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露 张靖雯 陈超健
(作者单位:1.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2.西南政法大学;3.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一直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界认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主要通过面向公众有计划地提供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实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责任。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在传输覆盖和内容服务上的日趋完善,我国广播电视在思想阵地建设、公共需求满足、精神文化供给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不过,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促使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转型升级。以四川省为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等结构性因素使得不同地区所需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大相径庭,面向农民、青少年、少数民族、边区群众等群体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呈现出供给不足的趋势。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影视艺术创作、传播和接收的门槛日益降低,大量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凭借智能手机得以看见世界与被世界看见。有鉴于此,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发起了一项名为“影视小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旨在以影视艺术为媒介,一方面通过向四川藏、羌、彝等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派驻专家教师辅导、举办集中专题培训班、设立专项爱心助学金等措施,展开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发掘在地资源,开办交流观摩会、举办作品评优活动、推荐参加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激励手段,培养“老少边穷”地区青少年对影视艺术的感知力、创造力与行动力,在助其人格发展、审美能力提升、精神充裕的同时,变文化接受者为文化创造者与传播者,为当地孵化培养一批可用的文化后备人才队伍。
2013年10月,全国第一所“影视小屋”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藏文中学落成。在中国视协五届三次理事会上,中国视协对四川省视协首创的“影视小屋”给予表彰,并将其推向全国。截至2023年3月,全国已建成54所“影视小屋”,其中四川共建成18所。2018年1月,在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携手新华网开展的“艺术公益中国行”评选中,四川省视协“影视小屋”影视培训荣获最炫公益项目。2021年,四川省“影视小屋”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评为全国首届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时代风尚”先进典型“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中国视协“影视小屋”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项目,四川省“影视小屋”始终专注于赋能“老少边穷”地区影视人才培养。一是以兴趣培养带动职业期望。四川省“影视小屋”扎根于校园之中,以影视拍摄制作、影视表演、剪辑技术等为主要内容,吸引了诸多对影视艺术感兴趣的青少年学生。而以兴趣为导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的自我驱动力,实现高效学习、高效成长,从而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中有更清晰的从业方向。二是以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四川省“影视小屋”深耕校园而着眼世界,以艺术课堂、夏令营、推荐参赛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出校园看世界。每年暑期在成都举办的艺术课堂,邀请四川各“影视小屋”的优秀师生参加。艺术课堂既有精彩的专家授课,也有紧张高效的创作实战,更有形式多样的参观研学。在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建议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于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全国“影视小屋”主题夏令营,让“影视小屋”青少年进一步开阔视野,感受电视艺术发展,从而立志于从事电视行业。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促使青少年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发展,主动关注和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三是以作品创作助推个人成长。由“影视小屋”学生拍摄的影视作品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有一批从“影视小屋”走出来的学生陆续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影视高校,继续追梦艺术、改变人生。目前,四川“影视小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微视频已有一百多部,其中《我把我寄给你》《手电筒》《红花》等40多部作品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一等奖等国家行业奖项,一些优秀学员已经入职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松潘县融媒体中心、北川广播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及影视公司。
纵观十年建设史,“影视小屋”不仅帮助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以影视记录日常生活、以影像反映时代变迁,还孕育了一池影视人才的“源头活水”。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为人民群众搭建起精神文明的学习实践场所,不仅可以有效激发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还能够开辟出一条人才孵化的新道路。
自“影视小屋”创办以来,“老少边穷”地区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制约着当地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思路有待拓展。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四川省内“老少边穷”地区的宣传部、文联、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机构发现,由于“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民族情况复杂、经济发展落后等客观原因,当地普遍存在“招不来、留不住”高素质文化人才的现实问题。譬如,相比发达地区而言,即便“老少边穷”地区的用人单位开出高薪优待仍然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多数引进人才在服务期结束后选择返回家乡或进入大城市。一些文化机构因人才缺乏,导致工作效率较低与质量不佳等。这些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部署决策的顺畅到达,还不利于“老少边穷”地区人民从物质脱贫走向精神脱贫,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接续。第二,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行、控辍保学工作的持续推进,“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客观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同时,受制于特殊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物质条件、较低的经济水平等要素,“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培养机制普遍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成为人才挖掘和培养的单一途径。尽管家庭、社会、政府、非营利组织已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尚未形成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因此,有待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影响“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人才培养体系有待优化。笔者通过向省内的“影视小屋”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四川省“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有待优化的空间。譬如,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民族类高中学校,受限于培养体系固化、家长保守认识,出现了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不足、所学知识单一、实用教育力度不足的问题。一些来自藏区农牧民家庭的学生,由于区域特性、视野局限、课业负担等因素,不能较好地适应当下的教育培育体系,其主体差异、个体意愿、特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被选择性忽视。这既不利于个体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还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与断层,影响区域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
面对“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依靠和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主性,积极探索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体系。
欠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欠发达地区在提高“引人才、留人才”能力水平的同时,如何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愿意留、留得住”的本地人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多措并举、内外联动,大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影视人才挖掘和培养上的潜力,应成为一个探索的新方向。历经10年的深耕发展,“影视小屋”从实践中凝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本地影视人才培养新思路:一是从“等人才”转向“育人才”,充分激发本地政府在人才培养上的文化自主性与主人翁意识;二是借力影视艺术启蒙,善于挖掘可用之才、精准滴灌可用之才,通过培养本地影视人才以建立影视人才蓄水池;三是通过事业引人、待遇留人、情感育人等方式,激励学成后的影视人才反哺家乡;四是进一步发挥“影视小屋”在本地政府和高等院校间的沟通协调作用,激活“订单式”人才培养思路,即“老少边穷”地区政府根据当地需求“下单”,“影视小屋”衔接高等院校有针对性地“接单培养”。以本土化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化定向培养,实现影视人才的供需对接。
人才培养不仅要发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还需要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动员相关部门协作联动,以通力合作之势建立健全多方联动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纵观过往,影视小屋的成功落成,离不开当地政府、所在学校师生、影视艺术家们的通力协作。面向未来,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落成之后,如何扎下根与开出花就有赖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微观层面,一是已建成“影视小屋”的学校善用文艺比赛选拔可用之才;二是各“影视小屋”需组建起一支积极性高、执行力强、责任心强的辅导员队伍,建立起本校影视人才挖掘和培养的常态化教育机制。中观层面,一是各“影视小屋”所在市(州)的宣传部、文联、融媒体中心要围绕着本地人才培养进行跨部门的创新性合作,主动发挥行政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有之力;二是创新省视协影视人才培养方式,将短期线下授课与长期线上指导相结合,就理论讲解、实操指导、技能提升等方面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宏观层面,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对于本地发展的潜力与作用,在政策、资金、保障上提供倾斜与支持,为本地文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人民享有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繁荣群众文艺,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活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的群众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这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影视小屋”的实践经验证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践育人,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形成良好运转的区域人才培养协同发展体系,这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一是党和政府通过文化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下乡、全民艺术普及、数字文化科普等公共文化服务,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主体获得先进的理念、知识与技能,以提升教育主体综合能力,激活其对“老少边穷”地区青少年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党和政府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与进课堂,提升教育改革的质量与水平。一方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赋予其文化生产传播的主体权利,实现德智体美劳的有机结合发展;另一方面,动员本地青少年成为域内民族资源、红色资源、边疆资源的挖掘者与讲述者,以自我教育和对外传播的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再生产。三是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文化培训与交流制度。党和政府通过搭建文化持续性学习的平台,定期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师生家长送去精神大餐,同时通过会演、比赛、直播等各类手段,为本区人才的眼界开阔、技能提升、自我表达提供舞台。
过去10年间“影视小屋”的实践历程,既是广播电视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探索历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尊重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的有益尝试。首先,党和政府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了对本地影视人才的选拔、培养与使用力度,一批影视人才为家乡作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通过多方联动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了影视人才培养的传动轴作用,变人才培养的独奏为交响乐,唱响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大合唱。再次,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老少边穷”地区资源、教育、人才、理念等要素的重要中转站,在提升乡村振兴主体理念、知识和技能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影视小屋”在全国各省市的不断创建,“影视小屋”立足于影视人才培养的成效初显,越来越多由“影视小屋”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开始崭露头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创新实践和路径的先后涌现,广播电视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持续推动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局面。