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洁,孙方霞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00)
我国从2015年开始提出教育诊改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试行专业诊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明确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在专业诊改的实践与改革过程中,专业带头人需要非常熟悉行业动态和本校的专业发展特色,科学规划专业诊断项目,在专业层面建立健全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对话和融合机制,在课程层面保证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在教师层面保证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目标的契合性和适应性,在学生层面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和氛围。
近几年,专业诊改实践探索由浅入深,学者们对于专业诊改做了一些先行研究。如构建“双高”院校专业带头人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和结构模型[1]、能力指标[2]、专业应用与改进指标体系[3],建立专业诊改信息化平台[4],进行专业内部诊断标准和机制[5]以及发展性评价专业诊断研究[6]等,并从多种视角提出带头人的胜任力提升和专业诊断能力养成路径[7-11]。
上述研究虽然有涉及“双高”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内涵界定和能力模型分析,但是没有以专业诊改为目的对专业带头人在专业诊改工作中的具体能力标准提出要求,以及如何帮助专业带头人在专业诊改中迅速成长并引领一支专业建设团队。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研究理论,借鉴“双高建设”中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方法,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专业诊改过程中专业带头人的能力提升路径。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而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两件大事。专业带头人首先是一名基层教师,同时又是普通基层教师的引领者。德国职业教育界认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关键能力包括四个要素,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国内学者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色,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其个体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专业性和时代感[12];也有学者提出诸如专业技能水平、结合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交际沟通等通用能力,课堂讲授和学生管理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和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带头人在专业诊改过程中的能力特色是发现问题,并能够带领团队解决问题,因此在能力要素的选择上更偏向于改革意识和团队领导力的培养。
借鉴已有的专业带头人的能力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专业带头人关键能力模型。PDCA中的P代表计划,即专业建设的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师资需求结构;D代表实施,即多维度地围绕着专业建设目标进行一系列改革;C代表检查,这也是专业诊改中的一部分,通过实施效果来判断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分析问题,找出原因;A代表处理,结合原因作出相应的修改,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13]依据PDCA循环理论,将专业带头人的能力提升路径分为7个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
图1 PDCA循环理论的7个工作步骤
按照上述理论,本文有针对性地分析全国诊改专委会公示的9个省高职诊改试点院校的诊改方案,在教师发展方面提取出关键点,并对专业教师及专业带头人的能力要求进行总结。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负责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依据这个契机,本文对各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的能力标准进行了调研。例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诊改中,专业带头人诊改要点是:专业带头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要求;专业带头人是否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在行业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专业带头人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指导专业建设和改革;专业带头人能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和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成立于2003年,现有22名校内专任教师和7名校外兼职教师。这样一支教学团队从能力结构化角度分为专业带头人、核心骨干教师、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四种类型。学校从2022年进行专业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专业,在专业诊改的过程中,重新定位专业带头人的职责:专业带头人引领教师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推进电气自动化专业对接地方产业,把握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沿和教学改革动向[14]。针对上述三个职责,专业带头人还需要以学期为周期诊改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中的不足,因此构成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学术成就、创新的改革意识和极强的团队领导力等四个一级指标。按照专业诊改的7个步骤,又将4个一级指标细化为11个二级指标。
表1 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的能力要素指标
在对不同专业负责人的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在专业负责人的培养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需要突破。
一是学校管理体系仍然是传统的体系,专业带头人大多是从一线教师中选拔的,或者就是原教研室主任,没有行政级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团队建设、实训室建设等专业重大事件中没有独立的决策力,工作中又经常涉及学校的教务处、学工处、就业处等行政部门,导致工作推进缓慢,过多地承担了顶层设计的职责。而且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想法都需要征得上级领导的授权或批准后方能实施,尤其是在对外交流中,往往无法及时抓住专业发展的机会。
二是工科专业带头人的管理能力不够科学和专业。上述能力指标中,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改革和管理方面有四个一级指标,对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很高。工科专业的带头人,所接受的教育来自于自身上学期间的专业所学或工作后的专业进修,因而在团队管理和教学改革中缺乏团队领导艺术,无法带领专业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导致专业团队成员发展良莠不齐,团队发展缺乏凝聚力。
三是专业带头人的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不仅要负责专业规划的顶层设计,还要布置具体的实施任务;不仅要随时记录过程性诊断专业建设效果,还要组织团队进行诊断反馈与调整。学校的各级职能部门仅仅承担信息指令发布、质量监督的职责,不再具体参与到专业建设之中;而作为专业建设责任主体的专业带头人,则需要接受和落实各个部门所发布的任务和指令,从而陷入琐碎的管理事务中,无暇真正去思考专业诊改的过程和反馈等工作。
第一,为专业带头人赋权增能,使之从执行者向领导者转变。学校的行政机构应改变工作职能,更好地服务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建设知识分布与专业建设决策权的匹配。二级学院的管理者对专业带头人起指导、支持和监督的作用,专业建设中心下移至专业内部,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领导功能,对此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以专业群建院”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15]。专业带头人每学年应对专业建设进行立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实训项目、校企合作、学生实习、教师专业培训等,团队教师的考核工作也应由专业带头人主持,更能激发团队的核心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对专业负责人赋以最高学术权威所应享有的权利,明确专业负责人应承担的职责,为专业带头人学术影响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二,为专业带头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专业带头人的双重身份(即“学术身份”和“管理身份”)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才能驾驭,因此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性的过程,学校层面应根据专业带头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的构成进行制度上的整体建设安排。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会有国培和省培等项目,建议在省级这一类培训中专门增加专业负责人管理能力的培训,例如针对如何处理团队矛盾关系、如何优化团队能力等一些具有普遍困惑性的问题,由管理方面的学者给予专业的指导。组织各学校间的专业负责人的经验交流活动,形成专业负责人的小团体,不仅有利于专业负责人的能力提升,也可以为相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
第三,确定专业带头人的工作重心,专业带头人工作繁琐,可以借着专业诊改的机会重新梳理工作重心,这也需要客观的制度约束。首先,学校层面应为专业带头人和普通教师区分工作量指标,比如专业带头人的课时量应减免40%~70%,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团队成员课程的听课量指标应增加30%以上,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专业诊断积累数据,还可以减轻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负担。其次,除了专业带头人,还可以从本专业团队中选取合适的教师分别从教学、学工、科研、对外交流等不同方面辅助专业带头人完成专业诊改工作,具体人数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考量,专业带头人和辅助专业带头人都应给予身份的认可以及工作量的适当减免。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行业动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定期的专业诊改将有助于专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专业诊改前线工作者,专业带头人的能力和对专业诊改的态度将决定专业诊改的成败。本文从教学一线教师的角度,分析了专业带头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为专业带头人提出了三点发展诉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也将从这几点出发进行进一步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