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璐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国有企业党建是指在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以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确保党的各项决策得以切实贯彻落实[1]。国有企业党建的基本概念是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党的组织,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面贯彻到企业各个方面。国有企业党建的基本目标包括:首先,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国有企业与国家宏观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稳定;其次,通过强化党的领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再次,培养和选拔忠诚、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和员工,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最后,维护企业内部凝聚力,促进员工和谐关系,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总之,国有企业党建旨在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国有企业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与业务融合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党建作为国有企业治理的基础,确保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稳固。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层面保持高度一致,为业务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党建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这种积极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凝聚员工团队,提高协同合作和创新精神,为业务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最后,党组织在业务融合中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它能够协调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推动业务融合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首先,少数企业存在党组织功能弱化的问题,这些企业走入重业务、轻党建的误区,进而影响党建与业务的有效融合[2]。其次,对党组织功能定位的认识不足也是一个挑战。一些企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仅仅流于形式,缺乏深刻理解。党建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如 “三会一课” 、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质量不高,内容单一,缺乏活力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还面临着党员素质和作用发挥不均衡的挑战。一些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消极懈怠的情况,导致党组织难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同时,党员的素质水平也不一致,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最后,党建与业务融合还需要克服一些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不同企业文化和党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理念不合、沟通不畅,而利益冲突可能阻碍党建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因此,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挑战包括组织效能问题、功能定位认识不足、党员素质不均衡以及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等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以实现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作用发挥的模糊化。国有企业既承担经济责任,又具备政治责任,党的领导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虽然《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党组织在决策中的前置程序,但实际执行中,党委会和董事会的权责边界和职责定位仍然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因此,确保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是一个重要挑战。明确党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具体职责,以及与公司治理结构协调,需要更为清晰的规定和操作细则。此外,如何平衡党的政治责任和企业的经济责任,确保国有企业既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够贯彻党的政治方针,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建立更加明确和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业务融合中发挥更为有力的领导作用,同时保障企业的经济运作。只有在明晰的权责边界和职责定位下,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实现党的领导和企业治理的有机结合。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所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压力传导的 “递减化” 。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关键在于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这一责任的履行受到挑战。首先,有些企业的责任体系和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效果评价及激励促进机制。这导致一些支部书记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工作上,而忽视了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使得党建责任逐渐弱化。其次,责任追究机制不及时和不明确。缺乏明确的问责办法,使得对于党建履职不力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创新机制,首要任务是提升政治意识,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可以开展党建理论学习系统工程,旨在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深刻领悟融合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党员干部将更好地理解和坚定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为融合共识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需要总结提炼深度融合实践经验,细化融合行动准则。通过分析成功的融合案例,国有企业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发现各自业务领域的融合机会和挑战。同时,细化融合行动准则,明确每个业务部门在融合中的具体职责和目标,以确保融合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机结合,还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和持续发展。总之,统一思想观念和明晰行动准则将为国有企业的融合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引导。
推进企业治理改革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关键一环,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理效率,还进一步完善了融合环境,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同谋划,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充当了内部监督者的角色,确保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通过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党组织可以协同企业管理层,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这有助于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维护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其次,党建工作与国企改革关联,有助于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党组织应积极参与国企改革,推动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实力,增强创新能力。党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政治核心和组织保障的作用,确保改革稳健有序推进。综上所述,企业治理改革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党建工作与治理改革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素质,推动业务融合,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一创新机制将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关键一环,它有助于夯实融合基础,确保融合工作的有效推进,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应建立党组织三级联动机制,压实党建工作的指导责任。这一机制包括中央党组织、地方党组织以及企业党组织之间的协作与互动。中央党组织负责制定总体党建战略,地方党组织协助落实,企业党组织负责在具体业务融合中落地执行。通过三级联动,党建工作的指导责任变得清晰明确,各级党组织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以确保党建与融合工作相互促进。其次,探索深度融合项目化管理模式,破解双向融合推进难题[4]。深度融合项目化管理模式将业务融合分解为可管理的项目,并采取项目管理方法实施。这有助于明确融合目标、任务和责任,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党组织可以在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监督融合工作的进展,确保党建和业务融合相互支持和促进。综上所述,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和深度融合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机结合,加速融合进程,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创新机制将为国有企业的成功融合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党建与业务目标的对齐机制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和发展目标紧密衔接,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促进业务融合的有序进行。首先,党建与业务目标的对齐需要建立明确的战略规划。国有企业应该明确制定党建工作的战略规划,将党建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确保党组织的工作方向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一致。其次,党建与业务目标的对齐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包括制定衡量党建工作成效和业务融合进展的指标和评估方法。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国有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的重点,确保与业务目标的对齐。另外,对齐机制还需要强调党组织在业务决策和管理中的参与和影响力。党的领导应该在重大决策和战略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应确保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方向与党的要求一致。总之,党建与业务目标的对齐机制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战略规划、绩效评估和党的参与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协同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核心路径之一。在加强这一认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将党建工作置于国有企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党建工作应始终处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地,贯穿于各项业务活动之中。为了深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集体学习、小组研讨、体验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等,以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特别要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在纸面上理解,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重要的是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相结合,使党员干部具备更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真正认识到国有企业党建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创造,才能始终将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将其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实现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顺利推进。这不仅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在业务中的引领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是实现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首先,将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纳入国有企业的发展章程,这是确保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不被忽视的基础。明确的发展章程应包括党的领导地位、党建工作的优先性、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战略目标等内容,从而为党建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其次,建立完善的党组织机构设置是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应明确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涉及党组织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机制等方面,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有章可循、有人可依。另外,关键在于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这需要国有企业深入研究和实施党建责任制,确保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还要在实际运作中发挥作用。同时,建立党委书记在党建工作、生产经营和干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以激励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深入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它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首先,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至关重要。这一计划应明确党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强调廉政修身、忠诚担当、专业精湛等关键素质的培养。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党建干部,企业能够更好地引领全体员工,积极践行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党建的引领下走向成功。其次,应建立新机制,推动党建和生产经营干部之间的交叉任职和轮岗交流,这是提高党建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机制,不仅能够让党建干部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市场需求,也能够让生产经营干部更深刻地认识到党建工作的战略价值。交叉任职和轮岗交流有助于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多领域经验的优秀人才,为国有企业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关键之一是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的载体,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支撑[5]。首先,需提升融合技术标准,构建数字化平台,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化融入党建工作的各类平台,以支持融合研究,实现清单化和图表化,建立可考核的标准化工作模块。这一创新机制的目的是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为融合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的更紧密融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应将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一种有力的文化引领机制。这意味着积极弘扬企业文化,通过评优活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等手段,不断丰富国有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引导、规范、凝聚和激励力量的要素,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党的建设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强调价值导向,使员工的情感和认同感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以促进员工对企业和党建工作的积极投入。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有助于国有企业的党建与业务融合,还能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建立合适的创新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