知识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风景园林的独立性理论提供动力,从而多方位地促进学科建设。

在批评与学科四重价值的基础上,本文期待未来涌现出大量客观、合理、充满洞见的景观评论;同时,在与史论的创造性互动下,批评作用于学科,超越于学科,让理论照亮现实,让设计验证理论,让风景园林批评学彰显自身的无限价值。

致谢:感谢恩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育帆教授!

注释:

① 在学科维度上,Criticism翻译成“批评学”,在学术维度上,criticism可译为“评论”,两者无甚差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语境下,评论/批评(criticism)与评论(review/comment)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读者可能需要在上下文进行词义甄别。

② 在风景园林领域,虽有批评之名,但批评之实不容乐观,尤其相较于文艺批评和建筑批评而言,国内外的风景园林批评似乎都没有建立起普遍的学科意识与行业共识。因此,继续强化批评在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中的结构性功能仍是势在必行。而且,关于批评与设计、历史、理论的复杂关系,更是理解风景园林批评的学科价值的基础,参见参考文献[3-5]。

③ 据笔者有限的智识范围,国内外的学术界目前尚未出现过系统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学科价值的研究,或者说,尚未有单篇论文深入地讨论该议题。在年初,笔者撰写了一篇纲领性文章,曾明确指出,风景园林批评具有5个价值,而学科价值则视为首位的,参见参考文献[6]。但由于该篇文献的篇幅有限,所以未能深入讨论之。因此,本文续更前文,以继续讨论批评的学科价值。不过,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深度与广度有限,但之前也有提及过风景园林批评的文章,参见参考文献[7-10]。

④ 这里所言的危机指的是,风景园林的一级学科地位遭到取消。虽然当前的学科建设受到巨大的挑战,然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至今,几代先辈学者在风景(landscape)、园林(garden)、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知识探索上曾做出过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学科贡献。因此,在回应危机前,一味贬低自身的学科成就并不可取,反而深层次认可前辈学人的学科贡献则是重建学科首要的共识之一。

⑤ 学科与专业的辨析是极为关键的!取消风景园林的一级学科不是说风景园林彻底消失了,实际上,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实践专业(practical profession),不仅因自身事实性会永远存在,更有趣的是,还能借机设置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培养体系,从而为探索创新性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提供了时代先机,参见参考文献[11]。尽管当前形势有利于风景园林专业的高等教育全面建设,然而,本文仍坚持重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地位的必要性,并不会因为专业硕博的设立而影响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持续搭建。此外,学科属于理论的知识范畴,专业属于实践的知识范畴,风景园林知识尽管时常把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以服务于景观的规划、设计、管理和保护,然而,理论与实践终究属于2个不同的知识类型。因此,本文的基本逻辑在于,一方面,重申学科与专业的差别;另一方面,批评主要作用于学科价值,虽然也与行业价值密切相关。总之,在未来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的培养体系中,心怀重建一级学科仍是当前学人责无旁贷的学科使命。

⑥ 根据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第三的内容(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已形成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学科内涵与其他一级学科之间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可以明确知道,“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理论与知识基础”是一级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知识的范畴大于理论,但在本文研究中,两者暂不给出本质差别,且将它们一视同仁。

⑦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还明确指出“一级学科的设置一般应具备多个明确的二级学科”,“明确的”这个修饰词也侧面说明了,独立且系统的理论是构成二级学科以及分支学科的前提条件。在2011年,风景园林曾划分出6个二级学科,但未来学科的重建是否还坚持原有设置,则须在理论建构和行业实践的双向过程中不断验证其合理性,探索是否有其他的设置可能性。关于20101年增设的6个二级学科,参见参考文献[14]。同时,还应当强调的是,本文假定学科知识的等级性大体遵循以下逻辑:“单个理念-概念-概念集合-理论-理论思潮-知识系统-分支学科-二级学科-一级学科”。所以当提到风景园林批评学时,首先,自身指的是一个分支学科,其次,向上隶属于史论的二级学科,最后,向下包含众多概念和理论。

⑧ 本文提出未来的学科建设的核心可以考虑重回规划设计及其理论,重新建构相应的史论基础,这种假设性议题有3个支撑:其一,设计学科关于理论建构的基本逻辑;其二,艺术与建筑相关学科建设的经验;其三,风景园林学科自身的知识属性。

⑨ 一个学科能否成立,自主性理论是建构的基础。故而,在很大程度上,本文会假定,风景园林自主性理论的缺席是学科根基不稳的根本缘由之一。关于艺术自主以及建筑自主的讨论,可参见参考文献[15-16]。限于本文的写作篇幅,因此,本文在第四重价值中会提及批评在建构自主性理论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关于风景园林自主性理论的建构,笔者将另辟新文讨论该议题。

⑩ 自主性理论更倾向于围绕某个概念进行理论建构,比如参考文献[15-16],它们分别从历史辩证性(historical dialectics)和自由(freedom)出发讨论绘画与建筑的自主性理论,其特点是非常精确的概念演绎,而内核知识则可能同时着眼于多个概念的集合,关于内核知识的理解,参见参考文献[20]。纵然内核知识与自主理论存在差别,但其学科建设的动机则是相似的。

⑪ 鉴于风景园林批评学是一门重要但尚未获得普遍认可的分支学科,因此,在论述批评对应的每个学科价值之前,本文先用1~2段的内容介绍风景园林批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相关内容,为其后的学科价值提供学理基础。

⑫ 什么是风景园林理论?不同学科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新西兰风景园林理论家斯沃菲尔德(Simon Swaffield)看来可分为3种:解释性理论、批判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简单地说,解释性理论没有规范性理论那么稳定,同时,两者都可能具有批判性。所以规范性理论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更强大的解释性。参见参考文献[23]。

⑬ 鉴于风景园林规划则与量化评估有关,比如景观绩效(landscape performance)或风景资源评价,所以这类评估与文艺建筑论文完全不同,故而,本文只论述设计理论与批评的关系。

⑭ 由于欧林与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使得欧林深会受哈普林影响,比如,景观设计的原型到底是艺术还是自然,哈普林职业生涯后期的理论显然是支持自然大道,参见参考文献[25]。

⑮ 关于风景园林批评史的编撰,目前学界尚无相关研究。2020年曾出版《风景园林评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作者仅蜻蜓点水地指出几份风景园林批评的关键文献,几无批评史的概念;此外,非常可惜的是,这部论著未能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参见参考文献[8]。基于此,笔者正在撰写的《风景园林批评学》则尝试弥补其系统性缺失。

⑯ 中国园林的价值是世人公认,尤其是近年出版了一份海外研究者收集中国园林的英文注释书目(Annotated Bibliographyo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s by Greg Missingham),他给予中国园林的评价很直白,即,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来水平最高的建筑类型(classical Chinese scholar garden was the most sophisticated architectural genre ever invented)。同时,这份书目也可以看作是一份中国园林批评史的书单。

⑰ 该分期考虑到园林知识生产的话语范式,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任何历史分期都带有主观性,笔者自身也对本文的分期保持开放性讨论的姿态。

⑱ 在近现代的园林评论中,童寯的《江南园林志》则把疏密得宜看作造园的三大评价标准之一,算是尊法古人了。参见参考文献[31]。

⑲ 海外中国园林的评论研究成果是蛮丰富的,比如,包爱石、李绍昌、阮勉初(Henry Inn)、陈荣捷、喜龙仁、吴讷孙(Nelson Ikon Wu)、凯瑟克(Maggie Keswick)、科律格、安乐哲(Roger Ames)等,不一而足。

⑳ 在风景园林批评的5种类型中,描述性品评、原真性阐释和分析性解释多属于前者,而建构性阐释和典范性知识则多属于后者。前者可以说明,批评能生产出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的相关知识,后者则恰恰表明,批评活动具备创造出全新理论性概念的能力。关于5种类型的划分,参见参考文献[6]。

㉑ 为了更有力地论证三者的关系,笔触将大段引用文学批评的论述:“掌握文学研究的法门,便是清晰认识到历史、理论与批评的区别。首先,须区分两种文学类型:一种以共时性秩序(simultaneous order)为分布原则,一种是按照编年体进行组织,同时,这些作品还是历史进程(historical process)的一部分。其次,区分2种研究路径:一种是研究文学原理(principle)和标准(criteria),一种是研究具体的文学作品(无论以个例形式,还是以编年体方式进行研究)。文学理论侧重研究相应的原理、范畴和标准,是比较稳定的知识;然而,具体的文学作品研究,倘若不是文学批评的话(主要以静态的研究路径入之,且批评带有不稳定的概念属性)那便是文学史。尽管三者的区分是清晰的,但研究它们的方法却并非彼此孤立,三者互含对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相连,使人无法想象一种脱离文学批评或文学史研究的文学理论,或者说,无法想象一种脱离理论或历史而成立的文学批评,抑或说,无法想象能有脱离理论和批评而存在的文学史研究。”参见参考文献[38]。

㉒ 目前,国内学者把这本书翻译成《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是一种意译,本文按照英文标题进行直译,两者的区别应稍微注意。参见参考文献[40]。

㉓ 沃克已清楚表明自己也属于历史进程之中,这种强烈的历史自觉性源于其极简主义的理论标签,让他得以跻身于邱奇(Thomas Church)、埃克博(Garrett Eckbo)、罗斯(James Rose)、凯利(Dan Kiley)、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麦克哈格、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哈格(Richard Haag)等大师之列。当沃克借用极简主义艺术,加以改造,再运用到景观营造时,一方面关注形式的再创新,比如可视性(visibility)、秩序和重复性;另一方面还关注了人类意义、时间能动性等精神维度。因此,本文主张把沃克的生涯声望跟“三位一体”的透彻理解建立有一定关联。参见参考文献[44]。

㉔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主张核心理论既包括内核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一方面,风景园林的内核理论尚无出现严肃的探讨;另一方面,基础理论(尤其是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又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地位,这正是笔者所言的核心理论处于双重模糊地境地。

㉕ 此后,梅森(Thomas Mawson)在1900年的著作《造园艺术与工艺》(The Art and Craft of Garden Making),埃克博在1959年的著作《为生命而营造景观》(Landscape for Living),实际上都探索了风景园林设计自身的原则和标准,从而可能抵达关于风景园林自主性理论的彼岸。参见参考文献[46]。

㉖ 在斯卡帕看来,布里昂墓园的方案名字叫作“一千棵柏树”,柏树生长这种自然事件会彻底盖过自己的建筑设计,因为景观在时间的绵延中,能自我演变,但建筑则处于静止,两者的根本差异即在此。参见参考文献[48]。

㉗ 东南大学的王晓俊教授在翻译中使用了“评论”一词,虽然批评与评论都是criticism,但笔者把译文中的“评论”替换成“批评”,同时,还做了适当的翻译文句修改。参见参考文献[49]。

㉘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时间性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完全具备自主性讨论的可能性,但并非说时间性是唯一的概念,本文主张自主性理论议题需要更多元的视角进行思辨,才有可能达成阶段性共识。笔者认为,“生命”也有潜力作为自主性理论的基础概念。生命概念既是风景园林的自主性理论,也是风景园林批评的核心方法论。生命概念是理论与批评这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风景园林最本质、最硬核、最原初的自主性特征;反面则是风景园林批评最独特、最有力、最具启迪性的方法论入口。因此,建构风景园林的自主性理论即是建构风景园林批评的核心方法论。若是批评能建构出相应的理论,同时该理论还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经受住考验,那么,这个通过批评活动而形成的理论,将有机会变成典范性知识,从而在风景园林理论范畴中长期扮演着解释性和指导性功能。无论是时间性、绵延性还是生命性,风景园林的自主性理论都将有待于史论与批评的这套学术组合拳进行漫长且严谨的学术探索。参见参考文献[6]。

猜你喜欢
自主性风景园林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