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贝贝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楚文化受其覆盖地域自然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形成了“周礼乐”的理性和“巫神信仰”的浪漫主义相互糅杂的特殊形态1,并体现在其工艺、纹饰、精神思想等各个层面2。楚文化发祥地湖北省作为我国楚文化研究和保护的重点地域,其近年来受文创消费趋势影响也开始对于楚地文物进行文化创意开发,以增加楚文化的当代影响力3。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艺术意象为核心进行创意开发、产品设计和服务工作的新兴产业4,其承载着文化、商业等多重价值。在当下我国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的趋势下,楚文化地域的文创产品更应当牢牢把握文化特性、结合市场消费趋势进行产品设计。
英国将文创产品定义为“贩卖文化意象、身份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商品”5。文创产品主要具有四个价值:第一,文化价值,即产品创意来源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发掘6;第二,艺术价值,即产品的观赏性;第三,情感价值,情感认可是消费者购买的动力;第四,商业价值,即产品贩卖所带来收益。文化、情感价值是文创设计的核心,也是其在新时期帮助我国社会传承文化精神的桥梁。
文创产品作为一件“商品”,其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能与当代人的生活相匹配,让文化产品能够更广泛地融入群众生活,让传统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开来7。
1.楚文化中的典型文化意象
(1)建筑:建筑遗迹作为古时群众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地域“文化地标”。目前湖北省作为楚文化核心区,其目前共有3.6万个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在册,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建筑遗迹。例如,楚纪南故城(楚国郢都)、潜江龙湾宫殿遗址(楚国皇家园林文化的典型代表)、湖北古民居(包括湖北地区传统民居以及土家族吊脚楼遗迹)。同时,随着近现代文旅产业的崛起,重建、仿建建筑也为楚地增加了不少建筑文化意象,这些建筑的建设参考了楚文化内涵,同时也对楚地人文资源(如神话传说、历史名人等)进行了整合,例如东湖楚天台(以楚灵王章华台为原型建设,融合吊脚楼建筑形态,建筑前设凤标、墙面有“楚天仙境丹阳朝凤图”大理石雕刻,楚文化风格明显)、黄鹤楼(临水而建、木构件、飞檐等特性,与楚文化中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风格形态相统一)。
(2)器皿、手工艺及其造型:楚地出土的丰富的器皿、漆器、丝织品、玉器等文物构成了楚地的又一文化意象,例如楚地出土青铜器所特有的“细腰”(王子午铜鼎、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乐、漆器等造型上常用的动物形态(如曾侯乙墓青铜编磬造型中的鳖、仙鹤、龙等神兽,虎座凤架鼓,湖北江陵出土的双头镇墓兽漆器的独特形象以及楚地巫术文化中的西王母信仰)8。
(3)图腾:楚文化浪漫幻想风格的来源于其对神明、巫术、宗教的信仰,这一楚文化特色较多地体现在各类青铜器、织锦等文物和非遗制品的“图腾”上。在楚地出现的各类图腾中凤鸟纹是最具有标志性的图腾纹饰之一(来源于楚地对其先祖祝融的神鸟的崇敬)9,例如东湖楚天台的凤标形象设计、错银铜罍的飞鸟云气纹、彩绘凤鸟纹漆圆奁(漆器)等。同样的,凤鸟纹也出现在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天门蓝印花布等民间纹饰造型中。楚地凤纹造型灵动,在设计中惯用“S形”形态,且相较于楚国早期漆器上的凤纹,天门蓝印花布和西兰卡普上的凤鸟纹线条更为繁复,艺术欣赏价值更高。除了凤纹外,以虎、蟠螭、龙、鹿等灵兽纹也是极为常见的,楚地所独有的虎纹形象就是出现在西兰卡普装饰纹中的虎纹“台台花”10。
(4)非遗文化及民风民俗:楚文化辐射地区较广,楚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精神文明、神话信仰相融合,形成了楚地文化独有的奇幻瑰丽、浪漫张扬的艺术形态。例如屈原的爱国精神以及《离骚》《九歌》所建立的楚国文学特性,神农氏、夸父、太阳神鸟、蚩尤等神话形象,国家非遗江汉平原皮影戏,《楚辞》《南风》与荆楚民歌等。
2.文创设计中对于楚文化意象的分离和提炼
楚文化体系多元庞大,且起源较早,传统风格明显,其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近年以博物馆为首的历史文化创意开发进程中,楚文化元素的运用往往是“元素性”的,即将典型文化意象分离出来,并与当代的文化产品特征相互结合,力图创造出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创意的产品11。
(1)对于典型文物、建筑等外在造型的标志性形象运用
大众最常接触的建筑地标、代表文物往往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首选元素,设计者多会将文物形象印制在产品上,或是将当代用品中与文物造型间的相似点联系起来进行设计。例如黄鹤楼造型的摆件、明信片、文具等,以编钟、曾侯乙谷纹卷龙玉佩等文物为原型的茶具、饰品、工艺品等。
(2)对于文物、图腾等的细节特征运用
纹饰和图腾作为承载着楚文化艺术、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其不仅具有文化代表性,更具有装饰价值,因此,当下不少楚文化文创也会基于图腾特色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例如镇墓兽图腾胸针、素绉缎蟠龙飞凤纹长巾、楚地纹饰漆盘、西兰卡普虎头纹丝巾、西兰卡普凤纹马克杯。
(3)对于文化意象、文物、民俗非遗活动精神的转移
楚国历史、神话背后承载着众多优秀价值观(家国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创新突破等),这些价值观至今还影响着华夏子民12,是楚文化文创产品情感价值的重要来源。例如,楚地恩施西兰卡普就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其纹饰设计大多来自于自然形象(阳雀鸟、牡丹、九朵梅)、土家民俗场景,展现土家族积极向上、重视亲友、崇敬自然的生活态度13。在疫情期间,恩施地区就捐赠了不少织有土家象征祥瑞幸福的花卉图案的西兰卡普织锦布鞋,传达了关爱家人、共渡难关的深厚情谊。相似的,湖北博物馆也有部分文创产品是基于楚地精神文化的,例如,在疫情期间,楚天书局依据楚地火神(驱疫)和雷神(驱邪魔)的神话传说设计了平安符文创产品,传递了祈求平安、敢于斗争的楚地精神文化。又例如依据楚国不断奋进、不甘平凡的价值观的“一鸣惊人”纸扇,以及承载屈原文学精神的“楚辞”楚香。
(4)对于传统非遗技艺和当代艺术审美创作对象的融合
除却将传统文化或是非遗技术的形象运用在文创产品造型设计上,不少产品也开始思考直接利用传统技艺来制造当代生活用品,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例如天门蓝印花布抱枕、被褥,西兰卡普编织画、坐垫等。
从目前楚地文化产品的开发情况来看,当下的文创产品更倾向于通过标志性形象等元素的抽离和再设计来将抽象的文化与具象的视觉形象相连接。通过这一形式,数字技术、动画、插画等设计技术可以运用于传统文化形象的造型创新上,创造出更多元化、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文创产品。同时还可以将典型的图腾纹饰抽离出来(如团凤、虎头纹),将其作为文创图案装饰或是造型设计原型,而不必纠结于文物的原始形态,这样文创产品的类型就能够更为丰富(例如同一形象可以用于手机绳、布包、项链等多种产品中),设计思路也更加灵活。
设计者要以更加灵活的思维看待传统文化或文物这类“老物件”,其可以从两个层面出发:
第一,文创产品的类别、外在形象设计与当代人审美相匹配:即文创产品要更关注于实用价值,以群众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为形式即兴设计;在外形设计上不能完全地保留古物的形象,而是要将其与当代艺术审美相结合(例如大美敦煌将笔画和插画艺术结合进行图案设计、大英博物馆埃及系列安德森猫Q版设计等)。
第二,以更创新的眼光看市场:目前市场上基于文物或古文化的文创产品大多是以博物馆或文化街为发售单位的,其售卖途径和对象较为单一。但当下,随着互联网文创商品的崛起,基于传统文化“IP”的文创设计形态更加多元化,例如《国家宝藏》的“你好历史”文创店、敦煌研究所的“大美敦煌”文创开发项目等。因此,文创产品在开发设计阶段也不能拘泥于博物馆一个输出点,而应该紧密结合市场趋势,将文创产品设计与网络平台线上售卖版本、企业联名(例如大英博物馆与橘朵化妆品联名、MAC与故宫龙纹联名)、潮牌开发(李宁与故宫·宝蕴楼联名、SUBLI及Cabben敦煌博物馆联名)等形式结合,让文化元素渗入青年人潮流生活中,以更创新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除却针对文化意象的产品开发外,文创设计者还应该更多地关注于市场需求的差异,并从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出发,进行针对性设计。对于消费者群体的划分可以基于三点:
第一,纪念价值,即针对文旅消费者或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进行设计。其中,游客购买文创产品多处于行程纪念的目的,针对该类群体可着重运用地标建筑、典型文物等形象进行产品设计(如胸针、纪念章、文物造型摆饰等)。而文化爱好者对于产品的购买则较多出于“情感认同”层面,设计者可依据此特性,进一步发掘文物承载的地方文化精神,进行元素抽离和产品设计。
第二,艺术品收藏,即针对传统工艺收藏爱好者,该类消费者一般兼具较高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购买能力。因此,设计者在产品设计和制作环节中可以充分运用非遗技艺(例如西兰卡普编织挂饰、蓝印花布服装、漆器梳妆盒等),以设计出具备收藏价值的高品质文创艺术品。
第三,生活实用价值,即将传统文化与生活用品相结合,例如西兰卡普图腾抱枕、大美敦煌系列文具、故宫联名彩妆产品等,这一设计思路可以满足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且需要购置生活用品的受众,让文创产品脱离“摆饰”的传统认知,逐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传统文化、文物和非遗技艺所负载的艺术文化和精神文明内涵使之成为了追求文化消费、倡导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文创开发的灵感源泉,文创设计者作为开发文化意象、创新传播文化的核心人群,其更要以开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思维去看待“旧事物”,并将传统文化形象、情感内核、手工技艺与当代的视觉审美文化、生活品需求和艺术收藏市场相结合,设计出更实用、更创新的文创产品,进一步传承和传播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