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金志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仍然很大。因此,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不仅是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要锚定安全健康、稳定达产的总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
矿井安全是发展之基,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煤炭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既是责任主业,更是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意识,加强监管,夯实安全生产思想基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进一步树牢全体干部职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扎实做好矿井安全“十项重点”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强化各级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提升矿井对安全的监管能力,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能。
二是强基固本,健全制度,推动安全形势稳定。坚决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下发有关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质效。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重点性突破,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风险预控能力。认真落实“三不四可”安全理念,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运行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常态化建设、动态化考核、专业化保障、精细化要求、责任化落实”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示范单位、精品区域、亮点工程”示范建设,推动形成自主运行、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三是紧盯关键,整改隐患,提升安全生产质效。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瞄准关键,盯紧现场,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严把安全关,强抓执行力。加强现场检查力度,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针对查出的问题严格制定措施,对重复出现隐患的责任人进行约谈和追究,保证所查出的问题按期整改,做到隐患问题“清零销号”;建立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
科技创新是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煤炭企业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科技在矿山发展进程中的应用,以创新技术为支撑,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一是推进煤矿智能化全覆盖。全面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推动实现保安减人提效。比如,河南能源鹤煤六矿编制智慧矿山建设方案,完成了井上下万兆环网和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实现了皮带、压风、主排水系统等的集中控制,搭建起了统一视频平台和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安装井上下无线4G通信系统、电力监控、“信、集、闭”系统等,开展智能多网融合通信联动预警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探索实施抽采新技术,瓦斯抽采钻孔初始浓度均在80%以上,提升了现场的安全性;应用智能联控自动钻进系统及装备,实现了自动上下钻杆、自动姿态调节、全自动钻进等功能,减少了井下现场施工人数,提高了钻进效率。
二是大力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创新成果应用,大力鼓励职工发扬首创精神,深耕“五小”成果创新活动,通过加大成果评比、应用和推广力度,激活职工创新的原动力;为职工创新成果搭建应用平台,坚持以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技能传承和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创效保障矿井安全。
三是将科学产能作为发展目标。煤炭科学产能理论和指标体系是衡量煤炭企业科学化开采的标准,是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是当前煤炭先进产能的核心内涵。煤炭企业应牢固树立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理念,形成以合理开发、强化节约、循环利用为重点,生产安全、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大力开展技术改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煤炭勘探、开采、洗选加工、转化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集成和自主化生产。
安全事故之所以频发,背后深层次原因在于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因此要持续深入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把安全生产同干部作风建设一体推进,压实安全责任,抓实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大讨论活动,狠抓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以及推诿扯皮、应付差事、“老好人”思想等,要求领导干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狠抓纪律作风,成立劳动纪律督查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突击检查的方式,在全矿开展督导检查,本着从严管干部、善待职工的原则,坚持督办落实到一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矿区环境。
二是严格执行领导跟值班制度。矿井副总以上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要领导各带一班轮流值班住矿,坚守工作岗位,“跟班不离现场”,坚决做到“铁制度硬执行”,保证矿井安全大局稳定。严守劳动纪律,由矿纪委负责,联合政工及劳资部门组成劳动纪律监督检查小组,深入基层区队、地面单位和机关科室,开展劳动纪律巡视,有效杜绝“记工不下井、在岗不履职”的现象。
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为前提,压实责任,树立安全生产“重奖重罚、赏罚分明、奖罚对等”的理念,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严格安全生产事故追究问责,重点对瓦斯超限、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问题分级分类追责问责,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安全生产离不开基层治理,要筑牢基层安全基础,激发全员保安的内生动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将党建融入班组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将党支部建设与区队班组建设紧密结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区队班组建设始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贯彻上级各项要求部署,落实落细区队班组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此外,利用“三会一课”、班前会、班后会等,组织班组职工开展政治学习和专题学习,深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让党建工作与区队班组建设同频共振、共同提升。
二是打造力保安全的特色支部品牌。坚持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结合安全生产不断完善党建品牌,找到党建与安全工作的结合点,以品牌效应带动矿井安全工作提升,为党建“双融入、双促进”奠定坚实基础。比如,鹤煤六矿“六三队”以“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为基本内涵,开展“掘进先锋”品牌创建活动,锻造成为能打胜仗、敢于亮剑、攻坚克难、敢打敢拼的掘进先锋队伍。
三是全面深化“三基”建设。做到全面夯实基本组织,全面建强基本队伍,全面健全基本制度,围绕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建设坚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要求,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党务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党建基层基础的“先手棋”,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日常监督管理体系,实现职工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为企业安全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做好矿井安全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煤炭企业要从矿井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紧盯生产经营任务,踏实工作作风,开创全面提升工作动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工作实效的奋进局面,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